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教育工作情況報告(2022年),供大家參考。
*縣教育工作情況報告 天城縣教育工作情況報告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 (XX 年 12 月 21 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縣 XX 年的教育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各級各部門切實落實“科教興縣”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礎,重管理,提質量,抓改革,謀發展,全縣的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整理。
現在,我受縣人民政府的委托,向縣 十 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 三 三次會議報告 XX 年全 縣 縣的教育工作情況,請 予 予審議。
一、XX 年 的 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 )
?。┙逃虒W質量顯著提 高 高 興教研,強管理, 是 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 有 有效手段。一年來,我 們 們堅持“德育為首,教 學 學為中心”的辦學思想 , ,以“講質量,求效益 ” ”為根本目的,充分利 用 用各級教研組織所形成 的 的教研網絡,積極發揮 學 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 的 的才智,自上而下廣泛 深 深入開展課堂教學評比 、 、 教師
論文 評 比 比、專項課題研究、小 學 學生文化素質測試、中 考 考試題研究、中高考質 量 量分析等教學研究活動 , ,制定了教育教學質量 目 目標獎懲實施辦
法,加 大 大獎懲力度,加強質量 管 管理,極大地促進了全 縣 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
。XX 年,全縣受省、 州 州、縣各級表彰的三好 學 學生有 321 人,優秀 學 學生干部 90 人;中小 學 學生品德評定合格率為 % %;中考 600 分以上 達 達 343 人,比去年增 加 加 225人,最高分 6 7 72 人,榮獲全州中考 狀 狀元;高考上線人數 6 9 93人,比去年增加 2 8 86 人,其中,達到重 點 點線 137 人,比去年 增增加 63 人,達到一般 本 本科線 271 人,比去 年 年增加 130 人,達到 專 專科線 285 人,比去 年 年增加 93 人;高考最 高 高分 612 分,居全州 文 文科第 6 名,榮獲“紅 煙 煙桃李獎”,中考、高 考 考成績均躍居全州第三 位 位。
(二)校長 和 和 教師 隊伍建設進 一 一步加強 XX 年 8 月 調 調整充實了縣屬中學的 領 領導班子后,按照德才 兼 兼備的原則,于今年 7 月 月,對全縣鄉鎮中學和 中 中心學校的領導班子進 行 行了考核、選拔和任命 ; ;對全縣 140 位中心 學 學校校長、副校長和完 小 小校長進行校長崗位業 務 務培訓。一支年輕有為 、 、結構合理、富有朝氣 與 與活力的學校干部隊伍 正 正在形成。
為了提高 師 師資素質,增強教育發 展 展后勁,縣人民政府撥 款款 30 萬元,大力實施 教 教師素質提高工程,通 過 過引、培結合的方式, 使 使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 素 素質不斷提高。全年共 引 引進語文、數學、英語 本 本科生 22 人,招考聘 用 用師范類大專以上畢業 生 生 88 人;全方位開展 教 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培 訓 訓中小學教師 2838 人 人;選派 5 批 629 位 教 教師參加省、州舉辦的 新 新課
程培訓,推薦 55 位 位骨干教師參加州舉辦 的 的英語、物理等 6個學 科 科的培訓,舉辦計算機 運 運用培訓 13 期 963 人 人;邀請全國著名教育 家 家魏書生等 6 人到我縣 培 培訓教育管理干部和語 文文、數學、英語教師 8 6 61 人;組織中小學教 師 師 24 人到國家級課改 實 實驗區石林縣學習考察 新 新課程,組織語文、數 學 學、英語“三基科”和 文 文綜、理綜高中教師 1 1 1 人到全國名校湖北黃 崗 崗中學、武昌實驗中學 考 考察學習。通過采取多 種 種舉措,廣大教育管理 干 干部和骨干 教師 更 新 新了觀念,增長了見識 , ,開闊了思維,提高了 自 自我發展、自我豐富、 自 自我完善的意識水平。
