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小區綠色生態的發展狀況、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設計原則、小區園林綠化規劃中使用綠色植物的要求以及規劃設計是營造最佳人居環境的關鍵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區園林;綠化;規劃;設計;要點
一、小區綠色生態的發展狀況
綠色生態小區指的就是在建設各環節都體現著節能、環保,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使居民區與自然達到有機統一的整體的住宅小區。在小區中,一切的景觀設計與建設盡量順應自然,利用原本的自然環境對小區的氣候環境進行調節,凈化小區的空氣與水質,減少噪聲污染。在綠色生態化小區中,各類植被的種植面積應當不小于綠地面積的80%。
二、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的設計原則
1、因地制宜住宅小區在建設綠色生態化時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要根據小區中的自然環境來進行創造設計,使自然與建筑物有主有從、層次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設計時要遵循自然生態的規律,講究植被、山水的科學搭配,同時加入人文因素,使自然與人文相結合,在環境空間上達到有機的統一,讓居民有美的享受。另外,在進行小區綠化建設時一定要注意植被的選擇。除了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植物外還可適當選擇一些適應力強、有著極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在改善小區環境的同時也美化了小區的風景。在設計時還應該征詢居民的意見,將居民的生活習慣考慮在內。
2、來于自然,滿足人們正常需求中國園林風景的中心思想就是來于自然,歸于自然,使自然環境與人們的居住環境達到高度統一,滿足人們生活需要。設計精巧的園林風景能夠滿足的不僅是人們對于美景觀賞的需要,同時還有人們的生活需要,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園林風景提供給人們的就是一個休閑運動的場所,讓人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放松自己的心情,鍛煉自己的身體。
3、注重創新在進行住宅區的園林建設時要注意創新突破,要達到美化景觀和方便居民的雙重目的。設計老人活動區時應注意選擇的樹木要是高大的喬木,能夠為老人提供一個休息遮陰的地方,也為散步、晨練創造了意境。設計中年人活動區時則是要注意感官上的享受。而進行兒童活動區的設計時應該注意樹種的選擇,不能選擇有刺、有毒、有飛絮的植物,以防對兒童造成傷害。同時活動區應該色彩明快豐富,吸引兒童注意力。另外,居民區植被的設計應該具有強烈的季節特色,使得植被能夠伴隨季節的不同擁有不同的景觀,讓居民體驗不同的感官享受。
三、小區園林綠化規劃中使用綠色植物的要求
小區中的園林綠化規劃要注重使用的植物具有比較強的保持水土功能,這樣也可以將園林技術與水土保持工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要注重住宅小區的園林設計更要講究休閑性與保健性。在現實生活中,園林綠化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利用觀賞型的保健植物來建設專門的保健生態社區也是園林技術發展的重要方面。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市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經過1天的忙碌之后,市民很希望有一個可以盡情放松的場所,社區的綠地系統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如今生態社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綠色植物的保健功能得到格外的重視。保健生態社區建設的布局不僅要考慮到綠色植物的覆蓋率和人均綠地指標,還要充分考慮各種植物所具有的保健功能,對植物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和分泌物要有準確地把握。很多保健生態社區的空間布局是按照中醫五行學說來布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以起到互生互補的保健效果,將這些觀賞型的保健植物放置在室內,營造良好的室內保健空間。崇尚自然、返璞歸真是多數現代人非常渴望的生活狀態,在家居環境中,多布置一些觀賞型的保健植物可以最大限度地調節人們的心理和生理機能,能夠讓人的精神得到徹底的放松,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免疫力,從而使人在投入工作的時候精神百倍。
