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五篇(范文推薦)

時間:2022-04-20 18:10: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五篇(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五篇(范文推薦)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五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車在給我們帶來眾多交通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造成中小學生意外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學校里做了一次關于小學生交通安全的調查。

對周圍人群的調查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法。我們在學校范圍內發放了問卷調查表100份,收回調查表94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調查表94份,無效調查表0份。

一、選擇題

1、你了解交通安全知識嗎?

a、了解(42)b、基本了解(52)c、不了解(0)

2、你是怎樣來上學的?

a、自己走路上學(20)b、家長接送(70)c、自己乘車上學(4)

3、你認為小學生上學路上出現交通事故的原因是:

a、學生和家長不懂交通規則,缺乏安全意識(20)

b、學生和家長不遵守交通規則(51)

c、一些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23)

4、你會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嗎?

5、你能說出幾句交通安全口號?

a、一句(31)b、兩句(45)c、三句(10)d、更多(8)

6、你或你的家人曾經出過交通事故嗎?

a、有(10)b、沒有(84)

二、問答題

1、你覺得在小學生上學路上還存在著哪些交通隱患?

答案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有這幾個方面:

⑴、機動車占道停放,使行駛道變窄。

⑵、極少數學生過馬路時沒有注意紅綠燈發生變化。

⑶、學生在放學路上追逐玩耍,沒有注意光顧左右。

⑷、一些非機動車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

⑸、單車、機動車太多,太快。

⑹、流動人口多,存在隱患。

⑺、紅綠等偶爾發生故障,部分司機和人們會趁此機會不聽指揮。

通過以上調查結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小學生上學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隱患是多方面的,有來自學生和家長自己的,有來自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備的,更多的是來自汽車司機和非機動車輛的。

2、請你寫出幾句交通安全口號

同學們寫的交通安全口號五花八門,句句發人深省。

⑴、找點空閑,找點時間,交通法規,經常看看。

⑵、實線、斑馬線,都是生命安全線。

⑶、轉彎抹角要謹慎,減速慢行記心頭。

⑷、駕車頭盔要戴好,流汗總比流血好。

⑸、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

⑹、交通法規要遵守,行車暢順樂悠悠。

⑺、生命誠可貴,安全價更高。

⑻、互讓半步,處處通途。

⑼、各行其道,平安有靠。

⑽、最大的幸福是平安。

⑾、馬路如虎口,行人靠邊走。

⑿、不要著急,紅燈亮了歇口氣。

建議

1、學校開設安全交通課,通過課堂、專欄和講座等對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安全,同時,有條件可以開設相關活動,例如小交警活動,在實踐中學會遵守交通安全。

2、提醒一、二年級學生上、放學時一定要有家長接送。

3、家長過馬路時首先要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4、學校路段處再多張貼一些關于交通安全的海報,讓大家意識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后果。

5、在學校附近的馬路上,多豎立一些讓車輛減速的牌子,也掛一些能讓小孩子看得懂的危險提示路牌。

6、禁止小學生騎自行車上學。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這些年,有關大學生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況報道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因為打機,開網店,談戀愛等原因而逃課的現象有蔓延情況,課余生活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尤其是在廣州大學這所商業氣息較濃的大學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對此作了初步的調查并嘗試對此分析。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是怎樣安排的呢?應采取什么手段解決不良狀況呢?

