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8篇

時間:2022-03-10 21:14:59 來源:網友投稿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8篇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1

讀《***談治國理政》 感悟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指出,新時代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凝心鑄魂,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華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需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文化傳承中樹德立人

******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一個國家的青少年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所謂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自信則中國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必須要在青少年身上建立文化自信,將青少年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要通過思想引導、文化熏陶、精神指引、榜樣力量、實踐影響等方式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圩?,上好人生第一課;要鼓勵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使命任務中樹立政治信仰、樹立人生觀念、樹立愛國思想、樹立遠大抱負,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要讓青少年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悠久歷史、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理念中汲取力量,引導他們堅定信仰、創新思維、開闊視野、自律明德。今天的青少年現在在第一個百年中成長,未來在第二個百年中奮斗,承上啟下、至關重要,通過牢固樹立文化自信,他們必將成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成為中華文化的接力手和傳承者。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弘揚歷史中邁向世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新時代我們要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要在弘揚中華歷史文化中堅定自信、要在復興中華民族文化中走向世界。中國,這個擁有5000年文化的禮儀之邦,給我們留下了兩件寶貴的財富:一件是歷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鑒世,后者可潤心。我們應該和全世界人民一同分享這兩道精神大餐。******在甘肅調研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敝袊鴤鹘y文化中有“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有“何以家為”的報國熱情、有“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這些價值觀念扎根于中華文明的傳統,也是我們向全世界弘揚中華文化的突破口,我們要宣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要宣揚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宣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群眾基礎,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國的文化自信。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網絡世界中凝心聚力

自互聯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以來,已經成為了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更締造了一個龐大的網絡世界?!盎ヂ摼W+文化”不僅催生了新的文化產業、新的消費習慣,也極大增強了文化的吸引力、傳播力,為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網絡強國戰略目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帶來巨大挑戰。******指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痹诟叨刃畔⒒臅r代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需要每個中國人凝心聚力、貢獻力量。需要科技人員搶占前沿核心科技陣地,以5G技術為核心的移動通信技術作為突破口,在網絡世界制定中國標準、打造中國體系、建設中國產業鏈;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強網絡安全軟硬件的開發和使用、扶持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建設覆蓋全國的多層次網絡安全體系、落實到位網絡安全的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培養互聯網思維能力、提升網絡輿情引導能力、加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信息化政府;需要網信工作者廣泛學習政治理論、網絡知識、市場經濟等系統知識,培養樹立超前思維,下好“先手棋”、搶占“制高點”。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隨著第二個一百年的臨近,在我們的經濟、外交、軍事、工業、科技不斷提升的同時,中華文化也必然重新邁向輝煌!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2

愛人利物之謂仁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并以“愛人利物之謂仁”為提挈,深刻闡釋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愛人利物之謂仁”,出自《莊子·天地》,原文為:“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蔽淖种辛髀冻龅兰业婪ㄗ匀?、寬厚廣博的志趣,其中“愛人利物之謂仁”指“德澤廣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萬物以利澤”。

“仁愛”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處于核心地位,其將“仁”與“德”有機結合,認為好“仁”之人是至高無上的,正所謂“好仁者,無以尚之”。孟子則把人與人之間的“仁”推加給萬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愛”的概念,提出“仁者愛人”“仁者無敵”等觀點,形成了“愛親、愛民、愛萬物”三個層次,正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講求“仁”,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處。在前兩者思想的認知基礎上,莊子將“仁”凝練雋永為“愛人利物之謂仁”,后世賡續傳承,始終把“愛人利物之謂仁”作為社會發展的精神之柱、應世之跡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黨始終遵循的最高標準。******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以“愛人利物之謂仁”為提挈,向全黨發出了號召:“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念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

人心向背,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千萬要記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薄跋駩圩约旱母改改菢訍劾习傩铡!彼诓煌瑫r期、不同場合,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出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對黨群關系的深刻理解,告誡黨員干部勿忘為民初心,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如何正確看待權力、規范使用權力,可以說是考驗領導干部的第一道“門檻”。******對領導干部權力觀的問題有許多重要論述。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中,他把“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同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他提出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這些重要論述,為領導干部校正權力觀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黨,牢記初心使命。翻開風云激蕩的紅色篇章,從延安整風運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記載著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總書記指出,“因為我們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是一個立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是一個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黨”,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

