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事會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故事會心得體會 故事會心得體會 7 月 11 日早上, 小記者來到黎明宇光小學, 小記者首先注意到的是熱鬧非凡的學前班, 孩子們的嬉鬧聲, 笑聲, 還有小老師的講話聲全部混在一起, 故事會心得體會。
小記者悄悄地走進他們。
鏡頭一:
“小朋友, 我們今天講故事, 好嗎? ” 小老師面帶笑容親切地對著小朋友說。
“好啊! ” 22 個小家伙齊聲回答。
開始時, 小朋友安安靜靜地坐著,挺乖的。
“今天講的第一個故事是小豬找朋友, 聽過沒有啊? ”
“聽過——” 一小部分人回答。
“沒聽過——” 其他人大聲地喊著。
接著, 這些小朋友就討論起來了, 知道故事的人就急著想告訴別人, 不知道的就想問別人, 所以課堂紀律開始亂了。
“安靜, 安靜。” 小老師站在講臺上大聲地喊著。
漸漸地, 小朋友們安靜下來了。
“誰愿意給大家分享這個故事的請舉手。”
此時, 沒有一個小朋友舉手。
“好吧, 我來給你們講吧。”小老師講完后, 接著又問: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啊? ”
“小豬太臟了!” 一個小女孩回答。
“小花貓不喜歡豬, 心得體會《故事會心得體會》() 。
◆分享好文◆” 另一個小男孩緊接著回答。
其他小孩又鬧開了, “安靜——”
小老師接著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愛清潔的小朋友,別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還有, 我們還要向大白鵝學習, 大白鵝帶小豬去洗澡, 讓小豬變得干凈, 并且還跟小豬變成了朋友, 所以我們也要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明白了嗎? ”
“明白——” 小朋友一齊回答。
鏡頭二:
小老師在黑板上畫了 一只小鴨子, 然后轉過身來面對著小朋友們, “小朋友們有沒有人會畫鴨子? ”
“會, ” 有一個小男孩自告奮勇跑到講臺上畫了一只可愛的鴨子, 這種模樣的鴨子只有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才畫得出來。
“我們來說說丑小鴨的故事, 如果丑小鴨有兩中結局。
一:
丑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二:
丑小鴨變成一只強壯的鴨子, 你們喜歡那種結局? ” “變成白天鵝——”
“為什么? ”
“因為白天鵝漂亮!” 小朋友一邊笑一邊回答。
“其實, 第一種結局告訴大家丑小鴨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 通過艱苦努力后, 夢想終于實現了 , 變成白天鵝。
第二種結局說明的道理是,有時候, 通過努力后, 夢想不一定會實現, 但你付出了努力, 就一定會有收獲, 那就是變得強壯了 。”
鏡頭三:
隨著一聲哨子響, 下課了 , 故事會也結束了 , 孩子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 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教室。
學得快樂, 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通過故事會的形式給學前班的小朋友講課, 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給孩子們傳授一些知識, 讓孩子們輕松快樂地學到知識。
如果只是單單給孩子們講道理, 他們很難接受, 但通過將故事來告訴他們道理就不一樣了 , 這樣更加通俗易懂。
撰稿人:陳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