由于現實原因限制,我們的主要調查對象是大一文科女生,調查樣本中,女生比例占77.08%,男生占22.92%;
文科生占82.29%,理科生占17.71%;
大一新生占76.04%,大二和大三分別占15.63%和8.33%。

1.中學時代的課余時間安排情況分析:

有46.88%的人認為他們的中學時代課余時間是充足的,剩余53.12%的人認為不充足。由此看來,較多部分的人認為中學時代的課余時間是不足的。雖說是課余時間,但還是有很多人都把它花在學習上,而娛樂和上網平分秋色,有一部分人是把二者當作課余時間的重頭戲的。由于中學時代社團活動遠不及大學的豐富,所以社團活動只占課余時間的最少比例。

2.大學時代課余時間安排情況分析:

不同于中學時代覺得課余時間不充足的人占多數,相反地,有78.13%的大學生覺得現在課余時間充裕,只剩下21.88%的人認為不充足。和中學時代比起來,大學生所能支配的課余時間多了,課余時間所能安排的活動也豐富了很多。互聯網的興盛,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與外界交流的便捷渠道,但同時也給自制力不強的同學一個巨大的誘惑。與中學時代不同,學習只能屈居第二位,以下是中學時代和大學時代的課余時間安排對比圖:從數據上看,有72.92%的人在課余時間會為自己適當充電,遠不及中學時代的盛況。

余以為,對大學生來說,尤其是對大一新生,高考過后的狂歡放縱還未完全消隱,大部分人都抱著好不容易熬過高考,當然要好好放松一下的心態去對待大學生活。可是其中不乏放縱太過之人,由原來成績名列前茅到自己專業的倒數幾名,由原來乖乖仔乖乖女到如今迷戀網游,日夜顛倒的“國寶”,這些案例都是老生常談了,每個人在上大學之前都發誓自己不會成為“學渣”,可是在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之下,平時不努力,考試之前過一個星期的高三生活,還大言不慚地宣稱是突擊學習,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要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人人都如此“學習”,大學生又能指望自己能從大學生活中得到什么呢?而中學時代社團活動較少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課余時間沒安排到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學課程任務重,沒有兼職時間,而大學課余時間更多,學校也鼓勵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獲取社會經驗,為日后踏入社會做準備,同時也可以減輕父母經濟負擔,不過,大學生應該以學習為重,不能因小失大,要好好衡量輕重。

3.課余時間的作用

從分析數據來看,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里收獲了許多,82.29%的人增長了見識。其次有78.13%的人提高了個人實踐能力,脫離了純理論學習,我們轉而投身于學習實用性更強的實踐操作,畢竟我們對了十幾年書,被灌輸了太多理論性知識,可是說到“動起手來”,沒一個敢夸自己能面面俱到,不慌不忙。作為大學必修課之一的人際關系,我們同樣也需要修煉,很多大學生就是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團活動或其他實踐活動才認識了那么多朋友,既拓寬了社交面,又能增加個人魅力,何樂而不為呢?不過也有很多人注重身心健康,會趁現在空余時間較多,約上三五知己,或踏春郊游,或攀高一覽眾山小,或去外省窮游....拓寬了自己視野,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這樣有助于塑造個人堅韌品質,形成更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兼職帶來的直接收益就是有一定的經濟收入,23.96%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賺取了收入。可是盡管收獲頗豐,調查者還不滿意。數據顯示,有67.71%的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現狀安排是不滿意的,只有32.29%的人覺得滿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列了幾個可能會阻礙我們科學有效地安排課余時間的因素出來以供學生選擇。

4.阻礙科學安排課余時間的因素

由圖可知,認為是自身惰性制約科學安排課余時間的人占了39%,告別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沒有了老師的鞭策,平時作業又少,再加上課余時間大大增加,一旦意志力不強,很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得過且過,連教科書都很少翻,何談閱讀課外書。31%的人認為是周邊環境影響的,也許自己本意是堅持嚴格作息時間,學習和娛樂都作了細致的時間計劃,但很多時候因為舍友晚睡,自己也被迫晚睡,作息時間也不能按計劃進行。而學習時周圍同學有的開了電腦,有的拿著手機“煲電話粥”,有的說笑打鬧,除非有很高的專注度,不然一定不能集中手頭學習資料。17%的人覺得是社團活動太過豐富,簡直喧賓奪主了。可能學生會干事要集中開例會,之后還要寫策劃書,為擺攤等活動布置場地,模特隊話劇社又要訓練、玩游戲、結交朋友,課余時間自然被侵占得七七八八,剩下的精力也不足以應付學習了。只有13%的同學是覺得本專業的課安排太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報了二專的同學,工作日的早上、晚上,連星期六都要上課,一個星期有六天都像個陀螺似的轉個不停,能不忙嗎?課余時間少之又少,當然談不上科學安排了。

