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提升《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效能實踐路徑研究

時間:2024-10-23 14:00:10 來源:網友投稿

袁靜 榮曼生

[摘要]《創業基礎》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本文通過分析《創業基礎》課程的特點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該課程思政效能的實踐路徑,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材選擇和評估方式等方面的改進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創業環境的需求。

[關鍵詞]《創業基礎》;
課程思政;
效能提升;
實踐路徑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6.035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創新創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而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課程,《創業基礎》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更應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本文旨在通過提出一些實踐路徑,來提升《創業基礎》課程的思政效能,借此為《創業基礎》課程的思政效能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創業基礎》課程的特點分析

《創業基礎》課程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課程,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該課程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創新創業是推動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創業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具備創業的基本素質和技能。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創業的基本概念、創業思維和創新方法,提高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將來的創業實踐打下堅實基礎。其次,該課程涵蓋了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創業基礎》課程包括了創業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知識,如市場分析、商業模式、項目管理等。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可以了解創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要素,掌握創業所需的基本技能,為將來的創業實踐提供支持和指導。最后,該課程需要與實際創業環境相結合。

二、思政教育在《創業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性

(一)創業是一項充滿挑戰和風險的事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各種困難和壓力。而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的堅定信念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思政教育,學生可以認識到創業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更是為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他們能夠更加堅定地追求夢想,克服困難,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而努力。

(二)轉變高校教育重知識教育輕道德育人的觀念

在過去的教育中,很多高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而忽視了道德素養的培養。然而,創業更多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還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思政教育,學生可以接受道德教育和人文關懷,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他們能夠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

(三)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升課程教育效果

創業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包括心理壓力、競爭壓力和風險壓力等。而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通過思政教育,學生可以學會正確處理挫折和困難,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情緒,增強自信心和毅力,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這將對學生的創業實踐和學習成果產生積極的影響,提升課程教育的效果。

三、提升《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效能實踐路徑

(一)提升教師的育人能力,持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提升《創業基礎》課程的思政效能實踐路徑包括提升教師的育人能力和持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針對這兩個方面,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可以組織針對創業基礎課程的教師開展培訓。教師是課程教育的主導者和引領者,他們的思政素養和教育理念對課程的思政效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培訓內容可以包括創業基礎知識的更新與拓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最新理論與實踐,以及思政教育的方法與技巧等。通過培訓,教師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了解最新的創業動態和趨勢,以便更好地教授學生[1]。其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創業實踐活動,親自走進企業、創業園區等實地考察,與企業家、創業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了解實際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將這些實踐經驗納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此外,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提升教師育人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組織教師間的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優秀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思政教育的實踐案例,促進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借鑒,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最后,為了持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校可以建立定期的評估機制和反饋機制。高校可以通過課堂觀摩、教學反思、學生評價等方式,對教師進行評估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

(二)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育人資源

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育人資源是提升《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效能的重要實踐路徑。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結合社會資源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重視教學內容的政治導向,以提高課程思政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首先,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為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合作育人提供基礎。教材是課程教育的重要參考,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育人資源,教師可以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創業基礎課程中[2]。教師可以通過仔細閱讀教材,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和價值觀,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其次,從社會出發,對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通過與企業家、創業導師等社會資源的對接,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最新發展動態和需求。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參觀企業、參加創業活動、與創業者進行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創業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通過與社會資源的合作,教師可以將社會實踐與課程教育相結合,提供更具實際意義的創新創業教育。最后,教師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政治導向。創業基礎課程作為一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重大事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和團隊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使他們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優化教學方法,多角度協同育人

在提升《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效能的實踐路徑中,優化教學方法,多角度協同育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程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參與和主動性對于思政效能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采用討論、小組合作、案例分析等活動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和交流。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采用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其次,重視現代科技的應用,借此開展情境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現代科技的發展為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造多樣化的教學環境和場景。例如,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創業實踐的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創業環境中進行實踐和模擬[3]。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和在線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夠進行學習和交流。通過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教師可以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社會資源和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創業基礎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思維,教師可以與企業、創業導師等社會資源進行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企業、參加創業實訓、參與創業競賽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創業過程,鍛煉創新創業的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將課堂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政教育效果。

(四)完善課程評價方式,以評促教

完善《創業基礎》課程的評價方式,以評促教,是提升課程思政效能的重要路徑之一。在完善課程評價方式時,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實施:

首先,完善評價主體。評價主體是指參與課程評價的各方,包括教師、學生、企業導師等。通過多方參與評價,可以獲得不同角度的評價意見,從而更好地了解課程的實際效果和影響。教師評價是課程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教學觀摩、同行評課、教學反思等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建立教師檔案系統,記錄教師在課程中的教學成果和思政教育的實踐案例,為教師的評優評先提供依據。學生評價是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可以通過課程滿意度調查、學生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學習效果和思政教育的認同程度。另外,還可以開展小組討論、學生匯報等形式,讓學生分享自己在課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品質的培養。企業導師評價是評價課程實踐環節的重要參考。可以邀請企業導師對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了解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思想品質的培養情況。

其次,完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是評價課程思政效能的重要依據,需要明確具體的評價內容和標準。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指標的完善:其一為學習成果方面:包括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思想品質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等。高校可以通過學生作品、答辯、實踐報告等方式進行評價[4]。其二為教學質量方面:包括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高校可以通過教學觀摩、同行評課、教學反思等方式進行評價。其三為實踐環節方面:包括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企業導師的評價等。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座談會、交流會等方式進行評價。其四為課程管理方面:包括課程設置、教材選擇、課程評估等。高校可以通過課程文件、教材選用報告、評估報告等進行評價。

最后,完善評價方式。高校可以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創新教學評價方式,以更準確、全面地評價《創業基礎》課程的思政效能。一是高校可以利用學習管理系統、在線教學平臺等技術手段,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行為記錄。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度、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等數據,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量化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政教育的實施情況。二是高校借助社交媒體和在線平臺,可以開展課程討論和互動,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反饋。通過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和互動,可以了解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思考,進一步評價課程的思政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創業基礎》課程的思政效能是課程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發展賦予高校課程教育的使命。在《創業基礎》教學中,教師這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創業環境的需求,并為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唐志超.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探索研究[J].學園,2023,16(27):13-15.

[2]林雪治.“創新創業基礎”課程思政建設面臨的困境及改變策略[J].創新與創業教育,2023,14(4):152-157.

[3]張艷妮,花晗佶.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生創業基礎”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6):91-94.

[4]李力,李叔寧.《創業基礎》課程思政元素發掘與應用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2,35(12):97-100.

基金項目: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提升《創業基礎》課程思政效能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HNJG-2022-0831)

作者簡介:

袁靜(1980.11-),女,漢族,湖南株洲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榮曼生(1969.1-),男,漢族,湖南攸縣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技術。

猜你喜歡 效能提升實踐路徑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年28期)2017-11-15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2017-10-21提升檔案管理效能的途徑分析中國市場(2017年15期)2017-06-05著眼效能提升,助力戰略目標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新型煙草市場管理服務站的職能轉變與效能提升探討商場現代化(2016年28期)2016-12-19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關于船舶制造企業成本管控模式的研究企業文化·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21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理論導刊(2016年11期)2016-11-19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企業導報(2016年13期)2016-07-19

推薦訪問:效能 路徑 提升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