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6篇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1為適應醫療體系改革,我市衛計局按省衛計委文件要求,啟動分級診療工作,要求建立規范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醫療服務模式,形成上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級診療工作總結6篇,供大家參考。
寫工作總結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要知道寫好工作總結是能讓我們下一年的工作順利開展的,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1
為適應醫療體系改革,我市衛計局按省衛計委文件要求,啟動分級診療工作,要求建立規范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醫療服務模式,形成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疾病診治連續化管理的機制,最終實現首診在基層,小病進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切實緩解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根據市衛計局下發《分級診療工作實施細則》文件要求,我院與市區多家醫院開展了雙向轉診工作,加強與上級醫院合作,提高患者滿意度。現將分級診療工作總結如下:
一. 分級診療工作取得的成績:
我院自從與市級多家醫院簽定了雙向轉診協議以來,建立了良好的雙向轉診合作關系,成功建成了上下級醫療合作網絡,有效實現了轉診功能,我院成立了分級診療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雙向轉診工作制度,明確雙向轉診規范,制作雙向轉診流程圖,建立雙向轉診溝通制度,定期與市立醫院就雙向轉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為患者雙向轉診開通了綠色通道,上轉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二.分級診療工作還存在的問題:
1.我院醫生能夠做到有為、有需求的患者或根據病情需要上轉病人,并開具轉診單,能夠實施新農合報銷;但上級醫院為患者開具的下轉單卻很少。絕大多數病人為上級醫院主管大夫口頭交代回我院治療或患者自行到我院繼續治療。
2.根據許多到市級醫院就診的患者反饋情況,到市級醫院住院不需要基層醫院開具轉診單就能直接住院治療,由此很多患者基層醫院開具轉診單認為是麻煩,并且導致很多小糾紛。
三.分級診療工作建議
1.進一步加強與市立醫院的溝通協調,加大合作力度,各項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須從實際出發,從技術上、管理上提高基層醫院的業務技術水平。
2.盡最大能力改變基層醫院設備不足、藥品較少的現狀,充分利用基層醫院的現有醫療資源,通過加強服務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提高雙向轉診患者滿意度。
3.優化基層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讓上級醫院轉出的病人愿意在基層繼續治療,基層醫院加強與上級醫院溝通,對上轉病人進行追蹤,實施完整、統一化的管理。
四.我院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加強服務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結合雙方實際,制訂更完善的合作計劃,進一步與合作醫院進行技術、管理方面的交流;如何制定更細致、更流暢的轉診流程,使轉診病人真正享受到國家的實惠。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2
為貫徹落實《關于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的意見》及相關文件精神,做好廣大群眾心理健康的守門人,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優質醫療服務,確保居民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有效落實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工作,自開展雙向轉診工作以來,積極加強與上、下級醫院的合作,為轄區廣大居民提供了就醫方便,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現將實施分級診療情況匯報如下:
一、組織保障
院領導高度重視分級診療工作,成立了雙向轉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及處理雙向轉診事宜。為確保雙向轉診工作順利運行,制定了雙向轉診工作制度及雙向轉診流程圖,明確雙向轉診規范,并由專人負責雙向轉診工作,為患者雙向轉診開通了綠色通道。
二、技術保障
我院為二級乙等精神專科醫院,醫院基礎設施基本齊全,能完成常規檢查項目。現有精神科執業醫師**x人,其中主治醫師**x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x人,國家二級心理治療師**x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x人。
三、工作情況