5.提高課余時間利用效率的方法及建議

(1)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律才是對人生負責的表現

人生是自己的,對于別人,你也許只是一個陌生影子,但對于你自己,你就是整個世界。如果連你都不在意自己的人生,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整日以別人的頹廢作為自己偷懶的藉口,以后步入社會又有什么資格吐槽大學生工作難找呢?如果真的沒有毅力,覺得把持不住自己,大可以去圖書館,自修室,相信那里的“學霸”會給你樹立一個好榜樣。外部因素只是其次,要靠自律過完四年的大學生活。

(2)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才能真正控制時間

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圍繞此目標制定合理的計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執行力,計劃制定得天花亂墜,但支持一兩天就松懈掉,那還倒不如不計劃。

(3)高效率是大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

目前無論是社團還是學生會,低效率情況都是普遍的。往往開了一晚上的會,還討論不出所以然。跑題跑過十萬八千里,未交代清楚要求就要求寫策劃案。期限之前經常推倒重來,可時間已不容許,最后都是趕鴨子上岸,活動辦得不慍不火也就算成功了。無用功是低效率的老朋友,做事之前了解規則要求,絕對比你瞎做一通后再回頭看要節省時間。其次,做篩選,給手頭上的事情編個輕重緩急,先挑最急最難的事入手。萬事開頭難,但只有在開頭你才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難纏狀況。最后,遠離手機,集中注意力,想必你會體驗到時間原來可以夠用的感覺。

(4)在社團活動與學習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面試時大多數學生會被問及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學習和社團活動時間有沖突,你會優先選擇那一邊?完美回答不外乎是:我會合理分配實踐和精力,在盡量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努力配合社團活動,兼顧兩邊工作。但事實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兼顧兩頭呢?在我看來,社團活動固然重要,它可以鍛煉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交際能力,還能開拓視野,拓寬我們的交際圈,作用不可謂不大。大學生仍然是學生,雖然不可因噎廢食,說社團活動影響學習我們就啥也不參加了,但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如果你的社團活動讓你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書,那么實在很有必要停下你急匆匆的腳步,好好思索自己真的要這種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大學的生活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同學們,課余時間不是流沙瓶里的沙粒,流完了還能倒過來再流。我們要好好審視自己過去的課余時間究竟安排得合不合理,如果不滿意現狀,就要下功夫去改,說總比做容易,成績不是說出來的。不能嘴上使勁吐槽,轉過身依然我行我素。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現在,隨著課業的增多,我們畢業班學生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再加上同學都沒有保護眼睛的意識,因此,我們的視力也越來越差。所以,這幾天我在班級里統計了同學們的視力情況。

調查結果

我調查了20位同學。其中,只有2位同學兩只眼睛視力都是5.0以上的,只占我調查人數的10%。而有一只眼睛在5.0以上,另一只在4.0-4.9的有7個。兩只眼睛都在4.0-4.9的有11個。可見同學們的視力情況很不好。

分析

同學們的視力不好完全是因為大家不好好保護眼睛而造成的。同學們寫作業時眼睛里本子因保持35厘米的距離,不能彎腰埋頭寫。長時間看電腦、電視對眼睛也有很大的傷害。很多同學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而視力變差的,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樹立保護眼睛的意識。