心中有民,常懷敬畏之心?!靶闹杏忻瘛笔菫檎环降母荆切闹杏悬h的順延,是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前提。******強調,要“以百姓之心為心”,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廣大黨員干部更要時刻意識到民心與執政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把人民當作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動力之本和智慧之源,這樣才能凝聚起千百萬大眾,匯聚起建設國家、復興民族的強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誠于黨,更好地履職盡責,慎用權力。

心中有責,方能篤行擔當。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眾當“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會割裂黨和人民群眾保持的血肉聯系。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群眾利益無小事,服務群眾、聯系群眾,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謂的“小事”。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將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小情時刻銘記于心,將過去沒看清的問題看清,將過去沒引起重視的問題重視起來,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厲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潔己方能不失己,愛民所重在親民。人民群眾,常常被比作能載舟的水,喻為能播種的土地。對于執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動讓群眾參與,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批評。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做人。領導干部不能懶政、怠政,要學會親民、愛民、為民著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智慧奉獻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匯于人民。

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3

對標“十四五”主要目標穩步前進奪取新勝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會議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描繪了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前進方向。

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制度穩則國家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勝利收官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制度優勢充分彰顯、治理效能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實踐成果源自于我們黨長期以來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融入中國實際的實踐探索,源自于我們黨與時俱進及時將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賦予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以科學性及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顯著優勢,是“十四五”時期以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繼續完善國家治理效能必須遵循的原則。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并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務必要牢牢把握好高質量發展要求,認識發展規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確保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及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也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但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提供一個完善的制度環境!

保持戰略定力出實招硬招,助力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四十年也為黨和人民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精神財富。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以及明顯增加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改革發展也將面臨更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以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明確改什么、怎么改,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更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作為,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敢闖敢干,讓各項改革舉措在落地落實中有機銜接、融會貫通,確保改革開放這艘巨輪沿著正確航向前行。

著力解決人民“好不好”的問題,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過去我們是解決人民“有沒有”的問題,現在是解決人民過得“好不好”的問題。要看人民群眾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是否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各項民生舉措是否真正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環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有關民生建設的方方面面都關乎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期待與需求,要求我們必須下足繡花功夫,在民生領域發揚持之以恒的釘釘子精神,在回應人民“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環境”“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期待中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推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共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拔逦灰惑w”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解決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在發展過程中,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方針,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就是要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既為經濟社會發展保存潛力和后勁兒,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帶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建成文化強國的基本途徑,要求在今后五年之內,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都能得到明顯提高。堅定文化自信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帶動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力量之源,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將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公民價值規范融入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夯基固魂。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4

用好“抑、揚、頓、挫”讓思政課余音繞梁

“文似看山不喜平”。青年學生不再甘于為“念經式”“催眠式”的思政課“埋單”。近年來,“南航徐川”“復旦陳果”兩位80后思政課教師走紅網絡,受到很多青年學生甚至成年人的歡迎。徐川能將枯燥的“黨課”講得入心入耳、場場爆滿。他以網文《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爆紅網絡,他的黨課,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無虛席”,甚至有人從十多公里外趕來“蹭課”。陳果被稱為“最有型的大學女教師”。有網友評論,“她有好聽的聲音,令人折服的口才和自成體系的思想,她打破了我們對于大學教師的既定印象,她的大道理發人深省?!本W上有很多學生留言,“老師把課講得這么美,當她的學生很幸福”。作為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他們用內容與語氣雙重的“抑、揚、頓、挫”讓聽者入耳動心,正所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開啟了思政課的“春天”。

“抑”。增強憂患意識,激發責任擔當。講好思政課,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講清世情、國情、黨情,尤其是我國在發展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增強青年的憂患意識,自覺抵制風險,迎接挑戰,激發責任擔當。帶領學生直面分析各種社會問題,態度鮮明批評不良社會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正面思考,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復雜性、艱巨性和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將要擔負的責任。周恩來總理在切身體會中華民族深重苦難中,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少年立下初心,為之奮斗終生。當前,我們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思政課就是要引導青年在直面短板和不足中看到前景和希望,于危中求機,立鴻鵠志,做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接續者。

