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調研工作幾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調查研究工作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重大戰略部署、重點工作任務、苗頭性趨勢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為黨委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需求提供更加優質的統計服務,是提升統計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統計價值的具體體現。筆者通過在省、市兩級調查隊開展信息要點調研和自主選題調研工作,對如何做好調查研究進行了一些思考,總結為“三四三”工作法。即,用三成的時間研究調研課題、用四成的時間做好實地調查、用三成的時間提煉撰寫材料。
用三成的時間研習調研課題
如何選準選精既讓受眾“眼前一亮”,又符合調查隊能力范圍的課題并明確調研重點,是擺在各級調查隊面前的一項難題,這對各課題設計者的政策敏銳性、時局觀察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這一環節是做好調查研究的關鍵,是一項調查研究的骨架,用三成的時間做深做細實屬必要。
一要精準選取調研課題。平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緊盯黨和國家及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進程,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變化形勢;
積極與黨委政府溝通,明確黨委政府關注重點;
緊盯新聞媒體,關注社會公眾關心熱點;
注重收集掌握各方工作動態,了解各項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苗頭性、萌芽性、趨勢性的問題;
選擇調研課題既要緊跟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突出地方特色,又要兼顧調查隊自身實力和特點,避免貪大求全。
二要研習調研課題。調研課題緊跟形勢發展,涉及內容面廣事雜,統計調查人員知識儲備不可能面面俱到,通過學習調查課題涉及領域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等內容,可以幫助課題設計者明確推進此項工作的重大背景,要達到的目的和現實意義,建立初步的認知體系;
通過查閱相關研究文獻及新聞報道,可以幫助課題設計者了解相關領域在發展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和發展方向、創新舉措,從而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思考問題,明確調研方向。
三要確定調研重點。學習是為設計調查方案儲備知識。調研方案的設計和調查問卷的指標設置來源于研究者對調研課題的認知,是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的選擇,研究者要堅持問題導向,站在高處,想在深處,精準確定調研重點,這是一項調研課題成敗的關鍵所在。一套要點清晰、指標簡明的調研方案和調查問卷,既可以使受訪者輕松理解,方便填寫,又可以使調查人員盡快了解調研意圖和調查重點,啟發基層調查人員思路并減輕其工作負擔,敏銳地捕捉有用信息,為后期的研究報告提供豐富的素材。
用四成的時間做好實地調查
搞好實地調查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關鍵,事關能否按照課題設計者意圖搜集到真實、完整、翔實的調查數據。如筆者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闊,一項調查研究課題所選取的樣本往往分散于各地,在有效時限內完成調研任務只能依托基層調查隊開展調查。如何**課題設計者和實地調查員相分離的困難,搞準搞實調查數據,是擺在各級調查隊面前的另一項難題。詳實、準確的調查資料是做好調查研究的基礎性工作,構成一項調研課題的血肉,值得花四成的時間去做細做實。
一要按照調研要求做好準備工作。調查人員要積極主動和主管部門溝通,認真了解本地區開展調研課題所涉工作的大致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二要按照課題研究重點選好選準調查樣本。選取樣本可以在向職能部門或主管部門了解概況的基礎上,根據調查方案確定的調查重點,有的放矢地進行選擇。調查對象要有代表性,要涵蓋不同發展層次和不同發展類別。
三要做實做細對樣本的調查。既要引導受訪對象按照調研提綱和調查問卷所列內容盡量準確完整填寫收集材料,還要進行思考,將本地區創新性、苗頭性、趨勢性的情況了解清楚,反映上來。根據調研對象的介紹,及時對新發現的鮮活材料提出問題,為后期撰寫調研報告提供豐富的素材支撐。鑒于調查研究課題實地調研階段往往依托基層調查隊完成的現象,建議各調研課題設計單位在布置要點調研任務時,要合理分配調研任務,親自參加1-2個地區或樣本的實地調查工作,增加對一手情況的掌控,便于對各基層工作質量的評判和匯總資料時去偽存真,撰寫資料時增加鮮活事例。
用三成的時間提煉撰寫報告
這一階段事關前期工作成果轉化,它構成了一項調研課題的靈魂,用三成時間深雕細琢尤為必要。調研報告的撰寫考驗執筆者的分析提煉能力,但如果前期課題研習和實地調查階段工作做得扎實,撰寫分析就會水到渠成,寫作技巧反而不是重點。
一要分析提煉,觀點鮮明。觀點產自調研材料的分析提煉,要運用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提煉挖掘調查得來的資料數據,探尋課題所涉事物本質,找到一般規律,明確觀點。
二要規范行文,條理清楚。作為統計調查部門,撰寫統計分析要有章法,一篇規范的調研報告應做到有觀點、有分析、有事實、有數據、有對策,把應當反映的情況寫清楚。
三要言簡意賅,文筆簡練。調查報告以反映現實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提供參考意見為根本目的,不需要鋪陳,要惜墨如金,簡明扼要,宜長則長、宜短則短。
四要思維縝密,邏輯嚴謹。統計調查工作者撰寫調研報告要講求反映問題客觀真實,分析矛盾主次分明,陳述觀點有理有據,事實與結論、各層次之間的邏輯關系要正確。
五要獨立思考,建議可行。建議要符合大政方針,要切合實際、抓住關鍵,提出實質性的舉措;
要站在全局獨立思考,不為社會媒體言論及部門利益等左右;
要“對癥下藥”,在適合本地情況的前提下有效地解決問題。
六要行動迅速,快速成文。調查研究工作有很強的時效性要求,調查研究盡量在計劃時間內形成課題成果,避免成為“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