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4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講稿: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思考(范文推薦)

時間:2024-08-20 11:45: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講稿: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思考(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2023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講稿: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思考(范文推薦)

DS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講稿: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的思考

  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具有特殊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借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幾點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的思考。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為什么看起來力量弱小的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什么中國能夠在四十年時間內,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勇氣實現跨越式發展?為什么中國能夠在短短八年內整體解決絕對貧困問題,讓近一億人“拔窮根”,讓832個貧困縣“摘窮帽”?為什么中國能夠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而美國、印度等大國卻失控蔓延、深陷泥潭?這些問題猶如“十萬個為什么”,成為社會熱點、學術焦點。當然,視角不同,答案的側重點可能存在差異,但歸根結底,離開了黨的領導力,其他的因素都將失去方向與合力。可以說,卓越的領導力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而黨的領導力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它的源頭在哪里呢?

  一、黨的領導力源自指導思想的科學正確和與時俱進

  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首要的原因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它引領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鍛造了鋼鐵般的意志,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是對中國革命實踐認知的深化過程,是摒棄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融入時代實踐的中國化過程。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追求。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創新發展,并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GDP年增長率達到了9.9%,GDP總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躍居世界第2位,成功地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經濟平均每8年翻一番。中國共產黨率領人民實現了“富起來”的理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結合21世紀的新實踐,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國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圓滿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指引我國在時代變局中穩定向前,在全球博弈中穩扎穩打,中國人民“強起來”的夢想正逐步變為現實。

  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治理之果,制度化是重要的保障。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而且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根本遵循,是位階最高的法律。這意味著,黨的指導思想擁有了最高的法律權威,奠定了最堅實的法律基礎。同時,中央和地方的各項重大政策文本,均將黨的指導思想作為開篇布局、提綱挈領的統領,確保理念嵌入工具,理念統領政策,形成首要的、規范化的政治要求。黨的指導思想在黨章、憲法、政策的三重保障之下,有了權威保駕護航,貫徹思想、執行政策的落實展現出巨大的功力。

  二、黨的領導力源自“領導核心”堅強有力與變革魅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大國揚帆遠航,離不開掌舵者。馬克思曾形象地說,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從黨的領導方面看,這個“樂隊指揮”實際上就是黨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而擁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是黨的領導制度的獨特優勢。回顧黨的歷史,領導核心是引領革命事業走出低谷、贏得勝利的關鍵。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引領中國革命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折,開始邁上發展壯大的正確道路。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鄧小平同志的核心領導地位,改革開放由此拉開序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歸根結底是有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核心的堅強有力最關鍵的因素是擁有變革型的領導。變革型領導能夠提出凝聚人心的愿景,能夠制定扭轉乾坤的變革戰略,具有吸引追隨者的非凡魅力。黨的幾代領導核心均為變革型領導的典范。毛澤東提出建立新中國的宏偉愿景,制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變革戰略,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功實現了建立新中國的愿景。鄧小平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制定改革開放的系統性戰略,為中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制定“兩個一百年”發展戰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運籌帷幄,決勝“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是變革型領導的改革創新,化解了中國探索道路上的體制困境、思想牢籠和治理危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三、黨的領導力源自使命擔當與人民的高度信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黨一以貫之的初心與使命。無產階級政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的政黨,人民性是最顯著的品格。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使命是帶領人民獲得解放;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初期,黨的使命是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解決人民吃飯、穿衣等基本生活需要問題;
改革開放時期,黨的使命是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改革開放力求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新時代,黨的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著力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這一使命的繼承和傳遞中可以看出,黨的使命始終與人民緊密相連,彰顯了“江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承諾。百年大黨使命擔當,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勇往直前。

  “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從“為人民服務”到“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的福祉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宗旨。黨的宗旨贏得了廣大人民的高度認同,黨的領導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深度信賴。人民與黨風雨同舟,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人民既是黨領導力的不竭之源,也是政黨執政效果的最終評判者。******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要堅持把人民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努力向人民交出更加滿意的答卷。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我們的事業就會獲得無窮的力量。

  四、黨的領導力源自強大的組織動員力與執行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離開了執行力,再好的戰略也只是“鏡中之花”。當今世界政黨林立,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獨占鰲頭,特別是執行力更是耀眼同儕。黨的強大執行力來自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

