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鄉村振興黨課講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

時間:2024-08-20 15:15:01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黨課講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供大家參考。

鄉村振興黨課講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

  ——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

  同志們:

  在黨的百歲生日之際,我們來到XX村和大家共聚一堂,我感到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這種特殊的意義在于,XX村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紅色老蘇區,村里的鄉親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打鬼子,村子遭到過日寇的兇殘報復。敵人越痛恨,越能說明我們反抗的英勇。可以說,我們民族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這里有一個體現。我們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來到XX村,是對我們黨的非凡奮斗歷程的一個回顧。這種特殊的意義還在于,XX村近年來在脫貧攻堅、發展集體經濟、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可圈可點、卓有成效,有的工作還被中央媒體報道。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元年,我們來到這里,也是和大家一起對美好的明天進行一個展望。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市級領導干部要上一堂DS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今天,我結合自身前段時間的學習,和大家做個交流。考慮到時間有限,而且各級黨組織都對學習教育做出了系統的安排,這里我就不全面展開講了,僅以中央要求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作為主線,并且結合咱們村子的具體情況,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要在學史明理上學深悟透

  為什么要學史明理?***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要求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我們進行政治學習,只有真正學懂了、弄通了,才能做到真信、真的身體力行。在紅軍時期,張學良多次對蔣介石說:“共產黨您‘剿’不完”原因是什么呢?張學良說:“共產黨有目的,他相信共產主義,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個兵,完全是一個思想——共產主義”,國民黨雖然一直高唱信仰三民主義,“那三民主義,真正的三民主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說多數人不知道。背總理遺囑,就在那兒背,他的真正徹底的意思在什么地方?誰也沒有深刻地研究。”就像“中國的老太婆子,整天嘟嘟囔囔‘阿彌陀佛’,你問她‘阿彌陀佛’什么意思,她不知道。”同志們,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作為黨員,只有首先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習好,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領悟透,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當好群眾的帶頭人。希望我們在座的黨員干部都能加強學習,真正掌握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這個“傳家寶”,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囫圇吞棗,不要當整天阿彌陀佛的“老太婆”。同時還要把黨的理論和主張向廣大群眾宣傳好,充分地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來。

  要通過學習DS明哪些理?******強調,要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我們要通過學習歷史,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而在工作中看得清、方向明,掌握正確的方法,把工作做到點子上。比如,為什么中央特別重視“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為什么意義重大?因為從歷史上看,我國的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都是從農村開始的,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戰略決策。我們黨在幼年時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是比較膚淺的,中國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黨的領導人看不到蓬勃興起的農民運動,也不敢領導廣大的農民進行革命,使革命受到了挫折。隨后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代表了正確的方向。繼后開展的十年土地革命戰爭,也叫農民革命戰爭。古田會議后,以毛澤東為書記的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考慮到中國農民人口占絕大多數,明確提出了“農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標志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初步形成。此后,我黨在此思想的的指導下,取得了革命的全國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國消滅了延續幾千年的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從根本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了道路。我國的改革也是從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開始的,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從土地上轉移出來,促進了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并且啟動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因此,我們要善于從歷史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看待“三農”工作,認真學習貫徹******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奪取實現鄉村振興新的更大的勝利。

  二要在學史增信中堅定信仰

  ******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在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學史增信的“信”,一是指信仰信念,二是指我們在為信仰信念奮斗時,所必須堅定的自信。

  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必勝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低潮和挫折。在大浪淘沙之中,只有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后,被歷史賦予重任,迎來最后的勝利。我們海南革命“23年紅旗不倒”離不開堅定的信念,1932年7月國民黨反對派對瓊崖紅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圍剿”,瓊崖紅軍獨立師解體,各級黨組織和政權均遭到嚴重破壞,并且與上級黨組織、黨中央失去了聯系,馮白居帶領瓊崖黨政機關干部和紅軍指戰員共100多人轉戰母瑞山,瓊崖革命進入了空前艱苦的時期。這時,部分同志心情沉重,信心不強。馮白駒便鼓勵大家說:“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堅持到底,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這100多名同志在8個多月的艱難歲月里,沒有一個人逃跑,沒有一個人叛變,始終緊握著革命紅旗,一直堅持到最后成功突圍。

  我們要怎樣做到學史增信,就是要在遇到困難時,多和DS中這種極為艱難的時刻比一比。我相信只要一對比,我們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問題了,我們就能堅定信心克服困難。******今年在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時說,“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也正是這個意思。