1、積極開展宣傳及培訓工作,我院組織全院人員進行了培訓,并制作了相關宣傳資料,利用宣傳欄及櫥窗向就診人群進行分級診療相關知識的宣傳。
2、積極配合區衛計委開展分級診療工作,共簽訂雙向轉診協議**x份,分別與全區十二鎮鄉衛生院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定期派遣醫院人員到各鎮鄉衛生院指導開展重性精神病的隨訪管理及上報工作;與區人民醫院和樂山市中醫醫院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定期聘請區人民醫院的醫生到我院進行查房,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3、嚴格執行基層首診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要求首診醫師加強臨床評估工作,我院有能力救治的,盡量勸服在我院治療,我院無條件或無救治能力的,積極協調進行轉診工作。自實施雙向轉診以來,我院上轉病人**x人次,接受綜合醫院轉診**x人次。
四、存在問題
1、進院難。醫院基礎設施陳舊,病房設置欠合理,床位數量有限,基本上處于滿負荷運轉轉態,且精神科執業醫師和護士匱乏,不能滿足就醫需求。
2、精神疾病患者轉診困難。很大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家屬認為:得了精神病就是政府管了,醫院是政府辦的,我們把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醫院,其他的事情就該醫院負責了,即使是患者得了嚴重的軀體疾病,需要轉診到綜合醫院治療,也得由醫院負責轉診,負責出錢治療。
3、健康意識增強。隨著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及醫保改革,患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明顯增高,部分患者更愿意選擇條件好的大醫院就診。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3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20**〕15號)、《云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云南省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云南省財政廳 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轉發國家衛生計生委等6部門印發分級診療試點工作考核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衛醫改發〔20**〕1號)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做好20**年度分級診療等工作總結的通知》(國衛醫資源便函〔20**〕555號)要求,現將我院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總體目標
我院自20**年1月1日,正式與**人民醫院脫鉤,獨立啟動分級診療的各項工作。20**年4月,成功完成“**兒科專科聯盟”醫聯體建設,不斷加強醫院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級診療工作制度,為基層醫療服務工作提供優質條件,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康復在基層的就醫格局。
二、積極宣傳
(一)加強醫院院職工的全員培訓。對醫院各臨床科室、職能科室進行分級診療相關知識的培訓,讓每個職工都能掌握分級診療的目的意義和工作措施。
(二)采取多種方式向公眾宣傳。在門診大廳設置固定的.分級診療宣傳展板,導診處放置分級診療宣傳折頁供病人免取閱,各科室及各樓層均有分級診療程序、流程圖、分級診療宣傳手冊。
三、工作成績
**年**月**日,**醫院完成與**醫院專科聯盟合作。20**年4月26日與市內完成牽頭組建“**市兒科專科聯盟”醫聯體建設x。目前,已下派骨干醫師**名到緊密型專科聯盟合作單位進行醫聯體對口支援工作x。**年x月,院長帶隊到華寧縣盤溪中心衛生院開展學術講座等巡回醫療工作1次。
據不完全統計,我院今年向上級醫院轉送患兒**人次,其中90%以上病人轉到**醫院,其他少部分病人轉向其他醫院。通過上轉病人提前預約,解決了病人到上級醫院就診難、看病走彎路的問題,加強了我院與上級醫院的溝通;同時結合我院派駐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工作幫扶下,使轉到基層的病人能夠的到連續、完整的治療。
四、存在的問題
我院能夠做到根據病情需要上轉病人,但上級醫院轉回來的病人較少。“轉上”不“轉下”,雙向轉診變單向轉診,目前我院大多數急危重癥,疑難病人向省級醫療機構轉診,而在大醫院確診后的病人,可以轉到縣級醫療機構進一步治療的卻非常少,由上轉下非常難。
五、應對措施
為優化我們的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與上級醫院及其他醫院的溝通,建立互信機制,使上級醫院轉出的病人愿意回到我院繼續治療。同時我院應繼續加強繼續對各基層醫院醫務人員的培訓提供業務、技術上的支持。才能夠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提供高質量、不間斷、連續的雙向轉診服務,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4
