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行動,爭做勤儉節儉的引領者。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當代青年學子要使勤儉節儉成為自我的基本遵循,爭當勤儉節儉的行動表率,要主動發聲,在生活中、網絡上進取倡導節儉文化;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光盤行動學生講話稿3篇,供大家參考。
光盤行動學生講話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清朝的朱用純曾經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是中華的優秀傳統美德,但是在現代,節約糧食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品,浪費糧食的現象隨處可見。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出去吃飯,在餐館里,我目睹了這樣一幅場景:一桌客人點了一大桌可口的美食,開始享用起來。當他們享用完畢后,在餐桌上卻留下了許多沒吃完的食物:有喝了一半的雞湯,吃了兩三口、夾了幾筷子的菜,還有幾個盤子里剩了好幾個雞翅和皮皮蝦,甚至還有兩盤原封不動的雞蛋羹和小白菜!這些菜都被服務員無情地倒入了垃圾桶。看著服務員將一個個菜倒掉,我仿佛聽到了剩菜的嘆息,仿佛看到了地球的資源,寶貴的糧食正在被傾倒……
有時候,我們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糧食。當我們吃自助餐時,看到自己喜歡的菜便會不自覺地拿很多,以為自己能夠大快朵頤一番,但是到最后,卻剩下很多。在學校里,浪費現象也在發生。有的同學打飯打的很多吃不完,只好倒掉;有的同學有些挑食,覺得飯菜不太可口,只吃了一點點就倒了,這樣就造成了浪費。
有人統計過,中國每年浪費的食物加起來共有15億千克,這些足夠2億人吃一年。因此我倡議,在外面吃飯,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可以少量多次地點;在學校里打飯,應當按需所取,不可貪心。
節約是中華的優秀傳統美德,但現代人卻慢慢忘卻。所以我們要呼吁光盤行動,拒絕浪費。而我們身為新時代的少年,更應當從自身做起!
光盤行動學生講話稿(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光盤”行動,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句宣傳標語吧!學校每天都在講,在我們龍川的每一個角落都看的到,但這“光盤”行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和家人們正在飯店吃著年夜飯,點了許許多多的飯菜,一家人都吃得肚子像個圓球似的,最后卻還是剩了很多飯菜。爺爺說:“把飯菜都倒掉吧!”我制止了爺爺,抬起頭,望著爺爺說:“老師對我們說過每個人都要做到‘光盤’行動,因為我們點了太多的飯菜,導致吃不完,但可以打包回家,明天再吃。如果把糧食全部倒掉,那就是錯上加錯了。一粒米就需要三滴汗,那我們倒掉的這些糧食就要流跟河一樣多的汗水,那些農民伯伯要多辛苦呀!”爺爺聽了我的話后,頻頻點頭,讓服務員打包。
突然,一旁的弟弟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地問我:“哥哥,為什么現在龍川到處都在宣傳‘光盤’行動呢?”我拉起弟弟的手,仔細地說:“現在我們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已經超過了52萬噸,其實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和國家,根本都吃不飽肚子,如果把省下來的糧食捐贈給貧困地區,讓更多的人能吃飽,就更加有意義,所以現在龍川開始宣傳‘光盤’行動。”家人們聽后,臉上頓時震驚起來。
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不要浪費糧食,響應“光盤”行動的號召。
光盤行動學生講話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意思是說:高尚君子的行為,以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由此可見,勤儉節約不只在當今為我們所提倡,也是自古就有的老話。***總書記要求全國人民做到:“厲行節儉,儉以養德”。就是讓我們不要浪費糧食,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兒都要愛惜糧食,要爭做一個“光盤俠”,而我爺爺就是一個標準的“光盤俠”。
記得那次,我在家里吃完飯,碗里還有兩顆米。剛好爺爺在廚房洗碗,我把碗拿到廚房,剛要放下。爺爺就說:“強強,你的碗里還有兩顆米粒,你怎么不吃完呢?現在****都說,要珍惜糧食,爭做光盤俠,你這樣怎么能行呢?”我毫不在意地說:“碗里只有兩顆米粒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再說了,我也吃不下了。
我懶得動,不吃了。”說完,我直接就把碗筷碗直接放到桌子上,轉身就走出廚房。爺爺在我身后生氣地大喊:“你這孩子怎么能這樣呢,快把這兩最后兩粒米給我吃完。”“我真的不想吃了,只有兩個米粒了,為什么還要跟我爭吵呢?你直接洗了,不行嗎?”爺爺再次說道:“如果你再不吃,我就把你爸爸叫來,讓他來評評理。”剛好,爸爸走進廚房,說:“你們剛剛的對話,我都已經聽到了。
******要讓我們珍惜糧食,哪怕碗里還剩一粒米,你都要吃完。每一顆米都是農民伯伯換來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他們那么的辛苦勞作,就是為了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飯吃。我們就應該珍惜糧食,要用光盤的形式來感謝他們。可你呢?不僅沒有做到光盤,反而還不服教育,在那兒和爺爺爭吵,你覺得你做得對嗎?”聽了爸爸的話,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然后真誠地說:“爺爺、爸爸,對不起!爺爺,我不應該對你大吵。爸爸,我不應該浪費糧食。”說完,我拿起筷子,把剩下的兩粒米吃干凈了。
看到我的行動,爺爺說:“厲行節儉,儉以養德。”我問爺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爺爺說:“你要自己體會。這是我送給你的一句話,你要自己想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過了幾天,一位特別了不起叔叔請我們去酒店吃飯。我陪爺爺一起去了。為了招待好我們,叔叔盛情的點了很多豐盛的菜肴,我們吃飽了,還剩了一大堆。怎么辦?只見,叔叔把那些剩余的飯菜都打包起來,邊打包邊說:“這些菜都還沒怎么吃,營養豐富,味道也不錯,可以到回家明天再吃。”我又看到,旁邊那一桌他們點的大魚大肉,剩余的還有好多,可是他們全都倒進垃圾桶里面,還滿臉不在乎的樣子,我不禁想到了農民伯伯的辛勞,不由得覺得他們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太差勁了!
這時,我又想到了爺爺對我說過的那句話,“厲行節儉,儉以養德。”我想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說:我們要學會節儉,這樣才會幫我們養成良好的道德。
從那一刻開始,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積極參加光盤行動,向我爺爺看齊,爭做一名小小“光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