“揚”。弘揚優良傳統,增強四個自信。中華民族擁有浩浩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宏圖偉業。思政課就要講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讓青年學生感知中華民族氣節和文化魅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惡揚善,去粗取精,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等,激勵其成為一個能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明日之星”。

“頓”。培育正確三觀,明辨是非曲直。“抑”也好“揚”也罷,正是這些外界因素的集成,影響了內心的想法,思政課就是要引導青年學生對外界各種信息進行深刻思考,在關注時代、關注社會中汲取養分、豐富思想,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說過:“我為什么對焦裕祿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為我在上初中一年級時,當時宣傳焦裕祿的事跡,我的政治課老師在講述焦裕祿的事跡時數度哽咽,一度講不下去了,捂著眼睛抽泣,特別是講到焦裕祿肝癌最嚴重時把藤椅給頂破了,我聽了很受震撼。”這就是“頓”的力量,此處無聲勝有聲。聽陳果老師講課,網友直呼“一語驚醒夢中人”,對,這就是思政課教師該給學生的,如醍醐灌頂般的頓悟,讓他們的人生更加堅定而通透,能夠始終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堅定而純粹融個人夢于國家夢中而不懈努力的奮斗者。

“挫”。厚植家國情懷,銘記苦難輝煌。放眼中華民族近代史,有最深重的苦難,也有最耀眼的輝煌。思政課教師要運用歷史視野,引導學生銘記落后挨打的苦難歷程,品味苦難中鑄就的輝煌。傳承“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通過講述歷史在曲折中前行的故事,引導青年學生向革命先輩、改革精英學習,進行啟發式教育,點燃復興強國夢,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激勵青年學生做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5

讀《***談治國理政》 感悟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指出,新時代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凝心鑄魂,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華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需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文化傳承中樹德立人

******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一個國家的青少年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所謂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自信則中國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必須要在青少年身上建立文化自信,將青少年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要通過思想引導、文化熏陶、精神指引、榜樣力量、實踐影響等方式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上好人生第一課;要鼓勵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使命任務中樹立政治信仰、樹立人生觀念、樹立愛國思想、樹立遠大抱負,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要讓青少年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悠久歷史、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理念中汲取力量,引導他們堅定信仰、創新思維、開闊視野、自律明德。今天的青少年現在在第一個百年中成長,未來在第二個百年中奮斗,承上啟下、至關重要,通過牢固樹立文化自信,他們必將成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成為中華文化的接力手和傳承者。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弘揚歷史中邁向世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新時代我們要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要在弘揚中華歷史文化中堅定自信、要在復興中華民族文化中走向世界。中國,這個擁有5000年文化的禮儀之邦,給我們留下了兩件寶貴的財富:一件是歷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鑒世,后者可潤心。我們應該和全世界人民一同分享這兩道精神大餐。******在甘肅調研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敝袊鴤鹘y文化中有“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有“何以家為”的報國熱情、有“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這些價值觀念扎根于中華文明的傳統,也是我們向全世界弘揚中華文化的突破口,我們要宣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要宣揚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宣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群眾基礎,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國的文化自信。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在網絡世界中凝心聚力

自互聯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以來,已經成為了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更締造了一個龐大的網絡世界。“互聯網+文化”不僅催生了新的文化產業、新的消費習慣,也極大增強了文化的吸引力、傳播力,為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網絡強國戰略目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帶來巨大挑戰。******指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痹诟叨刃畔⒒臅r代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需要每個中國人凝心聚力、貢獻力量。需要科技人員搶占前沿核心科技陣地,以5G技術為核心的移動通信技術作為突破口,在網絡世界制定中國標準、打造中國體系、建設中國產業鏈;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強網絡安全軟硬件的開發和使用、扶持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建設覆蓋全國的多層次網絡安全體系、落實到位網絡安全的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培養互聯網思維能力、提升網絡輿情引導能力、加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信息化政府;需要網信工作者廣泛學習政治理論、網絡知識、市場經濟等系統知識,培養樹立超前思維,下好“先手棋”、搶占“制高點”。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隨著第二個一百年的臨近,在我們的經濟、外交、軍事、工業、科技不斷提升的同時,中華文化也必然重新邁向輝煌!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6

