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效果

時間:2024-10-22 13:45:03 來源:網友投稿

吳宗飛 馬思遠 梁旭睿 覃洪斌

作者簡介:吳宗飛,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胸血管外科疾病的診療。

通信作者:覃洪斌,大學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心胸血管外科疾病的診療。E-mail:xlp940531@yeah.net

【摘要】目的 探究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8例行胸腔閉式引流的創傷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為對照組(接受傳統胸腔引流管治療,34例)和觀察組(接受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治療,34例)。比較兩組患者舒適度、手術相關指標、疼痛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舒適度優于對照組,總舒適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置管、引流、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
兩組患者肺復張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差異,但無交互效應差異(F時間=38.737,P時間<0.001;
F組間=16.724,P組間<0.001;
F交互=0.461,P交互=0.696);
術后2、3、4 d,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后1 d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效果較好,可提高舒適度,改善手術相關指標,減輕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胸腔引流管;
創傷性氣胸;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0.005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0.019

創傷性氣胸是胸部創傷累及到胸膜后造成的胸膜腔內積氣,多由暴力作用、氣道內壓力急劇升高導致,易引起支氣管或肺部組織破裂,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胸腔閉式引流術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血胸、氣胸、膿胸、胸部創傷及所有開胸手術后的引流方式,對胸科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2]。胸部閉式引流術主要是將引流管一端插入胸腔內,另一端連接引流袋或水封瓶,進而排出胸腔內的氣體和液體。但在臨床搶救工作中,傳統的閉式胸腔引流操作困難,且會導致患者出現切口疼痛、切口感染、引流口愈合不良、膠布過敏及皮下氣腫等并發癥[3]。而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含3個腔室,可同時實現引流、固定和沖洗功能,引流管的氣囊腔可以通過充氣和放氣來固定引流管的位置,減少移位的風險。有效的胸部閉式引流術可提高創傷性氣胸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8例行的創傷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
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8.57±3.36)歲;
病程6~16 h,平均病程(11.52±4.05)h。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
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8.72±3.26)歲;
病程6~17 h,平均病程(11.45±4.11)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河池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創傷性氣胸的診斷標準,且臨床檢查確診[4];
⑵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存在認知、精神障礙者;
⑵存在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

1.2 手術方法 術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局部胸部麻醉。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胸腔引流管治療:于穿刺肋間的肋骨上緣作1.0 cm橫行切口,使用血管鉗鈍性分離組織至胸膜后,將28 Fr型號胸管置入胸腔,行胸腔引流。皮下縫合固定胸管,并保留一根預置線。引流結束后,拔出胸腔引流管,迅速打結預置線,用無菌方紗加壓包扎創口。

觀察組患者采用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治療:于穿刺肋間的肋骨上緣作1.0 cm 的橫行切口,使用血管鉗鈍性分離組織至胸膜后,用血管鉗鉗夾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頭端,并置入胸腔,向氣囊內注入10~15 mL水。將引流管內側端固定在胸腔內,引流管外側端使用硅膠卡盤扣鎖固定,并連接水封瓶。胸壁切口處覆蓋無菌紗布,無需縫合固定。抽凈胸管內固定氣囊內液體,解開外固定卡盤,囑患者吸氣末屏住呼吸,快速拔出引流管,封閉引流口,用凡士林紗條及無菌方紗封閉加壓包扎創口。

1.3 觀察指標 ⑴舒適度。采用舒適狀況量表(GCQ)[5]評估兩組患者舒適度。包括無影響>90分、輕微60~90分、疼痛<60分,共3項,分值30~12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舒適度越高。總舒適率=[(無影響+輕微)例數/總例數]×100%。⑵手術相關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置管、引流、肺復張、住院時間。⑶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6]評估兩組患者術后1、2、3、4 d疼痛情況,分值范圍0~10分,無疼痛0~3分、輕度疼痛4~7分、中度、重度疼痛8~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高。⑷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

1個月發生引流堵管、引流脫落、皮下氣腫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舒適度優于對照組,總舒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 ?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置管、引流、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 P<0.05);
兩組患者肺復張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差異,但無交互效應差異(

F時間=38.737,P時間<0.001;
F組間=16.724,P組間<0.001;

F交互=0.461,P交互=0.696)。術后2、3、4 d,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后1 d降低,且各時間點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創傷性氣胸是胸外科常見疾病,多由肋骨骨折斷端刺破鄰近血管或肺部組織導致,病情危急且進展迅速,短時間內易發展為失血性休克,若未及時接受有效治療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該疾病多由交通事故、醫源性損傷、墜落傷、銳器傷、槍傷、劇烈運動、劇烈咳嗽等原因所致[7]。創傷性氣胸的主要癥狀為胸部劇痛、胸悶等,可伴有呼吸困難、咳血。創傷性氣胸主要發生于頓性傷及穿透性傷中,患者胸膜受損,導致空氣進入胸腔造成氣胸,胸腔穿刺術和胸腔閉式引流術是該疾病治療的主要方式[8]。但有研究發現,胸腔閉式引流術中常規的胸腔引流管具有以下問題:⑴胸管為縫合固定,易引起切口疼痛、切口感染、引流口愈合不良、膠布過敏;
⑵引流管容易松動引起皮下氣腫,或醫源性氣胸;
⑶縫合固定易引起肋間及傷口疼痛,影響肺復張;
⑷單腔引流管功能單一等缺點[9]。