為了進一步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合理有效分配現有的優質醫療資源,根據根據《甘肅省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49號)和甘肅省衛計委《關于認真做好分級診療和醫師多點執業等相關工作的通知》(甘衛基層發[20**]505號)文件精神,我局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縣、鄉兩級醫療機構服務職能,加強領導,上下協調,積極推進全縣分級診療工作的開展,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目標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通過加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疾病診治連續化的診療機制,使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群眾自費費用逐年減少,達到方便群眾就醫的目標。
二、工作任務
一是確定分級診療病種。按照《甘肅省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兩當縣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確定我縣分級診療縣級病種100種,鄉級病種45種,報銷比例為縣級75%、鄉級85%,在全縣縣、鄉兩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中執行,實行按病種付費。今年6月,根據《甘肅省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49號)和市衛計委《關于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補充意見》(隴衛計發[20**]104號)文件要求,在原基礎上修改完善了分級診療病種和補償標準。
二是醫療費用報銷實行按病種付費制度。對納入分級診療的病種,定點醫療機構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并向參合患者提供及時結算服務。新農合按病種定額報銷醫療費用,超額部分由醫療機構自已承擔,患者不予承擔。20**年共報銷分級診療病種446人次,報銷金額萬元。三是嚴格執行雙向轉診制度。按照政策要求,我們嚴格了轉診政策,明確要求本級診療病種不得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除特殊情況外,凡未規定辦理轉院手續,擅自外出就醫患者新農合資金一律不減少報銷直至不予報銷。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宣傳引導。我局印發了萬份分級診療告知書,明確了轉診、補償等政策要求,并通過召開培訓會、衛生下鄉及公眾微信等平臺進行了大量宣傳。今年,我們印制了宣傳掛圖,配套分級診療及慢性病報銷政策,發放到各村和醫療機構,通過村醫給廣大群眾解讀。
2.全面提高縣級醫院的診療技術水平。縣醫院為扎實開展分級診療工作,建立了醫師多點執業制度,由省人民醫院選派主治醫師常住縣人民醫院,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人選進行技術幫扶。縣醫院在本院內選聘執業主治工程師負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幫助提高醫療服務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加強專科專病建設,正在建設重癥監護室,提高急救服務能力。
3、穩定村醫隊伍,提高服務能力。認真落實鄉村醫生進退機制,積極吸收助理以上資質人員進入村醫隊伍,全縣13個鄉鎮衛生院和116個行政村的鄉村醫生與當地群眾簽訂慢性管理服務協議。進一步優化了村醫隊伍,提升了服務能力。
四、存在的問題
1、醫療人才缺乏,縣鄉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嚴重不足,醫療水平差,服務能力低下是提高我縣醫療技術水平的一個主要瓶頸。大部分分級診療病種無力醫治,只能轉院治療,不僅造成了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加重,也和現行的分級診療醫療費用報銷機制形成沖突。
2、分級診療體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
我縣分級診療開展時間短,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不斷完善。各級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分級診療政策的認識不夠深刻,還需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5
我縣于4月26日全面啟動分級診療工作。啟動后,我院迅速行動,成立組織,制定方案,成立辦公室,確立辦公室人員,配備辦公用品。同時印制宣傳單,推出微信公眾號分級診療專欄等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成立組織,制定方案
在縣啟動會結束后,我院立即行動,召開全體職工和村醫會傳達布置,成立組織,制定方案,設立辦公室,配備辦公用品,方便辦公。辦公室人員專門負責轉診登記,資料整理收集,外宣等工作,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為了使分級診療工作家喻戶曉,我院特印制了宣傳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給老百姓,并利用集會、逐村義診、發放宣傳單、制作廣播錄制政策內容、細講政策等方法進行宣傳,提高居民政策知曉率。
三、統計慢病譜,篩查外出住院疾病病種