(三)教育綜合 改 改革穩步推進 今年 7 月 月,州教育改革發展工 作 作三級干部會議結束后 , ,我縣認真貫徹會議精 神 神,成立了以縣長為組 長 長,縣委副書記許翔、 副 副縣長韓天識等 6 位縣 領 領導為副組長, 13 個 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 員 員的教育綜合改革領導 小 小組,領導、指揮和協 調調全縣的教育綜合改革 , ,積極穩步地推進教育 綜 綜合改革工作。縣委、 政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通 過 過認真調研,廣泛征詢 , ,反復研究,結合我縣 實 實際制定出臺了《中共 天 天城縣委、天城縣人民 政 政府關于深化教育綜合 改 改革 加快教育事業發 展 展工作實施意見》、《 天 天城縣直屬中學校長公 選 選方案》、《天城縣鄉 鎮 鎮中小學校長公選方案 》 》、《天城縣中小學校 長 長目標考核獎勵制與年 薪 薪制實施方案》及《教 師 師聘任制和績效分配制 指 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教 育 育改革文件,以指導全 縣 縣的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
。
年內,圓滿結束了在 天 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學試 行 行的校長公選工作,在 全 全縣各學校啟動實施了 校 校長目標考核獎勵制,
教師 聘任制和績效 分 分配制。
?。ㄋ模┙逃?資 資源配置不斷優化 認 真 真實施《天城縣中小學 校 校點布局調整意見》, 在 在總結縣內外校點調整 試 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 , ,加大撤校并點的資金 扶 扶持力度,加快校點布 局 局調整的步伐。今年, 縣 縣財政投入資金 150 萬 萬元,啟動了天城二中 、 、天城三中、朋普中學 教 教學樓的建設,以擴大 辦 辦學規模,為中學合并 創 創造條件。教育局籌措 資 資金 10 多萬元,為朋 普 普、江邊、東山等鄉鎮 1 10 個村委會的集中辦 學 學點購置床架 100 余 張 張,行李、洗漱用品 3 0 00 余套,電視機 10 臺 臺,辦公桌椅 50 余套 。
。年內撤銷了中學 7 所 , ,小學 15 所,小學校 點 點 56 個,較好地完成 了 了學校布局調整計劃, 大 大大提高了教育資源的 有 有效利用率。
( 五 五)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空 空前 為了打牢教育發 展 展的物質基礎,提高辦 學 學水平,擴大辦學效益 , ,認真貫徹以縣為主的 農 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 ,把學校布局調整與校 舍 舍建設結合起來,積極 爭 爭取省州支持,多方籌 集 集經費,全面啟動了校 舍 舍建設工程,加快了教 育 育教學設施設備的配套 建 建設。XX 年,全縣規 劃 劃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資 金 金5000 萬元,對鄉 鎮 鎮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 小 小學進行改造,擴建和 新 新建教學樓、學生宿舍 樓 樓 24 幢,年內已開工 建 建設的學
校有 4 所,即 天 天城二中、天城三中、 西 西山民族中學、朋普中 學學,完成招投標工作的 學 學校有 3 所,即天城四 中 中、新哨鎮中心學校、 彌 彌陽鎮古城小學,其它 學 學校的建設項目也相繼 進 進入了地質勘探、場地 規 規劃和圖紙初設階段; 年 年內還爭取了省級危改 項 項目 6 個,各級投入危 改 改資金 1536 萬元, 完 完成中小學危改項目 7 個 個,新建校舍面積 54 8 89 平方米;向州級爭 取 取了現代信息技術設備 配 配置款 30 萬元,遠程 教 教育設備補助款 40萬 元 元,建成了遠程教育衛 星 星站 6 個,教學光盤播 放 放點 35 個;西山民族 中 中學青少年活動中心的 省 省級投資項目和民族團 結 結示范校的國家級投資 項 項目申報工作已完成, 申 申報項目資金共計 39 0 0 萬元。
