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一些心得體會【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芳群二幼苗苗二班李柏儀小朋友的爸爸
提到孩子的教育,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 雖然家庭情況不同, 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 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作為父母, 我們究竟應(yīng)該怎么教育孩子?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只要你針對他的特點(diǎn)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的成長不僅靠老師、 學(xué)校,還要靠父母、 靠家庭, 但現(xiàn)在很多家長對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
有些家長(比如柏儀的奶奶)
總用老一套方法, 對孩子的過失, 不是打就是罵, 不但沒起到教育效果, 還適得其反。
而有的家長總愛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對比, 或者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應(yīng)該怎樣怎樣”, 嚴(yán)重挫傷了 孩子的積極性, 遏制了 孩子的健康成長。
說到我的心得主要有以下幾點(diǎn):
第一, 耐心教導(dǎo):
即耐心教育與疏導(dǎo), 通過講道理, 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 并不那么好, 并不那么符合社會道德與規(guī)范,從而自 愿放棄自 己的“主見”, 克服自 己的毛病, 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我們家柏儀脾氣大, 自己有自己的主見, 而且不管對錯都會固執(zhí)的堅持自己的那一套, 記得有一次晚飯前, 孩子忽然想起還有些零食好麗友巧克力派, 非要吃派不吃飯, 我和奶奶、 媽媽都很生氣, 奶奶怎么哄都沒有效果,一旁的媽媽實(shí)在是不耐煩了 , 就對柏儀吼道:
“吃, 吃, 吃死你算了 , 要這小孩干嘛, 這么不聽話, 干脆把柏儀扔到瘋?cè)嗽喊桑?/p>
把那些巧克力派都扔到樓下的垃圾站去” 一下子柏儀開始大聲哭起來, 孩子嗓門子又大, 一哭就會沒完沒了 , 還會吵到四鄰八舍!
但是我也挺不耐煩了, 于是決定先
讓孩子把委屈哭出來再講道理!
我就問孩子到底是吃飯還是吃派!
柏儀哭著說吃派, 于是我也忍痛擰了 屁股兩下, 可能擰的重了些, 孩子哭的更傷心了!
不聽話的小孩子很招人煩, 就應(yīng)該給她些苦頭吃, 于是我命令誰都不許管孩子讓她哭個夠!
等哭得差不多了 , 我便抱起孩子到小屋單獨(dú)和她談?wù)劊?/p>
我要先讓她停止哭鬧, 于是拿來一個好麗友派, 對她說想不想吃,想吃就立即停止哭鬧, 不想吃就繼續(xù)哭!
孩子立刻好轉(zhuǎn)了 說想吃, 我接著說那我給你講些道理好不好, 孩子說好, 我問:
“到底是孩子要聽大人的話, 還是大人要聽小孩子的話!” 柏儀答道:
“大人說得對小孩子就要聽,大人說的不對就要聽小孩子的!” 一下子把我氣樂了, 我說:
“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你想想那些動畫片中的鏡頭, 父母為了救孩子會不顧一切, 甚至犧牲自己, 所以大人對小孩子說的都是對的, 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聽爸爸媽媽和奶奶的話, 你告訴我今天你是不是做錯了 事情” 孩子說:
“是的我今天不聽話, 惹得奶奶和爸爸媽媽都生氣了, 爸爸我錯了!” 我立即夸到:
“潤潤你真棒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小孩子好嗎? ” 孩子說好, 我接著問:
“那么現(xiàn)在這個時候是應(yīng)該吃飯還是吃派呀? ” 孩子答道:
“先吃飯, 等吃完飯餓了的時候再去吃派!” 我立即夸她真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并告訴她還記不記得巧虎中那個小白兔就是該吃飯時不吃飯該睡覺時不睡覺才上火變成了 紅眼病的, 趕緊去吃飯好不好!
孩子立即把派還給我主動去吃飯, 并對媽媽說:
“媽媽對不起我錯了,你不要把我扔給瘋?cè)嗽汉脝幔?我也不吃派了, 我們一起吃飯呢好嗎? ” 媽媽立即抱起孩子說怎們變得這么乖呀, 真是個好孩子, 媽媽怎么舍得不要你呀!
所以要針對孩子的脾氣性格耐心的給她講故事或者講道理引導(dǎo)她自
己去認(rèn)知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 要讓她主動去改正錯誤!