  首先,黨的長期執政地位為戰略實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政治保障。西方國家實行多黨輪流執政,執政黨提出的長期發展戰略常常被政黨輪替所打斷,每一個政黨都被迫選擇短期行為、眼前政績,因此戰略的執行呈現出“間斷不均衡”的特征。相反,我們的政治制度卻為長期戰略提供了令人羨慕的制度支撐。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愿景,四任領導集體接力奮斗,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跨度近40年,終成夙愿。新時代,******布局的是2035年、2050年的戰略,提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彰顯出卓越的目光和超群的前瞻力。我們的長遠規劃、接續執行制度,西方即便想要學習借鑒,但也只能是“畫骨畫皮難畫心”。

  其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解決了執行中的難點和痛點。“支部建在連上”是贏得革命戰爭的法寶。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基層黨組織是政黨治理的網絡節點,是政治動員的組織單元。黨通過468.1萬個基層黨組織聯結9191.4萬名黨員,形成強大的動員體系。每當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是沖鋒前線的戰士,更是率先垂范的猛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持續影響和帶動著周圍群眾承前啟后,積聚勢能,攻堅克難。黨的執行體系和行政執行體系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驅動國家和社會高速向前。

  再次,政治素養過硬的干部隊伍是執行的人力資本。建黨百年,“德才兼備”始終是選拔領導干部的核心標準。不同時期,“德才”的標準與時俱進。2013年,******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干部標準。2021年1月,******提出黨的高級干部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領導干部應當把握好“政治三力”,善于明辨政治問題,堅定政治立場,擔負政治任務,執行黨中央決定,不斷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政治的高標準是新時代選人用人的第一要求,組織部門也據此選出了一支具備過硬政治素養的領導干部隊伍,在政策執行上打造了雄厚的人力資本。中國政D建設鍛造出的強大執行力為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系統支撐。

  五、黨的領導力源自高效的組織學習與思想溝通

  學習力是21世紀的必備能力,是黨適應環境變化、駕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競爭力。回顧百年DS,早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格外重視黨員干部的學習。中央黨校、抗大和陜北公學(即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三所院校是抗日干部學習的主要基地。如今,中國人民大學承擔著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干部選學的重要政治任務,此外還接受中央和地方單位的委托,進行領導干部的能力提升和開發。黨中央十分重視黨員干部的學習,投入了大量資源,形成了自上而下、豐富多彩的學習體系。

  首先,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范。進入21世紀以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成為常態。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43次。截至今年4月底,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29次。學習的內容既有社會保障、生態文明、應急管理等公共管理議題,也有量子科技、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前沿信息,同時還有五四運動、《共產黨宣言》、考古發現等歷史知識,涉及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地方各級黨委效仿中央政治局,制定了中心組理論學習規則,規范理論學習,增強學習效果。從中央到地方,領導干部學習蔚然成風,理論深度和廣度日漸提升。

  其次,領導干部學習要求規范明確。2015年頒布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提出,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開展干部培訓工作。文件規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黨政領導干部應當每5年參加黨校、干部管理學院,以及管理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累計3個月或者550學時以上的培訓。其他干部參加教育培訓的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12天或者90學時。干部培訓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評優資格,給予批評教育直至組織處理。領導干部學習有了制度化的“硬要求”,學習評估有了可量化的“硬指標”,組織學習力有了精細化的“硬保障”。

  再次,全體黨員參與主題教育活動。主題教育活動是中國共產黨為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而進行的思想整風,這一活動的創始可以追溯到“延安整風”運動,核心是發揚黨內民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十八大以來,我黨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DS學習教育等五次全黨思想整風活動。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統一黨員思想,形塑黨員行為,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向深入。

  “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領導力是中國共產D建黨百年來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驅動引擎,也是定國安邦、治國理政的偉大財富。只有掌握領導力密碼,發揮制度優勢,保持戰略定力,才能以高度的自信迎接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的一切挑戰,再續百年傳奇,再創百年輝煌。

推薦訪問: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講稿:關于百年大黨領導力思考 黨課 講稿 黨史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