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3篇)(全文),供大家參考。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篇一
伴隨著孩子們的天真笑臉,緊張忙碌而又快樂的一學期即將結束了,當我空閑下來細細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時,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作為學前班的老師,既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時又要幫助他們養成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學前班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紀侓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侓。利用各種獎勵措施激勵孩子,及時提醒孩子們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并且在課后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班里進行榜樣教育。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逐漸養成了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二、關心愛護每個孩子。我國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平時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課下我們像朋友的相處,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孩子們能在輕松快樂的環境里好好學習。
三、教育要順應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并做到因材施教。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年齡段是孩子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抓住這個關鍵時期,促進兒童智力,言語及個性地快速發展。同時在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將培優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學期班里來了2個新學生,學習基礎較弱,為了讓她們盡快的融入到這個集體,我利用下課后的時間給她們補課,積極和家長交流意見,經過2個月的時間,她們的進步很大。
雖然在學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快樂無憂的學習和游戲,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幸福。
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篇二
9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第七屆全區青年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的聽課活動。活動時間是22日到26日,每個盟市分別派兩名初中和高中語文教師參加,共有28位教師參加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展示。
此次語文基本功大賽不僅考查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還要求教師在朗誦和寫作上一拼高下,全面展示個人風采。這使我意識到,語文的基本素質不只是聽說讀,還有寫。在作文課上,我們不斷要求學生寫出真情、寫出感悟、寫出人生、寫出文采。可試想有一天,有人給語文教師提出同樣的要求時,我們是否能從容面對?知不足方能進取,只要我們能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現在課堂教學有這么一種現象,只要是重要的課堂教學活動,就必須有多媒體課件,這似乎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這次會議就提到了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問題,鑒于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對語文教學的幫助是十分有限的,做好了,錦上添花,做不好,畫蛇添足。多媒體教學不應沖淡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所以,多媒體課件應少而精。與其把大量時間用在做課件上,不如把課準備的更充分一些,更細致一些。
前面說到大部分教師的寫作基本功不是很扎實,對學生的指導也只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加之作文教學耗時長,見效慢,吃力不討好,所以教師在上作文課時都是先說說要求,再讀讀范文,剩余的時間由學生自由發揮。等到點評時,教師選擇其中優秀的作文大加表揚,稍差者提攜鼓勵,至于一無是處者則保持沉默,不置可否。長此以往,優者恒優,差者恒差,作文的指導意義消失殆盡,唯留恐懼于差者心中,揮之不去。我們的作文教學,既不是在培養作家,也不是在選拔秘書,所以沒有必要優勝劣汰,而是盡力使每一位學生具備基本的寫作常識和技能。在他們走向社會之后,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一工具完成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彰優顯差,判出高下。
作為教師,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性別之分,美丑之分,氣質之分,學養之分,魅力之分,在教學當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所以我們教師應發揚我們的優點,正視我們的缺點,通過優化組合,努力營造出最佳的教學氛圍。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切的感受到:形象好氣質佳的教師更容易獲得學生與評委的好感,課堂效果比較理想;那么形象氣質稍差者,只有不斷加強個人修養和提高個人學識水平,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
首先,我們對教學改革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不是說改革之后,舊的教學體系全是錯誤的,只能說某些方面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環境,需要做出調整和創新,這里就有一個揚棄的過程,并且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么以什么為標準呢?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課堂效率的問題,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給學生灌輸有用的信息。只要是課堂效率高,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其次,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有一種現象必須重視,有部分教師依靠參考書的問題去征服學生,只要學生擁有了同樣的武器,進行頑強的抵抗,教師就會節節敗退,不知所措。
再次,語文雖不像數學那樣嚴謹,一是一二是二,但也有很多可以量化的概念,如識字數量,作文字數,閱讀字數等等。所以,我們應根據中考的要求,把每學期的教學任務進行量化,達標即可。否則學無止境,教師和學生不知學到何時是個盡頭,厭學和厭教是遲早的事。
總之,短短的幾天學習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值得回味的東西卻很多。也許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個美好的開始,更多的問題還需要認真和縝密的思考,其實結果并不重要,只要享受過程,就可以了。
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篇三
暑假期間我參加了由礦區師訓科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通過兩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培訓中,我認真聽取了四位知名校長的講座,他們在言談之中透露著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為了適應明天的社會,今天的教育必須改,而改革的成敗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劃時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過短暫的學習,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真正地認識了新課程改革,認識到這場課改所具有的深遠意義。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勞動力的素質就必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樣教育才能可持續性地發展。而在這其中,我們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試想,教師同樣的講課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現差異?因為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代替他體驗、領悟、理解,然而,教師不是萬能的,但也決不是無能的,教師的作用就是設計好能引起學生積極活動的情境。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后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
教師要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這次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恒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智慧型教師的差距所在,對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推薦訪問:基本功 心得體會 素養 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3篇) 2023年教師基本功及基本素養心得體會(3篇) 教師基本功素養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