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高仿真模擬教學在急救技能培訓中的優勢探討

時間:2022-10-30 11:20:03 來源:網友投稿

???zo??)j馝??Nwm?學習興趣、學生對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級生命維持(ACLS)的基本理論和實施救治流程經培訓后理論水平及其操作普遍認為有很大提高。結論:以網絡版高仿真模擬人為載體的培訓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急救技能操作平臺,有助于醫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提高臨床救治成功率。

關鍵詞:高仿真模擬人;模擬教學;急救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1B-0074-02

自然災害與疾病的發生是人類難以抗拒的現實,給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提高民眾急救意識、推廣全民急救技能是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急救能力已成為衡量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急救醫學成為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規劃進醫學課程。急救過程分“院前急救、急診處置和重癥監護”三個階段。實踐證明:“院前急救”這一環節存在許多困難,導致生命健康受到威脅。近年來醫療行業高度重視,要求醫務人員規范掌握心肺復蘇技能,醫院職工掌握基本生命支持(BLS)技能,急診、心內科和ICU工作人員掌握高級生命支持(ACLS)技能。為此我院組建急救培訓團隊,成員選定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近三年參賽的種子選手,把他們作為未來的醫務人員、急救的主力軍、急救教學團隊的頂梁柱進行規范化培養,參與急救現場指揮、組織急救、管理與教學工作,規范其操作流程、爭取急救黃金時間。特別是在較大規模疾病、災害發生時,能夠有效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通過三屆學生的實踐技能比賽證明急救技能培訓與提高臨床救治率有必然的聯系。

一、培訓對象和方法

(一)實驗培訓對象

選取內蒙古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08級、2009級、2010級)畢業學生共53名,男生22名,女士31名,年齡22~25歲,基礎臨床課程授課內容與師資力量相同,為參加歷屆全國臨床醫學專業技能比賽的培訓選手。

(二)培訓考核方法

1.培訓載體。 以單機版高仿真模擬人作為載體進行基礎急救技能單項訓練,如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電除顫等項目;運用網絡版高仿真模擬人進行綜合模擬訓練;綜合急救模擬演練以團隊形式參與,模擬病人由電腦操控可真實模擬患者的多種病理生理改變。與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連接,還可模擬給藥,根據病例設置給予必要的急救措施模擬人會表現出相應的反應,創建一種交互式教學情景,為學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急救場景,并可以直觀顯示實施心肺復蘇救治后的反應和效果。急救操作的過程,通過攝像頭閉路電視系統在教室的投影儀播放。同時還可切換顯示心電監護儀上的各項生命體征。當學生進行操作時,指導老師可以全程監控,還可為學生提供從不同視覺角度的操作錄像進行回放,便于師生探討。

2.授課方式。以2010版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指南》為理論指導,執行心肺復蘇新程序由A-B-C改為C-A-B。(除新生兒外)分理論講授和技能操作兩部分。培訓時首先進行簡短的理論知識講解。主要內容包括基礎生命支持、高級生命支持、院內外常見的意外事故處理以及心肺復蘇后治療與維持,重點結合心肺復蘇流程圖講述復蘇的操作步驟與要領。然后應用模擬人進行技能培訓。整個過程分兩個環節進行:單項技能操作和綜合模擬程序演練。學生先在單機版模擬人上反復進行單項技能操作訓練,包括氣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電除顫、心電監測等,接著從網絡版模擬系統自帶5套心肺復蘇訓練程序中選出不同的臨床場景,將學生分組進行模擬程序綜合訓練,4人一組,輪流承擔急救指揮、呼吸支持、循環支持、電除顫、用藥治療等不同任務,在輪流的角色扮演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整個模擬訓練中指導老師可給予提醒或啟發,引導完成操作流程。操作完畢可通過錄像回放進行講評,對操作失敗環節有針對性地展開討論。

一般選取2~3個模擬病例進行綜合演練,常用到的病例有溺水窒息、高空墜落外傷、電擊傷、急性心梗、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設定好模擬場景后,還需設定救治時間、根據病情變化、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及用藥后反應。如果操作符合預設程序,監護儀可顯示趨于正常的生命體征,用藥后出現正效應;如果操作與預設程序相悖,監護儀上生命體征急劇惡化、血氧飽和度變為零,注射藥物無反應,系統提示此患者死亡。

