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是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著期刊的辦刊特色、學術層級、價值判斷和審美情趣。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美學修養的普遍提高,學術期刊在努力提高辦刊總體水平的同時,也應當注重期刊的藝術表現力,講究期刊的封面設計和裝幀,使其達到莊重、簡樸、美觀、大方的視覺審美效果。
學術期刊封面設計的美學原則
審美性原則。學術期刊的內在內容主要是指一些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外在形式則指封面的裝幀、版式設計等。提升學術期刊刊物層次不僅要嚴把選題、組稿、審稿、編輯等質量關,還應當抓好封面裝幀設計這一重要環節。努力做到學術期刊既有編輯內容美,又有編輯形式美;既有具體美,又有抽象美。因此,學術期刊編輯應當學會用現代編輯美學知識,加強審美意識,充分挖掘期刊蘊涵在學術氣質、個性特色、文化意蘊、科技氛圍中的美學因素,把握好裝幀藝術的設計理念,誘發讀者的審美情趣,使學術期刊封面有淳厚的審美力度。
學術性原則。學術期刊是傳播科學知識,弘揚學術精神的前沿陣地,是促進教學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學術性永遠是學術期刊的第一要務。這一本質屬性不僅體現在學術期刊刊載的具體內容上,也體現在學術期刊對封面形式的美學追求上。因此,任何偏離或違背學術性原則的期刊,其封面設計都是不成功的。
個性化原則。學術期刊內容的學術性決定了其形式的嚴肅性,但它不同于通俗文藝期刊和科普類期刊,個性特征明顯,主要表現在能夠讓讀者感知、接受和認同期刊的風格定位上。在對學術期刊進行封面設計時,應兼顧其環境文化和個性特征,既注重統一規范,又不能設計單調;既強調美觀新穎,又要防止“市俗化”、“花哨化”偏向;既突出實用性,又要不落俗套,以致失去個性。只有這樣,學術期刊才能在有限的版面資源中,無限地彰顯其個性特征和獨特創意。
穩定性原則。學術性期刊與通俗性刊物在封面設計風格方面明顯不同。一般來說,通俗性刊物注重時尚性,求新求美,其封面設計的主題元素呈現出多元性和易變性的特征;而學術期刊講究嚴肅活潑,不落俗套,其封面、裝幀、版式設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和國際標準(ISO)的條文規范執行,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學術期刊封面設計中的美學體現
學術期刊的形式美。在標志色設計方面,學術期刊的表現往往過于保守,表現在構圖簡單,色彩暗淡,在封面層次設計上也比較單一,嚴肅單調、缺乏活力,很久以來都是學術期刊封面設計的主旋律。其實,從編輯美學角度來看,灰色調和呆板的構圖不一定就是學術期刊的主要元素,學術期刊不是天生的“灰姑娘”。在具體封面設計中要注重標志色的選擇。一般來說,彩色標志較灰白色標志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據了解,有些學術期刊在選定標志色時一般通年一色,也有經常變化的。凡此種種,各有利弊:不變化給人以單調感,變化頻率過快又使人難以捉摸。因此,學術期刊在選擇封面的標志顏色時應遵循有變化,但變化不宜過多的原則。很多學術期刊將一年列為一卷,以卷為周期,在一卷之內進行色調更換,既有新鮮感,又有規律性。按季出版的學術期刊,可依四季之景的不同來選用標志色。例如:第一季度選用綠色,象征著春天的勃勃生機,第二季度選用藍色,象征著夏季的萬木蔥蘢;第三季度選用黃色,象征著金秋的累累碩果;第四季度選用褚色,象征著寒冬的深沉凝重。雙月刊的學術期刊,第一期選用橙色,第二期選用綠色,第三期選用藍色,第四期選用黃色,第五期選用灰色,第六期選用褚色。有些學術期刊在封面的四分之三以下的位置,用一條反白線分開,以破為活,有的在封面上放一幅風景照。只要選用合適,達到學術期刊整體和諧的審美效果,也是可取的。另外,為了體現學術期刊的嚴肅性,封面的標志色一般不宜超過三種。在對學術期刊封面所選用的圖案、文字和色彩進行設計時要遵循簡潔大方的原則,如果線條、色彩過分繁瑣,其審美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設計其封面時便十分注重這一方面,其封面設計圖案簡潔、線條明快,看起來醒目大氣,富有活力。
作為學術期刊封面信息中的首要元素,刊名應置于封面的突出位置上,一般來說,刊名要放在封面的上部或者下部大約l/3的位置處,這是比較醒目的位置。刊名文字可以橫排或豎排,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還可以在刊名的周圍加上線條、花邊或者底紋等圖案進行修飾。對于封面上的其他信息,比如英文刊名、條形碼、卷、期、國際刊號和國內刊號等,可以選擇采用黃金分割法等方法,運用對稱、統一以及視感錯覺等構圖原理,巧妙布局,使期刊封面各構成要素排列有序、重點突出,達到學術期刊封面設計的視覺美感。為體現學術期刊的學術性和嚴肅性,在不影響期刊封面美感的前提下,封面上的其他文字信息也可以采用正規的印刷體,但字號一定要小于刊名文字的字號,不能喧賓奪主。