第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分工, 有唱白臉的就要有唱紅臉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奶奶和媽媽是唱白臉批評的, 我這爸爸就只能扮演紅臉的給她耐心講道理!
并且要耍些手段來跟孩子溝通!
例如下面這件事:
記得前幾天萬圣節(jié)活動那天回來后, 奶奶告訴我說孩子從一放學(xué)就情緒不對,很不高興, 奶奶問她今天怎么了 , 孩子立即眼含淚花說:
“我再也不去幼兒園了, 我再也不喜歡 馮老師了!” 奶奶趕緊問怎么回事, 孩子說老師沒給她的南瓜燈里放糖果, 還把我?guī)サ奶枪拥搅?垃圾桶里不讓我吃!
奶奶立刻就急了要找馮老師理論去, 但是又怕孩子是瞎說的, 于是給我打電話問早上我怎么把糖交給馮老師的!
我立即勸我媽說肯定又是李柏儀在添油加醋的報告情況呢, 馮老師怎么可能把孩子的糖果扔進(jìn)垃圾桶呢, 我早上送孩子時馮老師、 賈老師都在樓底下教孩子們做早操呢, 我看二樓教室的桌子上有人放了 裝有衣服道具和南瓜燈的袋子, 我也就把袋子放桌上了, 這怨我應(yīng)該把糖果拿出一些放孩子的南瓜燈內(nèi)的, 肯定是李柏儀眼尖做完操上樓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袋子要吃糖, 要吃飯的時間馮老師肯定不讓吃,老師說她她又不聽話, 于是馮老師生氣沒收了她的糖果, 把糖袋子扔進(jìn)了垃圾桶, 她就以為把她的糖果都扔了 !
教育孩子并不都是給孩子所有好的東西, 也要讓他們經(jīng)歷困難與挫折痛苦與委屈, 才能帶給孩子五光十色的生活!
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奶奶又問我都裝了什么糖果, 我說家里沒多少了 , 我把剩的一點(diǎn)不二家的圓片棒棒糖和 1 塊軟糖、 2 塊奶糖好像還有一個巧克力糖等放在一個不二家的小糖袋子里了 !
于是奶奶問孩子:“老師扔的是你的糖嗎, 你看錯了吧, 里面都有什么糖果呀? ” 柏儀回答:
“就是我的糖被馮老師扔到了 垃圾桶, 里面有片片的棒棒糖” 奶奶也笑了,孩子并沒有全看到里面有什么糖, 同意了 我的觀點(diǎn)應(yīng)該是馮老師把裝糖的袋子給她扔了!
于是對孩子說里面還有奶糖、 軟糖和巧克力呢? ” 沒想到孩子答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 , 我的可憐的寶貝兒糖們呀!
都讓破垃圾桶吃了!” 我們又被孩子的童言給逗樂了!
奶奶對孩子說:
“馮老師并沒有扔掉你的糖, 是給你保管著呢, 明天就會還給你的!
馮老師那么喜歡你怎么會扔掉你的糖呢” 第二天奶奶又特意讓我找了 1 塊棒棒糖、 1 塊巧克力糖、1 塊奶糖, 等接孩子時給柏儀裝在了 外套里, 并告訴她馮老師已經(jīng)把糖還給奶奶讓奶奶給潤潤保管了, 孩子接到對呀馮老師可喜歡我了 , 放學(xué)時還給了我 2 塊糖呢, 都沒給匡樺!
我可喜歡馮老師了 !
