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座談會個人發言 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座談會個人發言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2021年全國高標準農田面積要達到8億畝,在20XX年的基礎上翻一番。近年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座談會個人發言 ,供大家參考。
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座談會個人發言
高標準農田建設座談會材料
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2021年全國高標準農田面積要達到8億畝,在20XX年的基礎上翻一番。近年來,XX鎮大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建設,成立118家種植業家庭農場,并且有2個是省級示范農場。通過家庭農場建設,全鎮田間硬質道路30多公里,硬質溝渠50多公里,電灌站84座,排澇站35座,各類農機具700多臺,基本實現了農田主干道硬質化、田塊方整化、溝渠硬質化、農具機械化。但隨著家庭農場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發現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還大有課題、文章可做,部分農田設施己不能適應家庭農場的發展需要。結合XX實際和家庭農場建設情況,就高標準農田建設談幾點個人想法。
一、高標準農田建設要著重在“高”字上做文章
1、布局規劃要高標準。要用城市規劃建設的標準來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XX過去也打造過幾大農業片區,但總體布局不夠合理,溝渠河交錯,路橋泵雜亂,農場整體方整化、連片化程度不高,缺乏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首先從規劃上要高起點,要充分考慮“農田、農莊、農村”的整體協調銜接和發展定位,不但河道管網、泵閘站圩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有列,而且在服務性綜合載體布局上要合理合規,利用長遠。目前XX鎮萬畝優質稻麥生產示范區正在建設,預計總投資4000萬元,園區的規劃設計,重點體現農業示范的打造、改革典型的打造、生態環境的打造和農業旅游的打造。
2、基礎設施要高標準。打造高標準農田,關鍵在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年的農業開發投入,路、渠、泵、閘等基礎設施大方向上已基本到位,但有的檔次仍然不高,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建議要整合上級農口部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家庭農場的基礎設施進行重點打造。田間道路要原則上全部要實現硬質化,要達到主干道6米,次干道3米以上,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大型機械交通問題;渠道建議由明渠向暗渠、生態渠轉變;農場操作流程、標志和路標牌要統
一、醒目;綠化要成網成片,同時嘗試建立生態綠化林、生態防護林和病蟲害天敵保護區;泵站、排澇站、農機具庫模式要一致,座落要合理;圩口閘建議由人力升降向電氣化、電動化轉變等等。
3、裝備水平要高標準。在各類大中小型農機具推廣普及的基礎上,要大力推廣高速插秧機、復式條播機、病蟲防治專用飛機、大型農藥防治以及自動化烘干等農機設備,尤其在發展主導產業機械的同時,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林木果蔬、農產品加工等適用機械的推廣和應用,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4、種植技術要高標準。要加強與科研院所、農科院所的合作共研,不但向土地要產出、要效益,而且要用科技引領生產,用科技提升效益。要致力在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廣應用上求得新突破,在高產優質上求得新突破、在立體種植、高效種植上求得新突破,在綠色有機上求得新突破。通過統一標準、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經營,打造一批
具有本土特色的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
5、社會化服務要高標準。要加強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根據農場主的需求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全力加快推進為農服務綜合體、農場聯合體、農業合作組織等服務載體建設,重點探索發展特殊專業化服務組織,如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土肥專業合作社、烘干專業合作社、糧食銀行等。同時強化農業現代化流通服務載體建設,引導家庭農場向訂單農業、向互聯網+農業轉變,形成農場+惠民e站、農場+糧站、農場+批發市場、農場+工廠、農場+超市、農場+食堂、農場+種子公司等銷售模式,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二、高標準農田建設要著重在“效”字上求突破
高標準農田建設己不僅僅是建橋、修路、拓渠、平田,不僅僅滿足于向土地要效益,更主要的是要放大它的幅射作用和現代效應。
1、要與打造高標準家庭農場建設相結合。按照農場建設規劃,結合高標準農田實施,不斷加**間土地整理、河道清理力度,實現農田集中成片、成方、成整,向家庭農場規模化、現代化和集群化推進。要不斷提升農業服務的綜合配套功能,加快農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