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市鄉村振興局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3-09-15 14:10:03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鄉村振興局重點工作情況匯報,供大家參考。

市鄉村振興局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市鄉村振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 緊緊圍繞夯實“兩基”(建強基層組織、改善基礎設施),擴大“兩業”(產業增收、就業致富),抓實“兩強”(強人才、強機制),實現“兩富”(富口袋、富腦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全力以赴抓好“萬元增收、戶戶走到、安幼養老、強基固本”四項工作,推動鞏固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見實效。現將2022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務中涉及我局的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共有脫貧村95個,涉貧村(居)669個,建檔立卡對象25859戶76819人,其中脫貧對象25107戶74438人,監測對象1312戶4055人,產業就業覆蓋率91.75%,幫扶對象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一是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年人均純收入17142.5元,對比上年增長30.04%,增速高于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生產經營性凈收入和工資性收入14653.14元,占人均純收入的85.48%,比上年增長30.86%,高于上年占比0.54個百分點。

二是群眾認可度和滿意率進一步提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基層服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三是“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進一步鞏固。幫扶對象義務教育資助應補盡補,適齡兒童少年無失學輟學;
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基層醫療服務進一步提升;
全面排查農村危房,脫貧人口危房動態清零;
安全飲水得到鞏固,實現全域供水,水質水量均達到國家標準。

四是積極應對疫情災情影響。統籌推進抗疫抗災和鞏固脫貧成果工作,沒有出現一例因疫因災致貧返貧。印發《關于積極應對疫情災情影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通知》,對因疫返鄉的28人逐一對接幫扶。從7月10日旱災發生后,直至10月20日,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組織抗旱設備17510臺套、勞力155308人,安裝機電井眼3561座,無一人發生飲水困難。

二、嚴要求強化責任擔當

一是扛牢政治責任。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相關重要會議、文件精神,做到了及時跟進、應學盡學。舉辦學習貫徹******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各級干部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全面鄉村振興的責任感、使命感不斷增強。

二是壓實主體責任。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五級書記”一起抓。建立市“四大家”領導包鎮聯村工作制,市“四大家”領導定期到包聯鎮村開展調研督導。市委、市政府先后21次專題研究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關工作,深入推進“戶戶走到、萬元增收、安幼養老、強基固本”工作,每季度開展拉練和考核排名,層層壓實主體責任。

三是狠抓牽頭責任。充分發揮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成立鄉村建設行動指揮部,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11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政策落實、聯農帶農、銜接資金使用管理、資產后續管護、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印發《2022年度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辦法》、《關于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細化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鞏固脫貧成果納入黨建述職和“三農”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結果運用。

四是落實整改責任。對國家考核評估、省對市縣后評估和暗訪等反饋問題,主動認領,舉一反三,結合實際制定整改方案,共梳理79個問題,建立責任清單、效果清單,督促各地各部門深入開展整改工作,補齊工作短板,完善佐證資料,目前反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其中21個需要長期堅持。

五是強化部門責任。督促相關部門對標省級層面制定的有效銜接政策,結合實際出臺配套政策。全市共梳理規范10大類27項幫扶政策,全面宣傳,戶戶張貼。扎實開展政策落實大排查,進一步強化教育、醫療、住房、安全飲水等政策落實和兜底保障。強化紀委監委機關監督職責,高位推進,持續加壓,確保鞏固脫貧成果標準不降、力度不減。

六是盯緊幫扶責任。擇優選派調整128支工作隊385名駐村干部,常態化開展駐村工作履職情況明察暗訪,督促做到“五天四夜三在”。舉辦全市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市鎮兩級工作專班、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隊員共1150人次參加培訓。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每月開展“戶戶走到”,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問題。每季度對駐村公務員開展履職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評優和職級晉升依據。派出單位每半年聽取1次駐村工作匯報,負責人定期到村調研指導駐村工作,累計幫扶資金超過1280萬元。

三、持續性落實政策保障

一是落實教育幫扶政策。建立完善脫貧家庭學生信息庫,持續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發放監測對象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補助,全市共發放教育資助金1323萬元,惠及學生16132人。深入開展控輟保學入戶排查行動,筑牢因學返貧致貧保障網,對因身體原因等無法到校特殊對象24人全部送教上門。

二是有序調整健康幫扶政策。將脫貧攻堅期的四重保障調整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和依申請救助,執行醫保參保資助漸退政策。進一步規范村衛生室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建立防止因病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推進“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后付費”和慢性病簽約服務,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資助76081人,參保率和參保資助率100%。重點中慢性病19625人,簽約率100%。30種大病患者4493例,救治率100%。脫貧人口住院就診28882人次,住院總費用20880.95萬元,報銷17357.56萬元,實際報銷率83.12%,政策范圍內報銷率90.97%。農村低收入群體享受慢保8316人,慢性病(大病)門診92484人次,總費用1366.83萬元,報銷1113.96萬元,實際報銷81%。依申請救助12人,救助資金19.4萬元。

三是堅決保障住房安全。開展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完善“農戶日常自查、鎮村定期排查、市級監督抽查”的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對動態新增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及時納入改造范圍。全市排查農房170398棟,其中低收入群體住房35978戶,農村住房安全鑒定7121戶,中央和省下達的72戶危改計劃全部完工,動態新增的11戶低收入群體危房全部實施改造,已撥付危改補助資金142萬元,做到應改盡改、應補盡補。