我們家的孩子比男孩子還淘氣, 又固執(zhí)不聽話的要命, 還真要勞煩馮老師、 賈老師、 周老師多費(fèi)心的給教育一下, 配合家長管好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第三, 愛要有方, 嚴(yán)要有度, 心得體會《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 。
◆分享好文◆
家教往往存在“兩極分化”。
要么愛得死去活來, 要么嚴(yán)得不近人情。
過份愛孩子的家長常常替孩子包辦一切, 使孩子從小不能學(xué)著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 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 以為別人的幫助理所當(dāng)然。
有的父母則以“愛” 為理由, 對孩子過份嚴(yán)厲, 經(jīng)常罵孩子, 甚至打孩子。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 但漸漸失去自尊、 自信, 失去勇于向上、 百折不撓的勁頭, 失去敢于說真話的愿望。
理想的家教應(yīng)該“愛有方,嚴(yán)有度”, 父母要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 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 多給孩子發(fā)展的空間, 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第四, 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大多數(shù)家長總認(rèn)為“孩子犯錯不好”, 但對于孩子的成長
來說, 錯誤和成功一樣不可避免, 一樣有意義。
孩子犯錯誤的過程, 就是孩子不斷嘗試、 不斷創(chuàng)新、 不斷成長的過程。
孩子因?yàn)楹ε路稿e, 什么也不敢嘗試, 小心翼翼、 膽戰(zhàn)心驚地成長, 那才是最大的失敗。
錯誤也是一種美麗, 也是一種成功。
孩子有了錯, 家長一定要平靜對待, 當(dāng)它是一件好事, 當(dāng)它是孩子進(jìn)步、 成長的機(jī)會, 切勿大驚小怪、 橫加指責(zé), 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錯, 而不給孩子嘗試與實(shí)踐的機(jī)會。
另外孩子對世界還有許多未解的困惑還不能分辨好壞善惡美丑, 所以有時孩子會撒謊, 會對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謊報軍情, 但是孩子撒謊也證明了 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所有這時盡量不當(dāng)面揭穿孩子的謊言, 而是以后慢慢的講給她道理聽!
第五, 學(xué)會夸獎孩子。
大家現(xiàn)在都知道賞識教育, 但夸孩子也是一門學(xué)問, 一門藝術(shù), 只有運(yùn)用得當(dāng),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 夸獎要公正合理, 實(shí)事求是, 不要夸大, 也不要縮小。
如果夸得不準(zhǔn), 孩子就會產(chǎn)生疑問, 起不到激勵作用。
如果夸錯了 , 孩子就會把錯的當(dāng)成對的, 產(chǎn)生壞作用。
其次, 夸獎要真實(shí), 只有真心、 真情地夸, 孩子才能積極回應(yīng)。心不在焉, 敷衍了 事, 孩子往往會感到是在騙他。
三要夸獎及時, 否則事過境遷, 沒有了當(dāng)時的氛圍, 夸獎作用也會降低。
夸獎的形式很多:
除真誠的語言外, 還有贊賞的目光和微笑, 親切的擁抱, 輕輕的撫摸, 等等。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家長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和舉止, 經(jīng)常夸他的優(yōu)點(diǎn)和進(jìn)步, 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加油”!“別灰心, 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
我為你感到高興!” ……我經(jīng)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 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jìn)。
第六, 教育孩子需要一個過程, 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共同努力
當(dāng)我
們看到植物“開花” 了 , 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結(jié)果”。
其實(shí), 從開花到結(jié)果是需要很多步驟的, 教育也是如此。
在教育孩子方面, 不少家長缺少耐心, 不明白“過程” 的必要和重要, 對待孩子學(xué)習(xí)、 犯錯誤等問題, 表現(xiàn)得急躁, 沒耐心。
忽視過程的教育, 是一種虛榮和功利的表現(xiàn), 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 都要回避這種心理!
教育孩子, 要懂得:
責(zé)任心比虛榮心更重要!
誠實(shí)和勤奮是最終成功的基石。
前幾天孩子晚上不睡覺, 一會跟奶奶睡, 一會又去小屋和媽媽睡, 來回折騰, 經(jīng)常鬧到十一點(diǎn)以后才睡著,我及時給馮老師打電話說明情況, 讓老師在學(xué)校、 我們在家里共同給孩子講按時睡覺的道理, 收效很好,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 我發(fā)現(xiàn)其實(shí)孩子每天都在改變, 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以前聽話多了 , 懂事多了, 也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好!
最后, 送家長幾句話, 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苛刻; 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爭斗;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羞怯; 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自疚;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忍讓; 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自信;
稱贊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欣賞; 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信任; 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xué)會自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遠(yuǎn)遠(yuǎn)大于其他人。
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 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 時刻保持一顆童心, 那么, 隨著孩子的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 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 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 走進(jìn)了孩子的心靈世界。
這時, 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先行一步讓您的孩子領(lǐng)先一生!
推薦訪問:教育孩子一些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教育孩子 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