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是一種使用氣囊為內固定的三腔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主要用于引流胸腔液氣體,也可用于向胸腔內灌注藥物、抽取胸腔內液體及注入造影劑等[10]。該引流管是一體成型裝置,主要制作材料為硅膠,管內有3個腔隙,胸管內側端口分別對應有引流內口、內固定氣囊及胸內灌注、取樣口,胸管外端口分別對應引流外口、內固定氣囊注氣口、封帽及灌注、取樣口[11]。該引流管具備沖洗腔,可以用于注入藥物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有助于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和清潔,降低患者感染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舒適度優于對照組,總舒適率高于對照組;
觀察患者置管、引流、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兩組患者肺復張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提高舒適度,有效改善創傷性氣胸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分析原因為,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設置的氣囊內固定中,內氣囊與胸壁組織貼合性好、柔軟舒適,確保了胸腔的密閉性。而外固定使用扣鎖裝置固定在引流管上,鎖扣與胸壁皮膚接觸處墊置無菌方紗,引流管無須縫合固定在機體組織上,因此不會產生疼痛等不適,避免了因粘貼引起的過敏[12]。內固定氣囊的緩沖作用對肺組織有一定的摩擦,但對呼吸運動和肺復張的影響有限,故后續仍需進一步加強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3、4 d,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后1 d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疼痛。分析原因為,胸外扣鎖固定裝置的使用,有效解決了縫線對胸壁組織的切割問題,避免了縫線切割引起的傷口疼痛和管松動的問題,因此,可有效地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減輕患者疼痛[13]。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可減少患者引流堵管、引流脫落、皮下氣腫的發生。分析原因為,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中內固定氣囊與胸壁貼合緊密,可防止氣體向外向或皮下溢出,且胸管外用扣鎖裝置固定代替縫線固定,可有效避免胸管松動,避免固定縫線切割胸壁組織的問題[14]。另外,硅膠導管管徑適中,材質柔軟,可最大程度減輕對肋間神經的壓迫。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內壁設計安裝氣囊導管和灌注導管,可增強胸管支撐力,防止管道受壓變形引起的引流不暢。

綜上所述,免縫三腔氣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應用于創傷性氣胸患者臨床效果較好,可提高舒適度,改善手術相關指標,減輕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王新文.創傷性氣胸應用不同引流管行胸腔閉式引流的安全性與效果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4, 30(1):
155-157.

張旭鶴,劉世祥,周偉力.微創胸腔內閉式引流技術治療創傷性氣胸的臨床分析[J].貴州醫藥, 2020, 44(12):
1966-1967.

張智強,夏宏偉,袁軍,等.胸腔鏡肺癌術后胸腔引流管縫合固定方法改進及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 20(3):
391-394.

張延齡,吳肇漢.實用外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23-24.

朱麗霞,高鳳莉,羅虹輝,等.舒適狀況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 22(13):
57-59.

孫兵,車曉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2, 28(6):
645.

王功錦.經皮穿刺胸腔埋管對創傷性氣胸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 32(10):
1511-1512.

李晶.創傷性氣胸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4, 5(23):
40-41.

ELINALDO C D S , SILVA J S, VIDAL M B,et al. Adding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o mobilisation and respiratory techniques hastens pleural drainage:a randomised trial[J]. J Physiother, 2020, 66(1):
19-26.

王烽,王旭東,劉文海.創傷性血胸和氣胸患者胸腔引流管徑大小選擇與預后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1, 49(5):
535-537.

彭亮,郭劍,查波輝,等.急診創傷性血氣胸在床邊超聲引導下精準化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治療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4, 21(9):
1245-1249.

肖勇武,姜趙華.微創胸腔內閉式引流技術治療創傷性氣胸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 2022, 38(3):
25-27.

吳濤,張超.微創胸腔內閉式引流技術治療創傷性氣胸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 4(31):
79-81.

石積會,張宏偉,張廣智.細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創傷性血氣胸66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 40(3):
63-66.

猜你喜歡 臨床效果 緊急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致宮頸擴張臨床分析科技資訊(2016年18期)2016-11-15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中風后眩暈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初步評定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早期應用大劑量美托洛爾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24期)2016-10-17

推薦訪問:氣胸 引流 胸腔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