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牙周翻瓣術與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臨床療效對照研究

時間:2022-10-24 13:20: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目的 比較牙周翻瓣術與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在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中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08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94例,隨機平均分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牙周翻瓣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菌斑指數(PLI)、探診出血(BOP),齦溝出血指數(SBI),牙周探診深度(PD),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患者的PLI、BOP, SBI及PD值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長期看牙周翻瓣術和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均是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且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操作較為簡便、療效顯著,更加適宜于基層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牙周翻瓣術;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032-01

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牙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微生物過量引起患者的牙周組織感染[1-2]。主要表現為牙齦出血,腫脹,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等等[3]。嚴重的可導致患者的牙齒出現移位、伸長、松動及缺失,還會造成患者出現繼發性損傷,出現牙列缺損,影響患者正常的口腔咀嚼功能及容貌,從而影響著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的臨床治療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筆者分別采用牙周翻瓣術和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對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的臨床治療進行了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94例,無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明顯全身重大疾病,已在我院接受過一次全口牙周基礎治療的患者,3個月后檢查仍有多個牙齒牙周探診深度大于5-6mm者,由同一人將患者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分區牙周翻瓣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分區再次采用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48.3±5.9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齡46.9±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其他臨床治療資料見表1

1.2 方法

1.2.1 臨床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牙周翻瓣術進行治療,即術前給予患者神經傳導阻滯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常規消毒后將翻開患牙外側健康的牙齦組織瓣并保留,切除袋內壁上皮,在視野清楚的情況下用手工刮治器將牙周袋內感染的肉芽組織及牙根面的齦下牙結石刮除干凈,根面平整器使患牙的牙根面光滑、平整,并使用生理鹽水和3%的雙氧水交替沖洗,復位軟組織瓣,縫合手術切口,牙周塞治劑覆蓋保護,常規進行抗感染治療,7天后拆線觀察;觀察組患者采用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進行治療,即再次將患牙進行超聲齦上潔治,超聲齦下刮治,把牙周袋內殘存的上皮組織及炎性肉芽組織和牙石刮出干凈,徹底刮除牙根的病變牙骨質,去除引起牙齦炎癥的刺激物,使用超聲根面平整銼將根面銼平,然后用生理鹽水及3%的雙氧水交替沖洗牙周袋后上碘酚,術后常規進行抗感染治療,囑咐患者保持口腔衛生。

1.2.3 臨床觀察指標 1個月,3個月,6個月分別以治療后的菌斑指數(PLI)、探針出血(BOP)、齦溝出血指數(SBI),牙周探診深度(PD)及6個月后牙槽骨吸收情況作為臨床觀察指標。

1.2.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α=0.05。

2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的結果發現,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結果無顯著性差異。兩組患者治療后PLI、BOP、SBI、PD比較結果見表2、3、4、5。

3討論

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其不但可以造成患者牙齦出血,牙齒的松動、脫落,口腔異味,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外貌、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牙周基礎治療是臨床上治療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常用治療方法,通過去除大部分的牙石菌斑,從而控制牙周炎癥。但是一次牙周基礎治療對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深牙周袋、復雜牙周袋及根分叉病變的治療效果欠佳,常常需要其他治療方法配合。其中牙周翻瓣術是最常見的手術方法,它是通過翻瓣將牙齦與牙齦下方的骨組織相分離,從而獲得病變區的完全清晰視野,提供有效的清創路徑,能將菌斑﹑肉芽組織和齦下牙石徹底的去除,從而達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變淺以控制成人重度慢性牙周炎目的。而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方法,它是使用精細的超聲刮治器械,將附著于患者牙周袋壁內的肉芽組織及根面上的菌斑和齦下牙石去除,同時刮除病變的牙骨質,從而達到除去炎性刺激物,提供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光滑、平整的根面,為牙周重新附著愈合提供有利條件。

本次研究,對照組采用牙周翻瓣術,觀察組采用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1-6個月兩組PLI、BOP、SBI、PD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術后1-6個月患者一直維持較佳療效;組間比較,治療后1個月,3個月,對照組療效好于觀察組,(P<0.05),但隨時間的推移,兩組間的療效沒有了統計學的意義了(p>0.05)。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牙周翻瓣術和二次牙周基礎治療術均是對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進行有效治療的方法,牙周翻瓣術方法一步到位,效果明顯,而且在手術過程中視線清楚,病變范圍及程度一目了覽,還可以根據病情一起相應做植骨術或GTR術,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但手術方法創傷比較大,愈合時間較長,費用相對也比較高,人們的接受程度低,很多人都在一次牙周基礎治療后放棄了且二次進一步的手術治療。牙周基礎治療術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方法,更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同及接受,操作較為簡便、療效顯著,適宜于基層臨床推廣應用。但是由于臨床病例的選擇不同,觀察的指標不一,特別是觀察時間只有半年,牙槽骨的變化在X線上無法清晰體現,療效的評判不一定完全準確。現在隨著CPCT的應用,有些復雜牙周袋及根分叉病變可以在治療前比較清楚的觀察到病變的部位及嚴重程度,更有利于治療方法的選擇及牙周基礎治療的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 蘇葵,胥紅,吳紀楠.牙周基礎治療對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袋底微生物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12):1841-1842.

[2] 閆晨,李昀生,馮煒.牙周翻瓣術與二次牙周齦下刮治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7,10(7):782-783.

[3] 鄭增偉.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重度成人慢性牙周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2):2211—2213.

推薦訪問:對照 療效 臨床 治療 基礎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