對標“十四五”主要目標穩步前進奪取新勝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會議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描繪了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前進方向。

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制度穩則國家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勝利收官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制度優勢充分彰顯、治理效能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實踐成果源自于我們黨長期以來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融入中國實際的實踐探索,源自于我們黨與時俱進及時將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賦予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以科學性及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顯著優勢,是“十四五”時期以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繼續完善國家治理效能必須遵循的原則。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并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務必要牢牢把握好高質量發展要求,認識發展規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確保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及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也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但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提供一個完善的制度環境!

保持戰略定力出實招硬招,助力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四十年也為黨和人民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精神財富。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以及明顯增加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改革發展也將面臨更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以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明確改什么、怎么改,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更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作為,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敢闖敢干,讓各項改革舉措在落地落實中有機銜接、融會貫通,確保改革開放這艘巨輪沿著正確航向前行。

著力解決人民“好不好”的問題,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過去我們是解決人民“有沒有”的問題,現在是解決人民過得“好不好”的問題。要看人民群眾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是否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各項民生舉措是否真正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環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有關民生建設的方方面面都關乎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期待與需求,要求我們必須下足繡花功夫,在民生領域發揚持之以恒的釘釘子精神,在回應人民“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環境”“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期待中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推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共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拔逦灰惑w”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解決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在發展過程中,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方針,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就是要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既為經濟社會發展保存潛力和后勁兒,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帶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建成文化強國的基本途徑,要求在今后五年之內,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都能得到明顯提高。堅定文化自信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帶動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力量之源,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將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公民價值規范融入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夯基固魂。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7

愛人利物之謂仁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并以“愛人利物之謂仁”為提挈,深刻闡釋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愛人利物之謂仁”,出自《莊子·天地》,原文為:“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蔽淖种辛髀冻龅兰业婪ㄗ匀?、寬厚廣博的志趣,其中“愛人利物之謂仁”指“德澤廣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萬物以利澤”。

“仁愛”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處于核心地位,其將“仁”與“德”有機結合,認為好“仁”之人是至高無上的,正所謂“好仁者,無以尚之”。孟子則把人與人之間的“仁”推加給萬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愛”的概念,提出“仁者愛人”“仁者無敵”等觀點,形成了“愛親、愛民、愛萬物”三個層次,正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講求“仁”,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處。在前兩者思想的認知基礎上,莊子將“仁”凝練雋永為“愛人利物之謂仁”,后世賡續傳承,始終把“愛人利物之謂仁”作為社會發展的精神之柱、應世之跡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黨始終遵循的最高標準。******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以“愛人利物之謂仁”為提挈,向全黨發出了號召:“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念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

人心向背,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扒f要記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薄跋駩圩约旱母改改菢訍劾习傩??!彼诓煌瑫r期、不同場合,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出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對黨群關系的深刻理解,告誡黨員干部勿忘為民初心,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如何正確看待權力、規范使用權力,可以說是考驗領導干部的第一道“門檻”。******對領導干部權力觀的問題有許多重要論述。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中,他把“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他提出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這些重要論述,為領導干部校正權力觀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黨,牢記初心使命。翻開風云激蕩的紅色篇章,從延安整風運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記載著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指出,“因為我們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是一個立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是一個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黨”,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

心中有民,常懷敬畏之心?!靶闹杏忻瘛笔菫檎环降母荆切闹杏悬h的順延,是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前提。******強調,要“以百姓之心為心”,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廣大黨員干部更要時刻意識到民心與執政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把人民當作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動力之本和智慧之源,這樣才能凝聚起千百萬大眾,匯聚起建設國家、復興民族的強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誠于黨,更好地履職盡責,慎用權力。

