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電視胸腔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時間:2022-10-24 16:30: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討胸腔鏡手術(VATS)治療胸部疾病的圍術期護理。方法:回顧性分析100例行VATS治療胸部疾病病人臨床資料。結果:100例均1次手術治愈,術后平均住院日16.1天,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VATS在胸外科中的應用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安全可靠的優點。圍術期護理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手術并發癥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胸部疾病;胸腔鏡手術;并發癥;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2-0119-02

電視胸腔鏡是近幾年開展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具有切口小,療效可靠,住院時間短,符合美容要求,正逐步得到臨床的重視和普及。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用電視胸腔鏡手術治愈胸部疾病共100例。本文就電視胸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100例胸部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VATS術,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14~77歲,平均45.72歲。100例中,肺癌23例,食道癌8例,肺大皰破裂13例,胸外傷10例,自發性氣胸16例,支氣管擴張5例,局限性多汗癥2例,肺結核6例,肺錯構瘤5例,肺囊腫6例,胸腺囊腫2例,支氣管囊腫2例,肺血管瘤1例,胸膜間皮瘤1例。住院6~44天,平均16.1天,均1次手術治愈,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2護理措施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胸腔鏡手術在國內尤其是我院開展的時間不長,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病人和家屬存在各種顧慮,擔心手術費用,治療效果及預后等問題。因此,對準備實施胸腔鏡手術的病人進行心理疏導,讓病人和家屬對胸腔鏡手術適應癥、優點,基本步驟,術術后注意事項有所了解,同時闡明術中可能并發血、氣胸改為開胸術,獲得病人及家屬的簽字同意后方可作術前準備。例如:一位自發性氣胸患者擔心胸腔鏡手術后效果,認為自己是被當作實驗品而拒絕手術。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向患者解釋:其一般情況好,肺壓縮20%,是胸腔鏡手術的良好適應癥。如果普遍開胸術,要2周才能出院,而且創口長達6cm,胸腔鏡只需作3個直徑1.0cm創口,術后3天可出院。普遍開胸術患者肺會大量萎縮,需要長期功能鍛煉,胸腔鏡雖然開展時間不長,但我院是派遣教授、副教授在北京學習1年時間,經過反復操作研究后才正式開展的,技術和設備都非常過硬。并請已治愈的胸腔鏡手術病人現身說法后,患者欣然接受手術。

2.1.2術前指導:術前戒煙1周,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有肺部并發癥者給予抗生素治療同時輔以霧化吸入,每日3次,預防術后并發癥。教會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吹氣球,深呼吸,獨自翻身,坐起的要領。

2.1.3術前準備:積極完善各項化驗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告知醫生處理,以為手術做充分準備。術前備皮、備血;遵醫囑給藥;行術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術前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給藥給氧的目的及意義,手術的目的及方法,以及術前術后各種管道的目的及意義,以及患者如何更好的配合治療護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復;還有飲食、臥床、早下床活動的注意事項及意義。

2.2術中配合: 巡回護士協助患者健側臥,固定好姿勢,粗針頭建立足背靜脈通道。協助麻醉師行雙胸腔插管全麻。洗手護士常規打開開胸包,協助醫生常規皮膚消毒,鋪無菌巾,傳遞無菌器械,協助醫生作患側胸腔切口,當第一直徑1.0cm切口作好時,洗手護士遞血管鉗止血。將胸腔鏡接通電視系統遞給手術醫師,然后再作兩個同樣大小切口,三切口呈三角形,用小拉鉤拉開皮膚充分暴露患肺后,遞兩長鑷進行鏡下分離切除,結扎。術畢,點物無誤后關胸,留置閉式胸腔引流瓶。

2.3術后護理

2.3.1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麻醉未醒時,例行呼吸機輔助呼吸,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或分泌物誤吸。積極有效的吸痰,痰粘稠時行氣道濕化,霧化吸入后再吸。患者清醒后拔出氣管導管,協助坐起,叩背,咳嗽排痰,防止痰阻塞。

