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專科學生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研究中的一些探索

時間:2022-10-21 18:05:14 來源:網友投稿

學習和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在以往的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線蟲教學中,大多數老師都是按照課本的編排,按照線蟲總論-各論(蛔蟲、鞭蟲、鉤蟲、蟯蟲、絲蟲、旋毛蟲、廣州管圓線蟲等)每個章節講解,每一部分講完后只是對所掌握內容進行簡要復習,并沒有對整個線蟲章節內容進行綜合對比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割裂了知識的內在聯系,并且使學生難以形成深刻印象。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線蟲章節的各種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對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中線蟲部分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進,進行了綜合性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定2013級臨床專業1、2班學生共346人(其中1班172人,2班174人)作為實驗對象,兩個班學生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家庭環境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1.2研究方法

在1班的理論課教學中,按照常規的總論-各論(蛔蟲、鞭蟲、鉤蟲、蟯蟲、絲蟲、旋毛蟲、廣州管圓線蟲)的方式進行講解,講完后僅做一般性的回顧。而2班理論課教學中,按照總論-各論-綜合性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綜合性對比教學中,先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已講過的線蟲部分內容20分鐘,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在黑板上填充表格(表1楷體字為答案),由老師進行綜合講解各個部分知識的聯系與推導,教學完畢后,從題庫中抽取一定量的選擇、填空,簡答和論述題做成試卷供學生作答并同時進行學習行為態度的問卷調查。

1.3統計方法

將學生的試成績和問卷結果錄入EXCEL表,應用SPSS13.0對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臨床1、2班學生成績對比

臨床1班的學生平均成績為72±5.45,共有141名學生測試結果在60分以上,及格率達到82%;臨床2班的學生平均成績為84±6.19,共有157名學生測試結果在60分以上,及格率達到90.2%。通過比較發現,無論是學生的平均成績還是其及格率,2班人數均好于1班(見表2)。

2.2兩種教學方法評價

選擇5個項目作為兩種教學方法的評價指標,在5個評價指標中2班的評價結果都要好于1班,P<0.05(表3),說明學生更傾向于綜合性對比的方法進行教學和學習。

3討論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包括免疫學基礎、醫學微生物、人體寄生蟲學3部分,各部分都保持其獨立完整性,其實是本科三門課程的綜合,內容繁多且相互聯系性不強,尤其是人體寄生蟲學部分,各種各樣不同生活習性和致病途徑的寄生蟲更是讓學生感到頭腦發脹,考試前的死記硬背更是容易混淆所學的知識。

通過綜合性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教學質量:首先,在回答列表中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簡單明了的掌握了每種線蟲的知識要點,并且對各種線蟲不同時期生活習性和致病的差異一目了然;其次,老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表中已有的知識要點推導出更多的知識,如根據寄生蟲成蟲是否寄生人體可對該寄生蟲是否以人為終宿主做出判別,由此引申出了終宿主的知識。另外,根據寄生蟲所寄生的部位可以看出其引起的主要疾病是跟這些部位密切相關的,使得寄生蟲的致病容易理解;再次,通過本次學習,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中使學生掌握了歸納和演繹的在課程中的應用方法,除了在本門課程中應用外,還可以在其他課程中加以應用,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雖然有專家提出有必要在醫學生中開設專門的學習能力教授與培養課程,但事實上,更為普遍和有效的方法是在常規醫學教育中滲透學習能力的培養。本研究有意識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秀梅,尹燕雙,曹德明.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黑龍江醫學,2012,36(11):842-843+877.

[2]肖純凌,趙富璽.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王新艷.淺談問題式教學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J].赤子,2013,(08):1425-1426.

推薦訪問:免疫學 病原 教學研究 生物學 專科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