宣傳的同時,我們逐村統計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人數、名單、聯系電話等。還對我鎮近3年外出住院疾病名稱、數量、縣、鄉、市住院各占比例等進行統計,做到心中有數,重點補缺。兩年來,我鎮住院前5名的病種分別是腦動脈供血不足,冠狀動脈硬化性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椎基底動脈綜合征(腦梗死2015),肺部感染。
四、對口簽約,長期幫扶
我院分別與縣醫院、中醫院、二院9名專家簽定對口幫扶、定期坐診協議,每周二三四都有縣級專家坐診,涵蓋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針灸科和護理控感專家。坐診、講課、現場操作演練、疑難手術會診、手術指導、到上級醫院短訓、進修學習以及有針對性的對薄弱科室進行重點幫扶等。這些措施,有效改善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同時也有效提高我院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
五、惠民措施,深入人心
為了做好分級診療工作,讓老百姓真正體會到分級診療工作為他們帶來的實惠,我院在衛生局農合辦推出的惠民措施的基礎上,又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如凡來我院就診的病人,做b超一律全額補貼,特困病人住院實行全額補貼,掛號費全額補貼,救護車免費接送等。60種疾病實行定額補償,14種外科手術全額補貼。6月1日優惠政策實施以來,b超受益81人;單病種住院38人,自付費用都在30%以下,其中全額補貼13人,有效減輕了病人就醫經濟負擔,專家坐診親自主刀手術3人,均全額補貼。病人滿意率100%。
六、家庭醫生、面對面簽約
為了更深層次推進分級診療工作,我院已分成10組團隊分別組建5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即一名縣專家+一名鄉醫生+一名鄉公衛人員+一名護理人員+一名村醫,分片包村,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人員面對面簽訂協議。不遠的將來,老百姓看病只需給家庭醫生電話聯系,家庭醫生會第一時間為其提供健康指導。或診治,或住院,或轉診,或健康指導,或用藥事項等,極大的方便了慢病患者,真正的讓家庭醫生走進老百姓心中。
七、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老百姓就診意識還需進一步扭轉,因為距離縣城較近,長期以來老百姓就醫就愛往縣跑,不管大病,小病首選縣級醫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再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政策的好處,同時讓老百姓真正的得到實惠,才有可能扭轉他們的就醫局面。
(二)轉診工作還不能實現逐級
目前,有些老百姓有病需要住院時,不通過村醫,也不通過衛生院,直接就到縣里、市里住了,所以逐級轉診的路還很長。
八、工作建議
1.從縣級層面對村醫進行政策培訓,讓村醫增加服務意識,增加對政策的重視度,讓他們做好一級宣傳員;
2.縣級專家坐診最好是一個團隊,當簽約專家因故不能坐診,縣級醫院可安排其他專家下鄉坐診,保證履約,讓老百姓不白等。
:
2023分級診療工作總結篇6
我受縣政府委托,向本次會議作我縣關于分級診療工作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基本情況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通過加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疾病診治連續化的診療機制,形成“小病在鄉村,大病進醫院,康復回鄉鎮”的就醫格局,使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0—90%,群眾自費費用逐年減少,達到方便群眾就醫的目標。
2014年8月,我縣被確定為全省18個試點縣之一。通過綜合評估我縣醫院能力,摸底調查常見病、多發病的情況,按醫學臨床路徑測算費用,經省市專家審定,10月17日出臺了《關于印發清徐縣新農合分級診療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配套制定了《清徐縣新農合分級診療工作實施辦法(細則)》。縣人民醫院選擇縣域內分級診療病種100個,確定了單病種補償最高限額,取消起付線,將補償比例由75%提高到78%(縣中醫院80%),新農合患者只需出小于或等于補償最高限額22%的費用,超額部分由醫院承擔,鄉鎮衛生院按照補償最高限額的80%為補償標準,補償比例達到85%。參與分級診療的醫院還有四個,分別是縣第二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王答鄉衛生院和清源鎮衛生院。縣人民醫院是我縣唯一一所對外轉診醫院,依托省人民醫院建立了對外轉診的綠色通道。醫生在轉診過程中不僅完成了醫療技術方面的幫助,而且實現了轉診方面的幫助,使新農合患者治病方面多了一條保障線。通過六個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切實降低患者自付費用,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我縣自2014年11月實行分級診療試點工作以來,平穩有序推進,已取得初步成效。縣人民醫院和參與分級診療的醫院住院人數大幅度增加,轉診人數逐漸下降。
1.從對外轉診看:縣人民醫院共轉診2643人次,去年同期在轄外住院患者4305人次,同比減少1662人次。