2.3.2觀察病情變化:術后回ICU監護,專人護理。持續心電圖監護,氧飽和度監測。每2h記錄1次血壓,脈搏,呼吸,隨時記錄好特護單,出入量。每日測體溫3次,腋溫超過38.5℃時,物理降溫,避免高熱引起淺快呼吸。保持尿管通暢。觀察鼻導管用氧療效,傷口情況,保持床單、被服清潔干燥,及時更換濕敷料。

2.3.3閉式胸腔引流管的護理:檢查整個裝置是否密閉,妥善固定,使水封瓶低于胸腔切口60cm,經常擠壓胸腔引流管,防止堵塞或折疊和扭曲。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記錄引流液性狀、顏色、量。雙肺呼吸音基本對稱,引流量每天小于50ml,胸片提示肺膨脹良好可拔管。本組病例平均48h拔管,平均住院時間6天。

2.3.4并發癥觀察:胸腔鏡因切口小、視野小、術后容易并發血、氣胸等。因此要加強觀察是否發生并發癥,水封瓶內有氣泡逸出,氣管偏向患側,患側呼吸音消失,氧飽和度<90%,經給氧患者仍呼吸困難、紫紺則提示氣胸,切口周圍出現紅腫現象,捻發感提示皮下氣腫。并發癥一旦發生,應及時告知醫生,本組無1例并發癥發生。

2.3.5鍛煉肺功能,促進肺復張: 胸腔鏡術中患肺萎陷。如果膨脹不好易造成肺不張和低氧血癥。對此除在術前進行正確的呼吸訓練外,術后脫離呼吸機,血壓平穩后,每2h協助病人坐起叩背,咳嗽,對因疼痛而拒絕咳嗽者要充分止痛,術后第2天鼓勵患者作深呼吸運動:吹氣球、吹瓶,并發了肺泡漏氣者需囑患者有痰咯出,不能鼓勵咳嗽。本組17例患者能及早鍛煉肺功能,咳嗽好,肺復張良好。其中1例雙肺活動性結核行左上肺葉切除術后因對疼痛過分敏感,頻繁使用止痛泵,咳嗽不好造成肺膨脹不全。經過撤離止痛泵,延長胸引管拔管時間,反復強調咳嗽鍛煉肺功能的作用,協助患者坐起排痰,捂住創口,讓其放心咳嗽。作環甲膜穿刺刺激后,患者能夠正確咳嗽。于2天后胸片提示肺膨脹良好,拔管出院。

2.3.6鼓勵病人早期活動:早期在床上伸屈四肢,翻身。脫離呼吸機后,坐起。拔管第2天扶病人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促進心肺功能恢復,增強體質,減少并發癥。本組病例6例術后6~8h即在床上坐起。術后18~20h即下床活動,平均為24~48h。

3結果

全組病人胸腔引流量50~80ml,平均60ml。胸腔引流管留置時間24h~5d,平均48h。除1例雙肺活動性結核行左上肺葉切除術后肺膨脹不全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平均住院時間6天。

4體會

胸腔鏡手術是近幾年剛興起的全新手術方式。病人及家屬往往會擔心費用,手術療效,甚至恐懼手術,故細致的心理護理可緩解病人緊張情緒,減少應激。術前戒煙,深呼吸訓練,有效

咳嗽排痰等呼吸道準備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解除支氣管痙攣。減少呼吸道分泌物。胸腔鏡手術破壞了胸膜腔負壓狀態,患肺萎陷,加之全麻副作用,術后確保呼吸道通暢尤為重要。及時吸痰不僅防窒息還可防肺部感染。及早鼓勵病人活動,咳嗽,深呼吸是促進肺復張的重要措施。閉式胸腔引流可減少手術后胸膜腔內積液、積氣、積血,恢復負壓狀態。同時也是血、氣胸,肺不張的觀察窗,加強上述幾方面的護理是體現胸腔鏡手術優點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史晉紅,劉新鳳.16側胸腔鏡下肺大泡結扎術的護理.實用護理雜志,1999,15(2):16-17.

[2]Thabut G,Vinatier I,Stern J B,et al. Primary graft failure following lung transplantation:predictive factors of mortality\[J\]. Chest, 2002,121(6):17361738.

推薦訪問:手術 護理 體會 電視 胸腔鏡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