建議

不要在暗光下看有強光的東西。若要長時間地寫作業、看電腦和看電視應每半小時閉眼休息5-10分鐘或做一次眼保健操,讓眼睛能休息。

結論

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同時,它也能幫助我們完成很多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我們應該馬上就樹立保護眼睛的意識,不然,我們將會永遠地失去光明!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生要“硬筆書寫楷書,有一定的速度。”寫字要有一定的速度,這是日常生活、學習的需要。但是,我卻在班級里發現了這樣的情況:每天抄得最慢的總是那幾個人,抄得最快的也是那幾個人,慢的和快的抄寫速度竟相差兩三倍,大大影響了學習的效率與質量。究竟原因何在?通過和老教師的交流后我了解到。

1.剛上學的孩子拿筆寫字,沒有掌握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勢不正確。不知道寫字是要移動本子,而不是移動身體。這樣寫一會就感覺很累了——臥倒了。

2.不熟練。中國字的特點是方框結構,所有的漢字都是由不同的筆畫組成。孩子一般剛開始寫字的時候,都是看一筆寫一筆,不會把一個字看完整再寫。

3.手指協調能力差。本來想橫平豎直,結果一動筆就歪了。

4.經常使用橡皮。太追求完美,看著自己寫的字沒有書上的好看,拿起橡皮就擦。把本子上弄的不是鼻子,就是眼睛。

5.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差。識字量小的孩子,肯定存在閱讀困難。即使能讀下來,也無法理解題意,半天沒有反映,家長這個時候就看見孩子在發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6.孩子寫字太慢可能是學習障礙導致孩子寫字太慢是由于孩子可能存在“視覺——動覺統合能力”發育遲鈍造成的。在小學,培養孩子讀、說、寫、算的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學任務,所以,老師經常留抄寫的作業,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反復地練習,熟悉課文、公式、詞語或漢字,一般抄寫遍數都不會多到讓孩子承受不了的地步。可是有些孩子,看上去聰明伶俐,可在完成書寫任務中卻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每次進行書寫就感到頭疼,往往要花比別人多兩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然而所寫作業的質量不高,以前出現過的書寫錯誤還重復出現,看上去好像做作業時根本不過腦子似的。這樣的反復書寫練習不僅沒有達到熟悉的目的,反而變成象“上刑”一樣難受。

我適時的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小朋友在抄寫作業時會有四種不同的表現:

1、有的一眼看一句話或半句話,這些同學往往是班上寫字最快的同學;

2、有的一眼看一個詞;

3、有的一眼看一個字;

4、有的一個字看幾眼,而這些同學通常就是那些寫得最慢的。

當然,孩子們的抄寫習慣也不盡相同。抄寫快的同學拿本子的速度也快,抄寫時一鼓作氣,沒有半點多余動作;
反之,那些抄寫慢的同學半天找不到本子和鉛筆,(調查報告 )人家寫了幾行了,他還在東瞧瞧、西望望,手這里摸摸、那里摸摸,做些與抄寫無關的動作。

書寫速度慢,看起來是個小問題,其實不可小視。書寫速度慢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由于書寫速度慢,原本半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他卻要用兩三個小時去完成,從早到晚忙于課業,負擔重,休息少,影響身心發展;
由于書寫速度慢,他沒有多余的時間游戲,沒有多余的時間交友,也沒有多余的時間看課外書,個性發展和知識面的擴展受到限制;
抄寫慢的人抄寫時關注的是字詞怎么寫,而不是句子的意義,不能一邊抄一邊思考,影響了思維的發展;
一個字、一個詞要重復觀看才能抄下來,生字、生詞就不能變成熟字、熟詞,語言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從心理教育角度來看,孩子書寫慢的根本原因是學習能力的缺乏或落后。首先,在寫字時,視動統合能力——暨眼睛與手的動作統合能力發展的水平是最重要的。由于孩子動作很慢,手眼協調能力差,他們便不愛動手。對他們來說,只要不是需要動手來完成的作業,他們就沒有什么困難。其次,寫字慢還涉及一個視覺記憶能力。那些寫字能力差的兒童,常常需要寫一個字看一下書,不能同時記憶較多的字。在心理學上,這種對視覺材料的瞬間記憶能力稱為視知覺記憶能力。許多小孩子視覺記憶能力落后,別人看一眼能記下五六個字,他卻只能記得兩三個,為了補償這種缺失,只得反復抬頭看書,當然寫得比別人慢很多。