2.從縣域內住院情況看:全縣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共補償住院患者10682人次,補償金額為4408.67萬元(其中:轄外住院人數為4305人次,補償金額為2334.45萬元;轄內縣、鄉住院人數為6377人次,補償金額為2074.22萬元);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共補償住院患者11490 人次,補償金額為4617.39萬元(其中:轄外住院人數為4200人次,補償金額為2429.05萬元;轄內縣鄉住院人數為7290人次,補償金額為2188.34萬元)。我縣轄外住院補償人次同比下降105人次(下降率為2%)。轄內住院補償人次同比增長913人次(增長率為14%)。縣域內住院就診率達到了63.4%,比去年提高5.4個百分點。
縣鄉醫院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多。2016年縣人民醫院和縣二院住院人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347人次和150人次(縣人民醫院2014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為2085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為2432人次。縣二院2014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為621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為771人次)。縣中醫院增加126人次、王答鄉衛生院增加130人次、清源鎮衛生院增加68人次,其它鄉鎮衛生院(含民營醫院)增加92人次。新農合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在縣域內就診率顯著提高。
3.從新農合患者治療費用看:分級診療單病種補償開展以來,由于取消了住院補償起付線,全部醫療費用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藥占比大幅度下降,住院患者和醫療機構的受益水平都得到顯著提高。
以清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為例,新農合補償最高限額為4400元,補償醫院限額為3432元,次均費用2799元,進行分級診療前次均費用4109元,平均每例減少費用1310元,下降32%(新農合每例補償金額3432元,進行分級診療前每例補償金額2542元,平均每例增加890元,同比增加25%;個人自付人均616元,進行分級診療前人均1566元,平均每例減少950元,下降61%)。藥占比下降25.57%(分級診療前為55.30%,分級診療后為29.73%)。
以短暫性腦缺血為例,新農合補償最高限額為5000元,補償醫院為3900元,次均費用3602元,進行分級診療前次均費用4516元,平均每例減少費用914元,下降20%(新農合每例補償金額3900元,進行分級診療前每例補償金額2861元,平均每例增加1039元,同比增加36%;個人自付人均792元,進行分級診療前人均1654元,平均每例減少862元,下降52%)。藥占比下降15.01%(分級診療前為42.46%,分級診療后為27.45%)。
全縣分級診療患者1101人次,經測算平均每人次自付費用下降約900元。患者共計減少自付費用約99萬元。
4.從醫院的純收入和新農合基金支付情況看:開展分級診療以來,縣內定點醫院共收治分級診療住院患者1101人次,共補償金額277.31萬元,與新農合結算金額357.96萬元,各定點醫院增加純收入80.65萬元(各醫院分級診療補償情況如下:縣人民醫院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592人次,補償金額159.68萬元,與合醫中心結算金額為191.23萬元,醫院增加純收入31.55萬元;縣二院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239人次,補償金額50.97萬元,與合醫中心結算金額為78.26萬元,醫院增加純收入27.29萬元;縣中醫院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105人次,補償金額30.11萬元,與合醫中心結算金額為37.96萬元,醫院增加純收入7.85萬元;王答鄉衛生院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108人次,補償金額25.07萬元,與合醫中心結算金額為36.96萬元,醫院增加純收入11.89萬元;清源鎮衛生院分級診療病種住院人數57人次,補償金額11.48萬元,與合醫中心結算金額為13.55萬元,醫院增加純收入2.07萬元)。
新農合多支付80.65萬元,而患者減少自付費用99萬余元。實施分級診療的醫院為降低醫療費用,加強了內部監督和管理,每周監督二次,對照臨床路徑查病歷、看費用,既保證了醫療效果,又避免了過度治療等醫療行為的發生,實現了醫院有利賺、患者費用低,充分體現了新農合基金的保障效果,和諧了醫患關系,使廣大群眾得到了實惠。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宣傳引導。在去年10月和11月份我縣新農合管理中心就從省衛計委新農合管理中心申請并領取了8.6萬份山西省實施分級診療告知書,明確了轉診、補償等政策要求,并將告知書通過鄉鎮、村網格長發放到每一戶參合家庭,縣新農合管理中心印制500余份清徐縣分級診療實施辦法和流程圖,發放到各村和醫療機構,通過村醫給廣大群眾解讀。