(三)考核方式與教學評估

使用臨床技能急救團隊自己編制的心肺復蘇技能操作評分表進行打分并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急救操作考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單機急救技能操作考核,重點考查學生是否掌握操作要領,能否合理使用儀器和急救藥品;另一部分是綜合模擬程序演練考核,重點考查學生能否對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急救措施是否準確有效。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給予的效果評價和教學質量評估。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現場回收。

二、結果

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網絡版高仿真模擬人培訓后,心肺復蘇單項技能操作與綜合模擬程序演練的通過率均有大幅度提高。見表1表2。

問卷調查回收率100%,結果顯示:100%的學生認可這種新的教學形式,更能調動學習熱情,顯著提高了操作技能和綜合思維能力,還強化團隊合作意識;但在授課內容、授課準備、考核方法是否合理的調查中,學生的認可程度未超過90%。

三、討論

在我國,心肺復蘇技術普及程度較低,院外急救很少能夠抓住急救黃金時間,成功率很低,目前已有調查研究發現,醫學生心肺復蘇知識掌握較差,急救成活率很低,與其他相關研究一致,作為經驗科學的醫學實踐教育面臨困境,在病人身上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少。為適應教改需求,臨床技能培訓考試中心購買了國內外先進的模擬教學設備。網絡版急救模擬人為較高端的模擬設備,它采用計算機操控,應用多媒體技術顯像;計算機編寫程序、記錄儲存并實施監控;電視閉路系統回放錄像等功能。以模擬人為載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平臺,教師可以通過預設不同的病例搶救程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演練。還可根據學生的層次與接受能力,隨時調整病例的難易程度。

高仿真模擬教具不但在臨床教學、培訓中功不可沒,而且在技能考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培訓,100%選手實踐操作能力增強,縮小了理論與實踐的差距。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的各項操作,在病情判斷、搶救程序、急救措施、藥品與儀器的使用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在考核結果中單項訓練成績明顯高于綜合模擬演練成績,這說明團隊協作精神有待加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2.5%以上的學生認為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習熱情、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在授課準備、授課內容、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還存在不足,選手的認可程度未達到90%。這說明運用模擬教學的方法、思路還有待探索和研究,這與我國使用模擬人教學尚不成熟有關。

國內外模擬醫院的創建和使用成為醫學教育的前沿領域,醫學模擬教學勢在必行。仿真模擬教具作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的橋梁教學設備,應用領域更加廣闊,仿真程度更加形象逼真,值得推廣。模擬教具在教學中發揮著顯著優勢:(1)安全性:使用高仿真模擬人不會對患者構成威脅,更不會有侵權行為發生。其安全性毋庸置疑;(2)模擬的真實性:設定真實的實戰場景,模擬真實的搶救現場,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3)病例設置多樣性:除系統自帶的5個急救病例,還可以自己編程設計病例,進行急救訓練;(4)時間隨意性:它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隨地組織培訓、安排訓練,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不受病源、病種以及醫療工作的影響;(5)自動調節性:根據學生層次和對知識掌握程度,調整難易度;(6)反復糾錯性:網絡版模擬系統不怕操作錯誤,可反復回放操作過程進行探索研究,反復糾錯直到正確為止;(7)可操作性:系統具備記錄和回放的功能,操作過程完全記錄下來,訓練完畢師生可以一起觀看或檢查記錄,進行探討評價;(8)團隊合作性:綜合模擬程序演練,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當然,醫學模擬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許多局限性。高仿真模擬人并非真人,無法模擬臨床上千變萬化的危急重癥,不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雖在教學中優勢顯著值得推廣,但還是不能取代臨床實習。

基金項目:本文為內蒙古醫科大學2014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名稱:高仿真模擬教學在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研究編號為:NMJGB1201421。

參考文獻:

[1]王莉英,鐘春玖.醫學生規范化急救技能培訓[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

[2]汪云霞,何世娟,張秀容,羅文學,王雪瑩.院前急救現狀分析與對策[J].醫藥前沿,2011,(24).

[3]陳榮健,趙愛蘭,柯娜.公民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現狀與技能培訓的方法及意義[J].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07,(1).

[4]王長遠,秦儉,孫長怡.醫學研究生心肺復蘇知識掌握情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09,(6).

[5]劉力松,秦儉,孫長怡,王長遠,樊潔,張麗敏.高仿真模擬技術在研究生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5).

[6]薛磊,肖瑞,陳曉云.情景式模擬教學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3).

[7]鄒飛,新醫學模式下醫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34).

推薦訪問:技能培訓 急救 仿真 探討 優勢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