教師和家長要認識到他們在能力上存在的障礙并非出于他們的主觀愿望,也不是由于不專心,不動腦子的問題,而事實是他們是需要幫助的孩子,大人要行動起來幫助他們克服缺陷,提升學習能力

總之,書寫速度慢,是孩子學習跟不上,成為后進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小學生書寫速度,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怎樣解決這個棘手問題呢?

一、熟練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鉤、折、提等8種。每個漢字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組成,因此寫好基本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在筆畫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筆畫的形狀,領悟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和提按的要領,從而掌握好每個基本筆畫的規范寫法。

漢字字數繁多,字形各異,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規律。要做到:橫平豎直;
間距勻稱;
主次有別。

只有熟練掌握了漢字的書寫規律,寫字時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至于“想一筆,寫一筆”,從而提高書寫的速度

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中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培養好習慣更顯重要。作為老師,要經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如:集中注意力書寫,看清楚再寫,邊想邊寫,寫時不東張西望,不做無關緊要的事等,歸結為以下4點:

1.正確執筆

執筆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書寫的速度。以往教學中,許多教師對寫字姿勢的理解只停留在“三個一”上,對最為關鍵的執筆方法,往往是不提及的。正確的執筆方法應該是:右手執筆,在離筆尖約一寸的地方,大拇指與食指的關節自然彎曲;
中指的第一節墊在筆桿下端;
無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彎曲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
筆桿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處,與紙面約成50度角;
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

2.想好再寫

許多小學生寫字時習慣邊看邊寫,即看一筆寫一筆或看一個部件寫一個部件,這樣做不但影響了字的美觀,而且大大降低了寫字的速度。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說,一開始可以“邊看邊寫”,但當他們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時,一定要幫助他們養成“想好再寫”的習慣:認真觀察筆畫的變化、結構的處理,分析筆順的規則,達到“意在筆先”,做到“觀察仔細認真,書寫一氣呵成”。

3.保持良好的心境

寫字時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有效提高寫字速度。寫字時,挺胸收腹,面帶笑容,心情愉快,呼吸順暢,高度專注。當然,安靜的環境至關重要。現在有的老師會在學生寫字時播放一些輕音樂,其實這樣做容易讓學生分心。學生寫字時,老師也不宜過多說話,以免干擾學生書寫。

4.持之以恒地練習

要想提高書寫速度,熟練是基礎。首先要常練,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留給學生練寫的時間,特別是低年級語文課教學,力爭每節課都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寫字,并提出適當的速度要求。其次是巧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認識和掌握同一類字的共同點,做到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在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鞏固和提高書寫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寫字速度。

5.少催促,多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不停地喊,不停地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應該反過來,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及時發現孩子快的一面,強化孩子快的時候,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馬上表揚。比如:“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今天吃飯速度真快!”“今天作業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鐘”。“今天收拾書包比昨天快多了。……”多找孩子快的時候表揚之,孩子慢的時候,裝做看不見,故意淡化它,要讓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確實比以前快了

6.用“遞減法”矯正孩子的壞習慣。

洪金龍是四年級的學生,有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拖拖拉拉,母親很傷腦筋。明明是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的功課,他每天都能寫3小時以上。洪金龍的姐姐是教師,暑假的時候給自豪補課,發現它的反應很快,但是不專心,往往寫幾分鐘就起來東走西走,每小時至少五六次以上。就這樣,一小時的時間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閑逛上面,難怪要用那么長時間來完成功課。為此,母親想出了各種辦法,專門抽出時間陪洪金龍寫作業,可是洪金龍每寫幾個字必圍著屋子溜達一圈,即使有時在母親的強壓之下不能起身,勉強埋頭寫作業,可是只要母親一離開房間,洪金龍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親不能每天都專門陪讀,所以洪金龍的毛病一直沒有改進。

