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史”專題學習資料_黨史(完整),供大家參考。
“ 四史” 專題學習資料_ 黨史 “ 學‘ 四史’ 守初心—— 黨史篇”
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為時間軸,記錄了這 99 年來的光輝歲月。
一、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號召開。派出 13 名代表,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綱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選舉陳獨秀為 XX 局書記。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
1922 年 7 月,二大在上海舉行。最低綱領為:清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最高綱領為: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社會。
三、黨的三大
1923 年 6 月 12~20 日,在廣州召開三大,確定的建立國共合作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促進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使共產黨活動的政治舞臺迅速擴大,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步伐,為波瀾壯闊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準備。
四、北伐戰爭
1926 年 7 月 9 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北伐,直接目標是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1928 年 12 月,張學良東北易幟,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五、南昌起義
1927 年 8 月 1 日,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領導下,在南昌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六、“八七”會議
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 XX 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著重批判了以陳獨秀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選出瞿秋白為首的新的中共 XX 臨時政治局。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七、秋收起義
1927 年 9 月 9 日,湘鄂邊界秋收起義爆發。10 月上旬,** 率領起義軍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三灣改編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這是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
八、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 年 10 月,** 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湘贛兩省交界的井岡山。1928年 2 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 ** 思想的初步形成。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九、古田會議
1929 年 12 月 28~29 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召開,即古田會議。**當選為書記。古田會議決議案的中心思想是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在軍隊建設方面,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等;在黨的建設方面,決議強調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性等。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是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紅軍長征
由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XX 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在黨的領導下,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
十一、遵義會議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 XX 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是中共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開始確立了以 ** 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 XX 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 ** 同志為核心的黨
的第一代 XX 領導集體,這是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證。
十二、“一二•九”運動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下,北平學生高喊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游行。之后, 抗日救亡斗爭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一二•九運動揭露了日本吞并華北進而獨占中國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的妥協投降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十三、瓦窯堡會議
1935 年 12 月 17~25 日,中共 XX 在陜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瓦窯堡會議。會議通過了《XX 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明確提出了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瓦窯堡會議是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到全民族抗戰興起過程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表明黨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正在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創造性地進行工作。
十四、盧溝橋事變--全民族抗戰爆發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軍借口炮轟宛平城,攻擊盧溝橋。當地中國駐軍二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則開展了全國性抗戰。
十五、百團大戰
1940 年 8 月 20 日~1941 年 1 月 24 日,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對日軍的進攻,達到 105 個團、20 萬余人,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全國抗戰以來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帶戰略性進攻的戰役,振奮了全國民心。
十六、黨的七大
1945 年 4 月 23 日~6 月 11 日,七大在延安舉行。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 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七大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史冊。
十七、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指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30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大會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 ** 為 XX 人民政府 **。會議通過北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改名為北京;決定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10 月1 日,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
十九、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956 年年底,我國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和進度奠定了制度基礎,這是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二十、黨的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八大在北京召開。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開放的大會,是一次成功的大會。
二十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重要講話,實際上成為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我國改革開放由此拉開了序幕。黨和人民踏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一個偉大的轉折點載入黨的光輝史冊。
二十二、黨的十二大
1982 年 9 月 1~11 日,十二大在北京舉行。大會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和“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大會制定了新黨章,規定黨XX 不設 ** 只設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實現了制度化。
二十三、黨的十三大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十三大在北京召開。大會的突出貢獻,是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二十四、黨的十四大
1992 年 10 月 12~18 日,十四大在北京舉行。大會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 XX 領導機構,選舉 ** 為 XX委員會 **。
二十五、黨的十五大
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十五大在北京舉行。大會首次使用“** 理論”這個概念,并把 ** 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 思想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二十六、黨的十六大
2002 年 11 月 8~14 日,十六大在北京舉行。大會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 思想、** 理論一起寫入黨章,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11 月 15 日,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 為 XX 委員會 **。
二十七、黨的十七大
2007 年 10 月 15~21 日,十七大在北京召開。** 代表第十六屆 XX 委員會向大會做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創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是黨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論貢獻。11 月 22日,十七屆一中全會選舉 ** 為 XX 委員會 **。
二十八、黨的十八大
2012 年 11 月 8~14 日,十八大在北京舉行。大會確定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 思想、** 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11 月 15 日,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 XX 政治局和 XX 書記處,選舉 ** 為 XX 委員會 **。
二十九、黨的十九大
2017 年 10 月 18~24 日,十九大在北京召開。** 代表第十八屆 XX 委員會向大會做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大會主題是: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選舉 ** 為 XX 委員會 **。
三十、**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 ** 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初心”不改 “黨味”愈濃
2021 年 7 月 1 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的紀念日,走過 100 年的崢嶸歲月,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曠世矚目的成績。“黨員”不只是一種身份,更是一份信念。“黨味”也不僅是一個象征,而是一群擁有同樣堅定信念的人散發出的魅力。
悟“黨味”之甜,更添“前行之志”。共產黨員的“黨味”,是一心為民、心系百姓的“甜味”。悠悠萬事民為本,政之所興民為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黨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牢記工作職位是人民給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時刻做到心中有民,肩上有責,樂崗敬業,珍惜工作,只有以強烈的責任感、扎實的工作作風、踏實勤奮的工作業績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
悟“黨味”之苦,更堅“前行之心”。共產黨員的“黨味”,是深入基層、腳踩泥濘的“苦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員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聽群眾言、說群眾話、辦群眾事。和群眾打成一片,工作接地氣、有“泥土味”,不能擺出一副“小干部模樣”高高在上,要坐得上百姓炕頭、下得去田間地頭,調查研判,了解真實情況、第一手資料,工作做細做實。如果“只居廟堂之高”,就無法知民情、曉民意、察民苦,既要“身入”又要“深入”,不能只做填表記錄“表哥表姐”,說話做事要群眾聽得懂、看得見、心里清,只有臉上有汗、身上有土、腳上有泥才是群眾認可的貼心人、好黨員。
悟“黨味”之辣,更明“前行之路”。共產黨員的“黨味”,是無私忘我、敢為人先的“辣味”。無論是革命年代、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無數的共產黨人,他們無私忘我、敢為人先,展現著共產黨人最亮麗的精神風貌,他們站著是一面面旗幟,倒下是一座座豐碑,折射出時代最閃亮的光芒。每一個特殊時期,都有共產黨員一馬當先,挺身而出;每一個危機關頭,都有共產黨員無私忘我、甘于奉獻。“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大家都別慌,我是共產黨員讓我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無數共產黨員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初心的錚錚誓言。
悟“黨味”,憶“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百載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久久為功。只有黨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成了“永恒”和“終身”課題,黨的理想性質宗旨的根基地位才會堅如磐石!
推薦訪問:“四史”專題學習資料_黨史 黨史 學習資料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