心中有責,方能篤行擔當。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眾當“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會割裂黨和人民群眾保持的血肉聯系。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群眾利益無小事,服務群眾、聯系群眾,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謂的“小事”。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將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小情時刻銘記于心,將過去沒看清的問題看清,將過去沒引起重視的問題重視起來,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厲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潔己方能不失己,愛民所重在親民。人民群眾,常常被比作能載舟的水,喻為能播種的土地。對于執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動讓群眾參與,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批評。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做人。領導干部不能懶政、怠政,要學會親民、愛民、為民著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智慧奉獻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匯于人民。

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如何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心得體會2000字篇8

用好“抑、揚、頓、挫”讓思政課余音繞梁

“文似看山不喜平”。青年學生不再甘于為“念經式”“催眠式”的思政課“埋單”。近年來,“南航徐川”“復旦陳果”兩位80后思政課教師走紅網絡,受到很多青年學生甚至成年人的歡迎。徐川能將枯燥的“黨課”講得入心入耳、場場爆滿。他以網文《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爆紅網絡,他的黨課,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無虛席”,甚至有人從十多公里外趕來“蹭課”。陳果被稱為“最有型的大學女教師”。有網友評論,“她有好聽的聲音,令人折服的口才和自成體系的思想,她打破了我們對于大學教師的既定印象,她的大道理發人深省。”網上有很多學生留言,“老師把課講得這么美,當她的學生很幸?!薄W鳛樾聲r代的思政課教師,他們用內容與語氣雙重的“抑、揚、頓、挫”讓聽者入耳動心,正所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開啟了思政課的“春天”。

“抑”。增強憂患意識,激發責任擔當。講好思政課,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講清世情、國情、黨情,尤其是我國在發展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增強青年的憂患意識,自覺抵制風險,迎接挑戰,激發責任擔當。帶領學生直面分析各種社會問題,態度鮮明批評不良社會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正面思考,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復雜性、艱巨性和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將要擔負的責任。周恩來總理在切身體會中華民族深重苦難中,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少年立下初心,為之奮斗終生。當前,我們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思政課就是要引導青年在直面短板和不足中看到前景和希望,于危中求機,立鴻鵠志,做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接續者。

“揚”。弘揚優良傳統,增強四個自信。中華民族擁有浩浩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宏圖偉業。思政課就要講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讓青年學生感知中華民族氣節和文化魅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惡揚善,去粗取精,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等,激勵其成為一個能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明日之星”。

“頓”。培育正確三觀,明辨是非曲直?!耙帧币埠谩皳P”也罷,正是這些外界因素的集成,影響了內心的想法,思政課就是要引導青年學生對外界各種信息進行深刻思考,在關注時代、關注社會中汲取養分、豐富思想,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說過:“我為什么對焦裕祿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為我在上初中一年級時,當時宣傳焦裕祿的事跡,我的政治課老師在講述焦裕祿的事跡時數度哽咽,一度講不下去了,捂著眼睛抽泣,特別是講到焦裕祿肝癌最嚴重時把藤椅給頂破了,我聽了很受震撼?!边@就是“頓”的力量,此處無聲勝有聲。聽陳果老師講課,網友直呼“一語驚醒夢中人”,對,這就是思政課教師該給學生的,如醍醐灌頂般的頓悟,讓他們的人生更加堅定而通透,能夠始終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堅定而純粹融個人夢于國家夢中而不懈努力的奮斗者。

“挫”。厚植家國情懷,銘記苦難輝煌。放眼中華民族近代史,有最深重的苦難,也有最耀眼的輝煌。思政課教師要運用歷史視野,引導學生銘記落后挨打的苦難歷程,品味苦難中鑄就的輝煌。傳承“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通過講述歷史在曲折中前行的故事,引導青年學生向革命先輩、改革精英學習,進行啟發式教育,點燃復興強國夢,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激勵青年學生做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推薦訪問:國史 黨史 心得體會 學黨史、新中國史心得 黨史和中國史心得體會 學黨史感想 為什么要學黨史 新中國史心得體會 學黨史新中國史體會1000字 學黨史、新中國史體會 黨史 新中國史心得體會 讀黨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 新中國黨史、國史心得體會 黨史、新中國史心得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