洪金龍寫作業,已經長期養成不能專心的習慣,要他寫作業時不要起來走動實在不容易。兒童的不良行為,若是屬于初犯或是簡單的,可以運用忽視、不直接作反應的方法來消弱。但事實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為為數很少,多數是出現好多次以后才被發覺。這些長期塑造而成的行為,父母或老師發現、求助的時候,已經相當牢固。可是一般家長或老師往往忽略這項關鍵因素,恨不得馬上改善。因此,會把兒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為的標準訂得很高、很嚴格、很硬性,嫉惡如仇,半點也不通融,形成雙方對立的尖銳形式。在面臨此種情境時,運用區別強化的策略非常有效。

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位媽媽改變了教育方法。在鼓勵兒子的前提下,她與兒子約法三章,如果兒子寫作業時,每小時能把離坐次數減到三次以下,就可以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每晚的動畫片。每晚的動畫片對洪金龍非常有吸引力,這一招兒特別管用,第一星期洪金龍有三天達到標準,三個星期以后就完全做到每小時離坐三次以內。這時,媽媽表揚了兒子,并鼓勵他爭取把每小時離坐次數減少到兩次或一次。堅持三個月以后,洪金龍終于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

這個案例道出了矯正壞習慣的真正奧妙!

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換上性子急的父母,見孩子學習的時候總站起來,可能會大喝一聲:“坐下!學習要專心,不許走來走去!”結果會怎么樣呢?家長若盯著孩子,他就忍耐著,等家長一離開,他就非蹦起來不可,可能會比以往次數還要多!

洪金龍的媽媽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她運用了遞減法,來幫助兒子改正壞習慣。她不急于一刀斬斷壞習慣,因為她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她允許兒子每小時可以站起來三次以內,這就是調動了兒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使孩子內心真正愿意接受媽媽的建議。請大家注意,科學有效的教育在這里創造了奇跡,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當洪金龍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即寫作業每小時離座三次之內,并因此而受到媽媽的贊許,還可以坦然看動畫片。此時,他的心里是驕傲的,是快樂的,這種成功的體驗激勵著他繼續進步,使他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所以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具體說來,如果您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就通過各種方式激勵他把好的行為多多重現,因為好行為堅持的時間越久,好習慣形成的程度越牢;
如果您想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那就鼓勵他把壞的行為逐步減少,因為壞習慣只要逐步減少,壞習慣被改正的希望便逐漸增

當然,提高孩子書寫速度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有意識地進行書寫速度訓練;
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只有一個目的: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相信,這也是每個家長的心愿。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根據我組市級課題子課題《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的方案。我在五年級二班的20位學生中進行了閱讀狀況的問卷調查工作,相關的數據如下。

本次調查對象是五年級二班的二十個學生。

發放問卷20份,回收答卷20份,答卷有效率為100%。

問卷內容分五個方面,單選、多選題共20道。

調查結果概要如下:

一、讀書興趣調查

二、讀什么樣的書調查

三、讀書方式調查

喜歡默讀的16人,占總數的80%;
喜歡朗讀的3人,占總數的15%;
喜歡輕勝讀的1人,占總數的5%。85%的人朗讀時,你會注意語速、語調、停頓、感情。

四、讀書習慣調查

調查顯示,能借助工具書閱讀的20人,占調查總數的100%;
問老師、父母或同學的14人,占占總數的70%;
喜歡積累好詷好句讀的16人,占調查總數的80‘%。

五、閱讀時間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每天閱讀時間為半小時的7人,占調查總數的35%;
每天閱讀時間為1小時以上的13人,占調查總數的65%。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比較,我認為學生現有的條件,學生目前的學習習慣,對我們課題的實施比較有利。

推薦訪問: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五篇 調查報告 匯編 模板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