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視發揮中共黨史資政育人作用(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重視發揮中共黨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國共產黨已是一個成立 80 余年、 執政 50 余年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 建設和改革的歷史; 是黨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形成發展自己科學理論的歷史; 是黨開展黨內斗爭, 加強自身建設, 探索執政規律的歷史。
一部黨史內涵豐富, 博大精深。
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 對于黨員群眾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 掌握科學理論, 認識革命和建設的規律, 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加強黨的建設, 改善黨的領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學習和研究黨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舉措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形成的, 是中國共產黨經過浴血奮戰艱苦奮斗取得的, 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正確選擇。
在已經過去的 50 多年里,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 進行改革開放,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取得了輝煌成就,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證明她是一個合格執政黨。
然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同樣面 l 臨著能否繼續執政, 怎樣執好政的考驗。
要想保持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達到繼續執政的目的, 作為執政黨就要順應潮流, 與時俱進, 探索執政規律, 改進領導方式, 提高執政水平。
還要密切同人民群眾的關系,
取得民眾的認可, 獲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人民有權選擇執政黨, 而確定取舍的因素往往取決于人民群眾對執政黨的認可程度。
假如對一個政黨缺乏了解, 甚至是誤解, 人們必然對其信任大打折扣; 假如一個政黨的歷史被否定, 人們就有理由懷疑它的未來。
以前蘇聯為例, 導致解體的原因很多, 但不可否認否定其歷史是對蘇共的一種致命傷害。
正是由于對蘇共歷史的全盤否定, 使多年形成的政治信仰破滅了, 精神支柱崩塌了, 人們思想混亂了, 群眾失去了 對執政黨的信任, 結果蘇聯共產黨就垮臺了, 蘇聯這個國家也就解體了。
事實證明, 經濟搞不上去會亡黨亡國, 思想搞亂了也會亡黨亡國, 這方面的沉痛教訓是必須記取的。
晚清思想家龔白珍說過:“滅人之國, 必先去其史” 0 從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來看, 如何對待歷史歷來是斗爭的焦點。
敵對勢力要想達到推翻執政黨的目的, 總是首先從否定黨的歷史人手, 通過造謠、 誣蔑、 篡改、 歪曲黨的歷史,進而危害黨的領導因此,“正確評價我們黨和人民的奮斗歷史, 對于保證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繼續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具有重大的深遠意義。
現在社會上在對待黨的歷史問題上存在著一些錯誤傾向。
有是以極不負責的態度假借文藝作品之名肆意篡改歷史; 有的是以所謂的野史軼聞出現, 宣揚封建迷信, 詆毀黨的聲譽, 丑化領袖形象; 有的是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 否定中國革命的客觀規律, 鼓吹“歷史虛無主義”, 要“告別革命”。
這些思想輿論在社會上流行很廣、 危害極大, 在群眾甚至在干部中造成極壞的影響。
由于我們沒有重視黨史的
宣傳教育, 使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對黨的了解缺少了, 對黨的感情淡薄了, 甚至于黨員部都不學習黨史, 不了解黨的歷史, 這實在是不可想象的和極為有害的。“近年來走上各級領導崗位的中青年干部,相當一分對建黨以來和建國以來的歷史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 有的同志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也不太熟悉, 這就更需要自覺運用這些歷史的實踐經驗來提高和豐富自己。” 因此, 從堅持的領導、 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要求出發,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干部, 必須加強對中共黨史的學習和研究, 宣傳好黨的歷史。
是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業能否取得勝利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 學習黨史有助于我們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進的, 往往在高的層次上重復出現, 歷史發展就往往表現出驚人的相似。
如果我不能對黨的歷史經驗教訓加以總結吸收, 就可能犯同樣的歷史性錯誤。“治天下者以史為鑒”。
歷史研究的對象, 是人類社會過去, 而研究歷史的目的,卻是認識現在和預見將來。
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 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都很善于從歷中總結經驗教訓, 以便把握中國社會的特點, 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中國革命、 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
毛澤東志就十分重視總結歷史經驗, 認為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才能認清革命道路, 發展新的理論。
在延安時期, 他號召全黨學習研究黨的歷史, 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他說:“現在大家在研究黨的歷史, 這個研究是必須的。
如果不把黨的
歷史搞清楚, 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 便不能把事情辦理好09y 毛澤東正是在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探索出中國革命的道路, 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指導黨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鄧小平同志正是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開辟了改革開放的新道路。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 他首先從總結建國以來特別是“*****” 的經驗教訓人手, 對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問題,對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歷史地位進行了準確恰當的評價和定位, 促成了《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既澄清了歷史問題, 進行了撥亂反正, 又解放了思想, 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果沒有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實踐, 就不會有鄧小平理論的產生, 也不會有今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