2.全面提高縣級醫院的診療技術水平。縣醫院為扎實開展分級診療工作,建立了特聘科主任管理制度,如:中醫科、普外科、核磁共振室等重點科室,由省人民醫院臨床科室副主任醫師擔任特聘科主任,全面管理科室,選派主治醫師常住清徐縣人民醫院,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人選進行技術幫扶。縣醫院在本院內選聘執行主任負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增設了血液透析室、腫瘤科、腦外科、泌尿外科、核磁共振室等科室,開展了微創手術醫療服務,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逐年提高。
縣二院、縣中醫院也聘請省、市三甲醫院專家,通過坐診、查房、疑難病種處置、處方點評和分科室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醫技人員的技術水平。
3.建立縣鄉醫聯體,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為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實施,給群眾提供安全、價廉、高效、優質、方便、連續的醫療服務,按照山西省衛生和計生委等四委廳室《關于印發山西省縣鄉醫聯體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晉衛發[2016]4號)以及太原市衛生局等七部室局《關于進一步深化縣域衛生一體化綜合改革的意見》(并衛[2014]28號)文件精神,加快縣鄉醫聯體建設,縣醫院、縣二院、縣中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縣鄉醫療聯合體,醫聯體雙方簽訂三年的幫扶協議,由縣級醫院選派服務能力較強的科室主任到鄉鎮衛生院擔任院長或業務副院長,形成科室幫扶鄉鎮衛生院的格局,第一年采取輸血式幫扶,即人員、設備等都要下沉到鄉鎮衛生院。第二年要培養鄉鎮衛生院人員,提高技術水平。第三年要使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獨立開展診療服務,并拓展醫療服務項目。各鄉鎮衛生院積極聘請退休醫生開展診療服務,并將有限的醫生也送往省市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進行全科醫生專科培訓,為鄉鎮衛生院開展分級診療奠定了人才基礎,進一步實現縣域內醫療設備有序流動,配置科學合理,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
4、穩定村醫隊伍,提高服務能力。認真落實鄉村醫生進退機制,積極吸收助理以上資質人員進入村醫隊伍,全年共進入鄉村醫生34名,其中執業醫師6名,助理醫師11名,大學生村醫12名,外地轉入村醫5名;退出鄉村醫生36名。2014年共有執業助理以上的鄉村醫生49名,全縣13個鄉鎮衛生院26個村,鄉村醫生與12804居民簽訂了服務協議。進一步優化了村醫隊伍,提升了服務能力。
開展鄉村醫生網上在線學習培訓,并于今年4月1日起,縣衛生局還組織新招聘鄉鎮醫生和全部村醫,分四期,在縣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能力提升培訓。初步形成了縣級醫院醫生與鄉村醫生接對幫扶的格局。
三、存在的問題
1、醫療人才缺乏,縣鄉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嚴重不足是提高我縣醫療技術水平的一個主要瓶頸。
2、分級診療體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
我縣分級診療開展時間短,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不斷完善。各級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對分級診療政策的認識不夠深刻,還需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3、分級診療病種少,開展分級診療的鄉鎮衛生院還不多,通過半年的實施情況來看僅有100個病種,還不能滿足廣大參合群眾的就醫需求。
四、今后工作計劃
1、加大宣傳力度。今后我們要不斷加強宣傳力度,讓群眾明白分級診療政策。
2、完善分級診療制度。不斷完善分級診療制度,讓群眾在鄉鎮衛生院享受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2016年,縣醫院至少和3個鄉鎮衛生院、其它縣級醫院也要至少和1個鄉鎮衛生院形成醫療聯合體,力爭使8個鄉鎮衛生院能夠開展分級診療服務。
3、增加分級診療病種。依托縣醫院按照醫療服務能力和疾病臨床路徑,年內再開展100種分級診療病種,爭取達到200種。進一步提高分級診療覆蓋范圍,使更多的群眾受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深化醫改實施分級診療制度,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它能夠規范醫生的診療行為,促進醫院精細化管理,提高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我們今后一定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支持下,通過采取行政、醫保、價格等綜合措施,充分發揮新農合補償政策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實行差別支付,建立和完善城鄉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的分級診療機制,引導患者合理就醫,切實降低藥占比和患者自付費用,逐步擴大新農合患者的補償比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改革紅利。
推薦訪問:分級診療工作總結6篇 診療 分級 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