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國庫科工作匯報交流發言材料,供大家參考。
國庫科工作匯報交流發言材料
2021年,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國庫科以“優管理、促發展、提績效”為主線,扎實履行國庫管理職能,縱深推進國庫管理改革,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標。2022年,市政府明確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目標。收入組織工作是國庫科的職能所在、職責所系,對照這一目標,我們將勇于擔當作為、敢于攻堅克難,以優質服務為目標創成而接續奮斗。
一、讓“鐵”賬本激發“活”智慧,在服務發展中獻良策
一是跳出數字看數字。既當好“鐵賬房”、打好“鐵算盤”,把政府的“錢袋子”管好,向人民群眾交出“放心賬本”。更著力從賬本里千萬條數據中找出財政收入增長的薄弱領域,結合面上掌握和點上了解的情況,分析出影響增收的因素,據以研究挖潛增收的措施,做到胸中有策、手上有招。通過看賬發問、看表思情、看數謀策,真正為枯燥冗長的信息賦能,使統計、分析等職能在組織收入工作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堅決不做“機械工”和“死會計”。二是跳出本位看站位。對照市委*的目標,深入研究改革背景下行業、產業、企業的稅收環境、稅收資源和稅收數據變化,結合國家和省市政策,圍繞財源建設、稅源培植、收入管理等加強理論研究、搜集一手數據,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市委市政府和局黨組當好參謀助手。三是跳出區域看全域。牢固樹立標桿意識,及時掌握我市收入在*和全省的位次,既盯緊標兵,自覺向先進地區國庫處(科)室對標看齊,虛心請教經驗,做到融會貫通、為我所用。又關注追兵,系統分析收入增長較快、富有成效地區的做法,做到合理借鑒、充分吸收。
二、讓“小”環節發揮“大”作用,在服務管理中見真招
一是縝密分析促增收。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重點行業走勢、財稅改革趨勢,及時掌控、認真分析各鄉鎮(街道)、園區工商稅收完成情況,加強對重點稅源企業、重點稅種行業的分析,突出關注*家重點企業和*家成長型企業收入完成情況,每月形成高質量的財政收支專報,定期形成高質量的收入形勢分析報告,讓相關部門掌握情況、引起重視、落實措施,切實防范稅源轉移和“跑冒滴漏”。二是嚴密管控保增收。牢固樹立“保收入就是保大局”的意識,加強收入“月初安排、月中督查、月末反饋”閉環管理,及時會商研究階段性對策,在情節研判、環節優化、細節提升上尋求新突破。落實“單月調度、雙月督查、季度分析”工作機制,執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的管理模式,切實保障收入及時、足額、均衡入庫。三是精密協作抓增收。根據市政府下達的收入目標,加強與各征收部門和鄉鎮(街道)、園區的溝通協調,及時掌握收入征管情況,按時通報各征管部門和單位收入完成情況。健全完善綜合治稅長效機制,深化涉稅信息交互平臺運用,著力構建工作共商、事項共議、信息共用、指標共促的良好合作機制,形成收入征管合力,確保堵漏增收。
三、讓“舊”場景變為“新”風景,在服務落實中提效能
一是對內擰成一股繩。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運用為契機,及時認真做好非稅征繳系統取數、導數、讀數、析數等基礎工作,便于局各科室(單位)及時獲取信息、掌握情況、分析問題,加快預算部門單位非稅收繳進度,提高收入征管效能。建立常態化信息交互機制,堅持打開門聽意見、邁出門問需求、送上門優服務,形成齊抓共管收入組織工作的最大合力。二是對外織密一張網。貫徹落實土地出讓收入等四項非稅收入劃轉稅務部門有關部署,密切協作配合,著重關注劃轉范圍、征繳流程、信息共享等事項,確保職能劃轉后非稅收入及時足額上繳。深化非稅收入電子化對賬應用,定期組織代理銀行、技術部門、預算單位會商改進對策,凝聚多方智慧,采納合理建議,實現互利共贏。認真組織總預算會計管理、決算編制公開等工作,不斷優化平臺功能設計、改善平臺服務場景、提升平臺應用感受,讓預算部門單位切實感受到財政服務的溫馨。三是對企捅破一張紙。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改變以往坐在家里看資料、聽會議、打電話等方式,改變以往政策宣傳中發報道、出簡報、做展板等形式,結合財政宣傳月活動,走進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多方位了解企業真實需求、傾聽企業真實聲音,著力消除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斷點”,形成親企、助企、惠企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企業主動納稅遵從度,為財稅收入增長積蓄實體經濟后勁。
推薦訪問:國庫科工作匯報交流發言材料 國庫 工作匯報 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