學術期刊封面圖形設計形式多樣,一般可分為寫實圖形、寫意圖形、抽象圖形和意象圖形等。封面設計時應對必須標注的如刊名、刊號、卷期號、責任者的文字、符號等信息要素在規范許可的范圍內進行藝術加工,但必須體現期刊的學科特點和定位,用最具有表現力和個性化的構圖方式,力求用簡潔、抽象而又寓意深刻的構圖和畫面凸顯主題,構建風格獨特的封面圖案。可綜合運用形象、圖案、色彩、文字等藝術手段,使各要素之間互為襯托。有時,也可以用寫實或寫意的手法凸顯需要表達主題、展現封面這一作品的藝術內涵。
學術期刊個性美。受刊物定位的影響,學報的個性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個性化傾向。如專業特色、地方特色等。如何運用藝術的手段將學術期刊的內在特色表現出來,也是編輯美學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學術期刊可通過特定的色塊、標準字、圖案和徽標等元素凝練特色,展現期刊封面的個性美。
利用色塊來展現刊物的特色。如,為強化“航空”院校特色,《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在進行封面設計時大膽使用了大面積的天藍色板塊,讓人耳目一新,使人在閱讀時能夠自然聯想到刊物的風格和特色。
選擇特定的標準字凸顯刊物特色。學術期刊的封面文字也不一定全部采用正規的印刷體,有時為了反映特定的刊物內容,可以對封面文字進行技術處理,使其能夠準確反映一定的內容。例如《天津紡織工學院高教學報》的封面刊名在經過技術處理后,采用了類似針織形狀的文字,別開生面,其行業特色與專業特色一目了然。
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圖案或者徽標表達刊物特色。某些學術期刊在設計封面時獨具匠心,大膽采用一些有代表性的圖案和標志,以此加深閱讀者對刊物的認知程度,使人過目不忘。
學術期刊整體和諧美。學術期刊的整體和諧美體現在多方面,如構思獨特、富有創意、排列有序、變化有章、色彩和諧、基調分明。學術期刊在進行封面設計時必須努力做到以下“三個統一”。
封面外在形式與表現內容相統一。封面設計是期刊刊載內容的表現形式,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并不互相矛盾。因此,在進行學術期刊的封面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期刊刊載的內容,反映期刊的內容。由于期刊內容的豐富多樣性,封面設計形式也應做到活潑多樣;又由于學術期刊所刊載的是科學知識和論證嚴謹的學術論文,所以在表現形式上也應嚴謹求實,避免選用一些過于花哨、低俗、怪異的表現形式。
封面的各種構成要素相統一。期刊封面設計的主要元素包括文字、圖案、線條、色塊等。在進行期刊封面設計時,要將封面的整體美作為第一要務,努力將幾種要素協調統一起米,力爭做到整體構圖工整協調,色彩選擇賞心悅目,字體字號搭配錯落有致。
封面設計做到每期風格的連貫統一。在日常出刊過程中,要保證期刊每期封面設計的相對穩定性。如果必須對期刊設計作出部分調整,也要保證前后各期封面設計風格的一致性和封面主題元素的連續性。舉例來說,在確定學術期刊封面版式設計后,為有效體現靈活性與連續性的統一,可以在每期封面的線條、文字、圖形固定不變的前提下,適時變換封面的顏色、色塊,也可使用相同的線條、色塊、標準字,僅僅變換封面固定板塊上的圖片。
總之,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者不僅擔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任務,同時編輯工作本身也是將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傳遞給讀者的過程,它使廣大讀者在獲取知識營養的同時也得到獨特審美的體驗。學術期刊編輯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也應當注重編輯審美學的學習與運用,將學術期刊真正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學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品牌期刊。
參考文獻:
1.仇春霖:《簡明美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編:《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編輯部)
編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