?。└咧?“ “瓶頸”制約有所突破
積極按照“合理規劃 、 、統籌全盤、重點突出 、 、兼顧一般、政府主導 、 、社會參與、高效管理 、 、提質增效”的高中教 育 育發展基本方針,壓縮 天 天城一中招生規模,向 精 精品型高中轉變,擴大 天 天城二中、天城三中、 天 天城四中辦學規模,在 職 職教中心嘗試辦好綜合 高 高中,同時引導、鼓勵 和 和配合社會力量參與興 辦 辦高中教育,不斷擴大 招 招生規模。今年 9 月, 天 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 1 10 個班 415 人,天 城 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 6 個 個班 334人,天城三 中 中完成高中招生 4 個班 2 240 人,天城四中完 成 成高中招生 7 個班 41 5 5 人,職教中心完成高 中 中招生 2 個班 118
人 , ,慶來學校完成高中招 生 生 12 個班 384 人, 全 全縣普通高中招生 1 9 906 人,超額完成了 州 州下達的高中招生任務 。
。
(七)職成教 育 育發展態勢良好 堅持 職 職成教育為地方經濟建 設 設服務的思想,規范和 加 加強了對職成教育的管 理 理,建立起了以縣職教 中 中心為龍頭,各鄉鎮中 學 學為支撐,鄉村兩級成 技 技校為補充的職成教育 體 體系。職教中心充分發 揮 揮其辦學優勢,開展對 在 在職干部職工的業務培 訓訓和從業人員的技能培 訓 訓,全年開展干部職工 計 計算機培訓963 人, 普 普通話培訓 1 期 101 0 0 人,輸送職高中專生 1 198 人;各鄉鎮中學 在 在開設好勞動技術課的 同 同時,實行了初三年級 的 的職教分流教學,對 1 1 160 名學生進行了職 業 業技術教育培訓;鄉村 兩 兩級成技校以掃盲和農 村 村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 , ,掃除文盲 161 人, 掃 掃盲提高班結業 898 人 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 培 培訓79184 人次, 為 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 有 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 八)民辦教育生機凸現
堅持“積極鼓勵、大 力 力支持、正確引導、依 法 法管理”的方針,切實 加 加強了對社會力量辦學 的 的領導和管理??h人民 政 政府制定了對社會力量 辦 辦學投資的稅收優惠政 策 策,民辦學校在征地、 房 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 方 方面與公辦學校享有同 樣 樣的優惠待遇。教育主 管 管部門在招生政策、學 籍 籍管理、 教師 培訓 等 等方面把民辦學校與公 辦 辦學校同等對待,對民 辦 辦學校實行了年
檢審查 制 制度,加強了對民辦學 校 校在辦學方針、教育信 息 息、課程標準、教研教 改 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導, 形 形成了以慶來學校和滇 南 南文武職業學校為代表 的 的民辦教育示范性窗口 學 學校。XX年,全縣有 民 民辦中等職業學校 1 所 , ,普通完全中學 1 所, 普 普通初中 3 所,普通完 全 全小學 6 所,幼兒園 4 1 1 所;在校職高生 7 個 班 班 530 人,普高生 1 2 2 個班 384 人,初中 生 生 23 個班906 人, 小 小學生 39 個班 986 人 人,幼兒學生 2412 人 人;教職工309 人。
民 民辦教育的發展呈現了 欣 欣欣向榮的局面。
(九)企業辦學改制移 交 交工作基本完成 積極 按 按照省州有關國有企業 分 分離辦學的意見要求, 主 主動同轄區內的企業協 調 調配合,做好學校改制 移 移交工作,除東風農場 所 所轄 4 所學校暫未移交 外 外,東風氮肥廠、巡檢 司 司電廠、天城糖廠、朋 普 普糖廠所辦的 4 所學校 已 已順利移交,其學生全 部部安排到地方學校就讀 , ,學校教職工由企業安 排 排,學校設施歸企業使 用 用,教學設備由政府接 管 管。