四是推進全域安全飲水。制定《*市保供水補短板實施方案》,扎實開展飲水安全和管網建設排查行動,及時有效解決洪澇、干旱等災害影響。建立健全飲水安全工程設施管護和長效機制,組建鎮級水務中心,實現供水設施統一規劃、統一主體、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維護、統一收費“六統一”。全市8家水廠日供水36.8萬噸,水質水量滿足群眾需求。

五是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持續提高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農村低保線從5800元提高到6300元,特困對象從10200元提高到11444元。對監測對象兜底情況進行排查研判、動態調整,新辦低保131人、特困1人。全市建檔立卡對象兜底保障19026人,占建檔立卡人口的24.76%,其中低保16749人,特困供養2277人,發放保障金13444萬元。為殘疾群體“上門辦證”,全市持證對象26311人,其中脫貧對象殘疾人9593人,監測對象殘疾人512人,發放殘疾“兩項”補貼1877萬元。實施“防貧保”,財政預算318萬元救助因病住院個人負擔較重農戶,作為醫療保障后的補充政策,起到了防返貧的兜底作用。

四、高標準推進工作落實

一是扎實開展防返貧監測幫扶。始終把防返貧監測幫扶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底線任務,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監測范圍調整為以家庭年人均純收入6900元為參考,每月開展綜合研判,從識別到納入15天內完成。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開展了兩輪防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今年新納入監測157戶542人,幫扶措施落實率100%。推進部門數據信息互聯共享,獲取預警信息7549條,第一時間督促各地核查落實,從預警信息篩查納入的監測對象有33戶117人。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配備信息員710人,組織開展信息員培訓24期,培訓798人次。開展信息采集工作,完善人口自然變更,數據信息質量不斷提升。

二是全面推進穩崗就業。開展穩崗就業大排查,脫貧對象和監測對象務工就業30329人,比2021年增長0.86%,完成省下達目標計劃的100.86%。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1106個,比上年增長15.7%。推進農村勞動力線上線下組團、有序有效轉移,開展“春風行動”“空中招聘”“金秋招聘”等就業服務活動,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0533個,達成就業意向5648人次。為有意愿外出務工對象開展叉車、烹飪、育嬰、養老護理等培訓29批896人次。發放春季“雨露計劃”補助180.4萬元,秋季“雨露計劃”預算177萬元,幫助1160名中高職學生提能扶智。開展“雨露計劃”畢業生摸底排查,今年畢業200人,已實現就業或實習134人,升學和參軍59人,為7人推薦了就業崗位。

三是創新發展特色產業。印發《*市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市黃鱔產業示范帶建設實施方案》,建立脫貧村特色產業項目庫,完善市場主體聯農帶農機制,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建檔立卡對象成為利益共同體。目前,全市15225戶與653個市場主體簽訂了全員入社協議。發放特色產業獎補1098萬元,惠及11878戶。新增小額信貸71筆328萬元。建立光伏電站運維體系,強化收益分配管理,今年光伏電站發電量439萬千瓦時,增加村級積累347萬元。推進消費幫扶,政府采購和工會組織購買扶貧產品1130.5萬元,其中“832”平臺采購728.7萬元,完成預留份額的128.54%,工會組織采購401.8萬元。

四是強化銜接資金績效管理。始終保持財政投入總體穩定,今年市本級財政銜接資金預算24412.4萬元,比上年增長0.1%。實施項目295個,投入中央和省市銜接資金37235.4萬元,其中到村項目265個,已全部完工,中央資金用于脫貧村的比例達到70.16%,產業占比57.6%。科學謀劃2023年項目庫,儲備項目345個,資金規模46950萬元。開展第三方績效評價,推進銜接資金項目管理“一本通”。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項目資產開展“回頭看”,資產總規模88843萬元,全部確權并建立資產臺賬。

五是積極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開展戶廁排查行動,當年戶廁改造計劃3000戶,已建成并錄入系統2592戶,在建即將完工514戶。問題廁所應改盡改,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100%。落實公廁管護制度,村級公廁全面開放。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體系,現有農村垃圾中轉站31座,農村保潔員3500人,配置轉運車108輛,擁有日處理能力1000噸的垃圾處理廠。建設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7個,城鎮污水處理率85.3%,比上年提升5.2%。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8.73%,比上年提升6.15%。統籌推進“四美”共建、“三子”整治,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打造美麗庭院7500多戶,整治溝渠151公里,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推進市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鎮村兩級寄遞物流全覆蓋。出臺了《*市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方案》。

六是全面推進鄉村治理。印發《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規范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綜治中心建設,推進“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完善鄉村振興理事會、鄉賢參事會和公共衛生、人民調解等村民自治組織。建設鄉村振興人才庫,儲備優秀人才1853名。推進“四議兩公開”制度,全面落實“一村一輔警”、農村“雪亮工程”、應急廣播宣傳和公共法律服務,強化清廉*和清廉村居建設。全面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以“清單”+“積分”模式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水平。以郭河鎮、張溝鎮為試點,積極探索數字鄉村建設,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印發《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多層次開展培訓,確定50個試點村(居),其中省級試點5個,目前進展迅速。深入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行動,編演《天價彩禮我不嫁》等節目,開展廣泛宣傳。

下段,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抓好防返貧監測幫扶、突出抓好產業就業幫扶,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為*“挺進五十強、創成文明城”作出積極貢獻!

推薦訪問:振興 鄉村 重點 市鄉村振興局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