江澤民同志也非常重視總結黨的歷史上的經驗教訓, 認為:“認真總結并借鑒黨的歷史經驗, 可以使我們減少盲目性, 增強自覺性, 少走彎路, 避免重犯過去的錯誤, 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名領導干部不善于從總結歷史中吸取營養, 不可能成為高明的領導者;一個政黨不善于從總結歷史中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 不可能成為順應歷史潮流的自覺的政黨; 一個民族不善于從歷史中繼承和發展本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優秀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從 1989 年十三屆四中全會至今 13 年里, 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正是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加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正
確處理改革、 發展、 穩定的關系, 經受住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 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進到 21 世紀。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 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考驗。
我們要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特別是總結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歷史經驗, 探索改革開放的道路, 掌握執政的規律,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希望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結合 ‘三個代表’ 的要求,認真回顧我們黨的奮斗歷程, 認真思考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取得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 特別是要認真思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為什么能夠經受住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基本經驗, 思考怎樣解決我們黨內存在的問題, 更好地帶領人民完成跨世紀發展的任務”。
中國共產黨幾十年的歷史中, 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這些經驗教訓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才能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防止歷史上的錯誤再現。
也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才能做到與時俱進, 產生新的理論, 開創新的局面。
三、 學習黨史有助于理解掌握科學理論, 提高實踐“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自覺性
革命和建設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 而科學的理論又產生于革命和建設的運動過程中。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 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 當代的、 現實的馬克思主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解
放進行民主革命的過程中, 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民主革命的道路, 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 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 探索出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形成了鄧小平理論。
無論是毛澤東思想還是鄧小平理論都是實踐的產物和時代的結果, 都是革命建設正確經驗的總結。“學習理論要同了解歷史實踐、 總結歷史經驗結合起來。” 不了解黨的歷史, 就不可能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有深刻的認識; 不學習黨史就不可能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真正地掌握。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 不斷總結歷史經驗, 發展科學理論,提出了“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
形成了發展著的、 現實的馬克思主義。“聯系黨成立以來的全部歷史經驗, 總結我們黨帶領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歸結起來就是, 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澤民同志是學習黨的歷史、總結經驗教訓、 創新科學理論的典范,“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正是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我們要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就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黨史, 只有在熟悉黨的歷史基礎上,才能深刻理解“三個代表” 的科學本質和深刻內涵, 才能夠提高黨員干部實踐“三個代表” 的自覺性。
要廣泛開展黨史宣傳教育, 要“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教育, 特別要用我們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實踐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我們要運用它們來經常教育全黨同志特
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 不斷增強大家堅持黨的基本理論、 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 提高大家駕馭全局和處理各種復雜事物的本領”。“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 建設和改革的歷史, 是一部蘊含和體現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活生生的教科書。
我希望各級黨委重視黨史工作, 充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黨史蘊含著豐富教學內容, 要用正確的立場和科學的態度來研究和宣傳黨史, 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 用黨的成功經驗教育人, 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我們一定要珍視黨史這一寶貴財富, 充分重視和發揮好其資政育人的作用。
推薦訪問:重視發揮中共黨史資政育人作用 資政 黨史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