一年來,我縣的 教 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可 喜 喜的成績,但也存在著 一 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 一是在推行教育綜合改 革 革過程中,由于縣財力 有 有限,學校自身創收少 , ,實行校長年薪制條件 還 還不成熟;改革打破了 長 長期穩固的“鐵飯碗” 、 、“大鍋飯”體制,少 數 數教師在思想上一時難 以 以接受,報有抵觸情緒 。
。二是部分學校領導和
教師 放松了對法律 法 法規的學習,忽視了自 我 我教育,自律性差,教 育 育法制觀念淡薄,依法 治 治教,依法執教的
水平 低 低。三是農村中小學危 房 房面積大,全縣還有 2 0 0000 平方米的危房 面 面積,排危資金難以落 實 實,基礎教育設施的改 造 造任務還很艱巨。四是 部 部分地區的群眾對校點 布 布局調整的意義和作用 認 認識不到位,加之資金 扶 扶持力度小,校點布局 調 調整還存在一定阻力。
五 五是在實行以縣為主的 農 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后后,部分鄉鎮領導的思 想 想意識跟不上,政策把 握 握不準,對改制后地方 政 政府的責權不清楚,不 能 能切實認真履行政府的 教 教育責任。
二、 X XX 年教育工作的啟示 總結我縣 XX 年教育工 作 作的得與失,我們對如 何 何促進全縣教育事業的 健 健康協調發展有以下幾 點 點認識和體會:
(一 )
?。┌l展教育事業,必須 樹 樹立科學發展觀 科學 發 發展觀是新一屆中央領 導 導集體在總結中國若干 年 年發展經驗、教訓的基 礎 礎上提出來的,其含義 是 是“堅持以人為本,樹 立 立全面、協調、可持續 的 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 會 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 它 它的本質核心是以人為 本 本,是歷史尺度和價值 尺 尺度的高度結合,這是 我 我們抓好教育工作的理 論 論基礎和基本原則。按 照 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教 育 育事業的發展當然也必 須 須是全面的、協調的、 可 可持續的,因此,我們 在 在謀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大 大計時,既要重點突出 , ,又要兼顧一般;既要 抓 抓升學率,也要抓普及 率 率;既要重視普通教育 , ,也要重視職成教育; 既 既要搞好硬件建設,也 要 要搞好軟件建設;既要 正 正視當前的現實
狀況, 又 又要考慮未來的可持續 發 發展。只有這樣,我縣 的 的教育事業才會全面、 穩 穩步、協調、可持續發 展 展。如果不以科學發展 觀 觀為指導,教育發展就 會 會顧比失彼,失去平衡 , ,大起大落,缺乏穩定 。
。
?。ǘ┌l展教育事 業 業,必須有正確的思路
XX 年,我們按照縣 委 委提出的“小學打基礎 , ,初中求鞏固,高中提 質 質量”的教育發展原則 , ,確定了“軟硬件并舉 , ,重視教育科研,突出 教 教育教學質量、夯實小 學 學、初中基礎,強力推 進進高中教育發展”的基 本 本思路,廣泛深入地開 展 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 行 行政管理和教學常規管 理 理,積極推行以農科教 結 結合和普教、職教、成 教 教三教統籌的綜合教育 , ,著力實施校舍建設工 程 程和 教師 素質提高 工 工程,使全縣各級各類 教 教育事業獲得了逢勃發 展 展,教育教學的各個方 面 面取得輝煌的成就。這 些 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 的 的經驗總結就是從縣委 、 、政府到教育業務主管 部 部門都有一個清淅正確 的 的教育發展思路。
?。ㄈ┌l展教育事業 , ,必須以質的提升為根 本 本 教育事業的發展包 含 含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 兩 兩個方面。我縣在普及 九 九年義務教育時期,由 于 于客觀形勢的需要和主 觀 觀意識的考慮不周,教 育 育從整個面上來說,是 量 量的發展大于質的發展 。
。目前,我縣尚有中小 學 學校點 541 所(個)
[1] [2]
下一頁
推薦訪問:-縣教育工作情況報告 工作情況 報告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