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XX縣青年勞動力資源調查分析報告,供大家參考。
XX縣青年勞動力資源調查分析報告
為全面摸清我縣青年勞動力資源總數、文化結構、產業分布、就業地域和求職意向等基本情況,便于有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與轉移就業,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近期,我縣開展了全縣青年勞動力資源和務工情況調查,并形成以下分析報告。
一、XX縣勞動力基本情況
XX縣地處河南省西部,總面積XX平方公里,轄12鎮4鄉1個辦事處,XX個行政村,總人口XX萬人,農業人口XX萬人,勞動力資源總量約為2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5.7%,是勞動力資源大縣、務工大縣。截止上年度,全縣完成轉移就業勞動力XX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勞動力XX人,占轉移就業總人數47.3%。
35歲以下青年勞動力中,男性:XX人,占52.86%,女性:XX人,占47.14%。按年齡結構劃分,30歲及以下56190人,占73.98%,31-35歲19768人,占26.02%。按文化程度劃分,大專及以上文化21716人,占28.59%,中專及高中文化36209人,占47.67%,初中及以下文化18032人,占23.74%。從輸出流向看,省內轉移中:縣內轉移XX人,占21.20%,縣外轉移18746人,24.68%;
省外轉移中:珠三角地區11348人,占14.94%,長三角地區11743人,占15.46%,京津冀地區8955人,占11.79%,其他地區XXXX人,占11.93%。從從事產業看,服務業23957人,占31.54%,制造業18021人,占23.72%,建筑業15716人,占20.69%,電子裝配XX人,占18.95%,其他行業3870人,占5.1%。
從以上情況分來看,我縣青年勞動力資源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青年勞動力資源人口優勢明顯,這反映出我縣仍處于勞動力供給充足、人口社會負擔相對輕、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利的“人口紅利”期;
二是青年勞動力整體素質較高,特別是從事制造及電子裝配行業比重較大,對于未來引進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撐;
三是盡管省外勞務輸出總量略大于省內轉移量,但大多在經濟發達地區,掌握了一定的生產和管理經驗,一旦回歸,能夠盡快地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去,滿足企業發展人才需求。
二、我縣青年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措施
一是做好青年勞動力臺賬動態管理。把提高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全縣的重要民生工程,積極構建就業責任體系建設,高位推進轉移就業工作。認真排查摸底青年勞動力底數,詳細了解其就業狀況、技能水平、求職意向和培訓需求,建立完善青年勞動力就業信息管理電子臺賬,特別是對未就業青年勞動力進行跟蹤服務,切實做到青年勞動力底數清、就業狀況臺賬明、服務管理跟得上。
二是加強青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積極與本地用工企業的聯系,廣泛收集、儲備用工信息,充分發揮就業信息發布平臺、云上XX等線上平臺方便快捷優勢,廣泛宣傳推送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為用人單位和青年勞動力搭建交流平臺,使用工企業有人可招,青年有崗位可聘。同時結合“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活動,為廣大求職者與企業搭建交流平臺,全力做好廣大青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三是強化青年勞動力技能提升培訓。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因需施培、因人施訓”原則,將青年勞動力技能培訓需求和就業意愿與市場需要和崗位需求有機結合,依托縣高級技工學校和培訓中心,大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技能培訓。同時,積極對各類企業職工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進一步提升其技能水平。
三、引導青年勞動力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的主要做法
(一)拓寬信息發布渠道,實現有效對接
充分利用政府網站、XX人才網、就業信息發布平臺等傳統網絡媒介,借助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微博、抖音等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受眾范圍廣的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加強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企業的宣傳推介力度,實現企業用工信息縣內發布全覆蓋,引導在外務工青年勞動力返鄉就業。
(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定向就業
從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出發,及時做好企業溝通對接,建立用工需求清單,構建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為載體的就業培訓體系,企業需要什么人才,就有計劃地定向性開設什么培訓項目,特別注重開展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技術等“高精尖”“急緊缺”專業定向培訓,“多渠道、多形式、多工種”為青年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將培訓工作重心前移,在企業、車間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落實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吸納就業
大力宣傳就業見習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就業惠企政策,全面解讀政策內容和辦理程序,提高企業政策知曉率;
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幫助企業申請相關就業扶持政策,提高其吸納青年勞動力就業積極性。
推薦訪問:勞動力 青年 報告 XX縣青年勞動力資源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