  我們說要堅定信仰信念,那么靠什么來堅定信仰信念呢?靠的是我們自身的底氣。我們的底氣來自什么地方呢?來自于三個偉大飛躍,這也是“四個自信”的基礎,因為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經受了實踐檢驗的,是被一個個勝利證明過的。第一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為什么說抗美援朝是共和國的立國之戰?為什么要紀念抗美援朝?全面的分析不在這里講了,這里只給大家列舉兩段話。第一段話是日本京都大學一位教授說的,他說:“1949年,你們的**毛澤東講,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周圍的日本人沒有一個相信。看看你們那部糟糕透頂的歷史,幾千個、一兩萬個外國入侵者長驅直入你們的首都,你們就割地賠款,現在毛澤東一句話就站起來了?誰相信啊?但是1950年你們出兵朝鮮把我嚇了一跳,你們竟敢對美國出兵,你們不但出兵,而且竟然把美國從北面壓到南面去了,我這才覺得中國人真的跟過去不一樣了”。第二段話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的,他說:“朝鮮戰爭后作為亞洲人的我,在英國時腰桿才直了些,朝鮮戰爭前我在歐洲旅行,人們常對華人持歧視態度,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朝鮮并接連獲勝后,西歐海關人員一見華人,都肅然起敬,從此我也開始認真地學習漢語”。第二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落后于同時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490美元,是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國家之一。在短短40多年的時間里,我們減貧人口是7.7億,占全世界減貧的70%。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了句號。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了100萬億,占世界經濟比重的17%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一萬美元。對于海南來說,全省GDP自建省之初的77.13億到2020年5532.39億翻了70多倍,從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自貿試驗區再到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每一步都書寫了改革、發展的輝煌篇章。第三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前兩個飛躍,我們的表述是實現了。第三個飛躍是迎來了,就是說還沒實現,我們正在為之努力奮斗。這里也不給大家展開講了,僅分享一些自己的體會:如果說站起來體現在民族獨立、國家安全方面,富起來體現在物質、經濟方面,那么強起來則更體現在精神方面。******在參加今年全國政協聯組會時說過這樣一句話:“70后、80后、90后、00后,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么‘土’了……”。“平視世界”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氣質,這種自信的底氣在于祖國的強大。前不久,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時楊潔篪的一句:“美國人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在網上引起了兩幅圖片對比的刷屏,一副是120年前簽訂《辛丑條約》的照片,一副是本次中美對話的照片。為什么“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句話在國內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不僅是政府層面的宣傳,在民間層面甚至有人將這句話印在了T恤、手提袋等日常用品上,原因就在于國人的揚眉吐氣。楊潔篪說這句話時并沒有底稿,而是在美國開場白后的臨場的、隨機的發言,當面對超級大國無理指責時立即進行反擊,這就是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而這種談判桌上的底氣,從來都是來自于談判桌外的實力。

  三要在學史崇德做出表率

  ******指出,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點的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在DS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崇德,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一要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百年輝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全黨服從中央、維護和擁戴核心。紅軍長征不僅面臨外部的危險,也面臨著內部的危機,其中張國燾分裂中央就是最為嚴峻的一次。1935年6月,中央紅軍強渡大渡河后與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會師,此時中央紅軍只有不到3萬人,而四方面軍有8萬人左右,這一力量對比助長了張國燾的野心。8月,黨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開會,決定部隊分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甘南。然而,率領左路軍的張國燾,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拒絕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方針,并企圖危害黨中央。此時,葉劍英及時帶著張國燾發出的“密電”,冒著極大危險,跑到黨中央駐地報告了毛澤東,使黨中央能夠率領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迅速脫離險境。對此,毛澤東一直念念不忘,贊揚葉劍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學史崇德,就是要學習在大事上“不糊涂”的優秀品質,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堅守。1944年,毛澤東發表《為人民服務》,從理論上闡明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思想,明確向全黨提出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新中國成立后,為人民服務依然是各級人民政權及其工作人員的根本宗旨。劉少奇在黨的八大上強調:“一個好黨員、一個好領導者的重要標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勞動狀況,關心人民的痛癢,懂得人民的心。”從帶領全村人民集體奔小康的華西帶頭人吳仁寶,到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
從司法改革燃燈者鄒碧華,到撲下身子苦干實干,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的廖俊波;
從秉持航空報國志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羅陽,到放棄百萬年薪,用實際行動詮釋“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的韋慧曉;
從綠了荒山而白了頭發,老驥伏櫪仍意氣風發的楊善洲,到一輩子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精彩人生的老英雄張富清……無數共產黨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黨的宗旨。我們要通過學習“四史”,更加深入了解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奮斗歷程、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而進一步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切實把造福人民作為最根本的職責。

  三要崇尚嚴于律己的品德。嚴于律己是一種清廉的品格,也是一種自制力。自制力強,方能“亂云飛渡仍從容”,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在這方面,許多老一輩優秀共產黨人為我們作出了榜樣。無論是毛澤東日常生活開支處處強調公私分明、絕不允許占公家一分錢便宜,還是陳云為家人制定的不準乘坐他的專車,不準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不準翻看、接觸只供他閱讀的文件材料的“三不準”原則,或是焦裕祿讓兒子退回戲票錢,谷文昌因為炊事員多給打菜而不許孩子到食堂打飯,都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今天要重點給大家講的是一個不太為人熟知的“腰纏萬貫討米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劉啟耀,曾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劉啟耀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斗爭。江西省委書記曾山將一個褡褳交給他保管,里面裝有金條、首飾和銀元,是中共江西省委的活動經費。在一次率部突圍時,劉啟耀重傷昏迷,戰友穿上他的衣服,把敵人引開,最后壯烈犧牲。敵人根據衣服中的證件判定死者是劉啟耀,在報刊上大肆吹噓,一時間我黨也認為劉啟耀已經犧牲。然而劉啟要藏于山洞中,傷愈后和組織失去了聯系。此時的他完全可以隱姓埋名,依靠保管的巨款過上富足生活,但他卻選擇分文不動,下山找黨,一邊乞討,一邊暗中打聽黨組織消息,秘密聯絡失散的蘇區干部和紅軍戰士,組織成立了中共江西臨時省委,直到這時,劉啟耀才將保管的經費拿出,交由臨時省委支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崇高品德。******2019年在江西考察講話時也引用過這個故事,指出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才能應對“四個大考”、克服“四種危險”,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破除“四風”頑疾。

  四要學史力行中走在前列

  學習DS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應當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立足崗位為人民服務。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淮海戰役意義重大,國共雙方都極為重視。然而共產黨為什么能取勝?在前線用小車為解放軍運送糧食、傷員、炮彈的民工就有六七十萬。國民黨將領杜聿明講,國軍從徐州出來,走到哪個村子,都是老百姓全部跑光、糧食全部被埋、水井全部被封的局面,又如何能不敗?解放海南之前,解放軍進攻金門島失利,登島的8900多人一個都沒回來。因此承擔解放海南任務的官兵存在較大顧慮。然而毛澤東卻依然在1950年初致電四野前委,要求“爭取于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并且特別指出“海南島與金門島情況不同的地方,一是有馮白駒配合,二是敵軍戰斗力較差”。毛澤東做出戰略決策的依據是什么?首要的就是有馮白駒的配合。但是只靠馮白駒一個人行嗎?馮白駒在這里是一個代表,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幟”。為了迎接渡海大軍,全島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組織起6萬多人的支前隊伍,籌集糧食5萬多石。渡海作戰發起前,島內各級支前委員會在400多名船工的協助下,千方百計沖破國民黨軍隊的封鎖,分批將征集到的170多艘木帆船駛到雷州半島交給解放軍。由于渡海大軍多是北方人,不會駕船并且暈船,廣大船工不怕敵機掃射轟炸,幫助解放軍進行海練,并且有一部分船工參加了渡海作戰。所以***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通常講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只是指策略層面。然而蔣介石的槍桿子不多嗎?國民黨的失敗,根本上在于失去民心。

  革命戰爭年代,環境那么惡劣,跟著共產黨走隨時都有被敵人殺害的可能,為什么老黨員們還要堅持入黨,為什么人民群眾還那么擁護共產黨。其實,原因也不復雜,就是因為我們共產黨始終代表老百姓的利益,為了他們的翻身解放,為了他們能過上好日子甘愿流血犧牲。毛**說過:“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如今已不是革命戰爭年代,國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群眾路線這個法寶卻始終不能丟。農村黨員雖然能力有大小,情況條件也不一樣,但都應該盡己所能,在聯系服務群眾上有所作為。常言說,以人心換人心,你對群眾好,群眾就對你好,你敬群眾一尺,群眾就敬你一丈。共產黨要想始終得到群眾擁護,必須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之前了解到,咱們村的黨員、干部為了整合土地、發展集體經濟費了很大功夫,在創建美麗鄉村的過程中率先拆除自家的老舊危房,這都是黨的宗旨的一種體現,是對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揚。其實,做基層工作的同志雖然很辛苦,但苦中也有別樣的甜。大機關的同志做了一些工作,可能對工作的實際效果感受不是很深,一般只是通過報上來的報告、數據來了解情況。而我們基層的同志為老百姓做了一些工作、辦了一些事實,直接就能從老百姓上揚的嘴角、舒展的眉頭中獲得一種回報,那種隨之而來的快樂是無價的。因此,為人民服務只有崗位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黨內互稱“同志”、黨的領導人稱為“書記”的原因也在于此,共產黨人沒有“官”,大家都是為人民服務。因此,同志們肩上的擔子都是很重的。

  當然,當干部的同志責任更重,不僅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還要想方設法帶領群眾發家致富。怎么樣帶領大家致富呢?首先要學好政策、用好政策,通過政策了解全局、通過政策把握大勢。農村干部要在村里發揮引領作用,只有明方向、知動向,才能引領好、引領對。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政策、新導向將會逐漸傳達下來,關于土地改革的、關于基層組織建設的、關于現代農業發展的等等,了解掌握政策至關重要。不學政策、不懂政策,怎么把政策落實好?如果說憑經驗辦事是向后看,那么學習政策就是向前看,正如我們開車,二者缺一不可。在這一點上,我們駐村的的干部要利用自身學歷、工作經歷、以及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進行幫助,當好大家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總之,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希望大家結合實際進一步深入開展DS學習教育,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最后,祝所有的黨員節日愉快!

推薦訪問:鄉村振興黨課講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 振興 鄉村 崇德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