四、規劃設計是營造最佳人居環境的關鍵
通過諸多調查及分析,設計人員發現,在建設某綠地景觀時,只有科學地規劃和設計,才可以促使小區的綠化美化水平得到提高,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將規劃設計要求嚴格執行下去。比如,如果小區總面積的30%為執行小區綠化面積,那么就需要按照設計人口居住小區集中綠地面積人均1m2的要求進行設計,并且休憩健身設施的數量滿足相關要求。通過調查發現,近些年來,城市規劃和建設呈現出一個普遍的特點,景觀大道到處都是,寬度在幾十米左右,長度可以達到數公里,但是卻沒有其他的點綴物。這些大道尺度較大,細部沒有進行推敲處理,經常是硬質廣場、巨型雕塑充斥其中,有的噴泉甚至半年也不會噴水,還有一些色帶植物,完全沒有遮陰作用。這樣雖然視覺效果較為壯觀,但是卻沒有實際意義,投入大量的資金,實用性卻不夠。很多新建小區也受到這個“流行風”的影響,雖然有亮點存在于景點和小品上,但是細節方面卻存在問題。
1、休閑是小區綠化的根本所在
某綠地景觀設計人員牢記,休閑才是小區綠化的風格,不應該僅僅去追求一些磅礴的氣勢,或者是采用抽象構圖,形成一種視覺沖擊,而是需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出來,時刻為用戶考慮,對人的尺度進行考慮,營造出來的空間應該是人性化、較為親切的。小區的設計,不能一味追求張揚,不能過分采用喧囂的硬質景觀,要將寧靜典雅的中國傳統園林應用過來,同時融合簡約休閑的西方居住環境。不能追求大的小區廣場,而應該將小巧和適用作為主要考慮方面。主要表現為游人是特定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兒童,大約占到一半以上,并且兒童都是家長攜帶的,使用的頻率較高。室外綠地直接關系到居民日常生活關系,有著完善的活動設施,可以促使居民的健身、娛樂、休憩要求得到滿足。在小區步道設計方面,需要將使用者的舒適度作為重要的衡量指標,在促使功能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宜窄不宜寬,曲多于直。
2、小區的整體規劃設計原則
在某小區的整體規劃設計中,需要對公共活動設施合理設置,避免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煙氣、浮塵和噪聲的影響。對園林小品精心設置,促使環境得到美化和豐富,園林小品的趣味性也可以得到強化。要保證景觀和空間的完整性、足夠的和諧、結構和功能的穩定,人們的設計需要與其天然原有的設計所適應,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引入景觀元素所帶來的副作用,這樣才可以得到完整的景觀結構和功能。在公共活動空間的環境設計中,需要對建筑、道路、廣場、院落、綠地和建筑小品之間以及與人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科學處理,對硬化活動場所進行必要的設置,要將組團作為單位,過大是不合適的,居民到達應該在5min以內,也就是服務半徑在150m以內。要適當地超前規劃,預留一定比例的待建綠地;在對一些活動設施進行處理時,需要對不同年齡段活動內容的交叉干擾進行考慮。在居住綠地設計中,需要促使不同群體的需求得到滿足,要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中體現出來。選擇的植物種類,需要將地方特色體現出來。
3、小區綠化植物配置應該層次分明
在某小區綠地規劃設計中,綠地的生態效益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將綠色植物的生態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促使環境得到優化。要合理搭配喬木、灌木和草,將鄉土樹種作為主要樹木,盡量將喬木應用過來。因為高大樹木相較于草花來講,會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出更多的氧氣。如今,很多地區都過分喜歡草,這是不合理的。選擇的樹種,應該具有較少的病蟲害,如果種植場所沒有密集人群,那么就可以嵌入一些草,通常在停車場采用這種方式。轎車越來越多,那么硬化面積就會增多,推廣應用嵌草綠地,住宅使用功能不受影響,還可以促使綠地率得到顯著提升。綠地率以及綠化覆蓋率是小區綠化美化的關鍵,要將植物的分解和合成能力充分利用起來;提升景觀質量,將園林綠化功能發揮出來,有機統一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便創造出更加舒適幽雅的綠地環境,更好地服務于小區居民。要想將小區的休閑特性真正體現出來,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多種植物,特別是應用高灌木和小喬木,以增加綠量,綠量應該接近于人們的視線高度。社區內的植物,應充分應用其自然形態,使用灌木時,不能在草坪中散置,需要集中起來,促使植物密而不亂,將層次體現出來。草坪的邊界可以是一些硬質界面,避免鋪裝連接大片的草坪,要讓邊界足夠明顯。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住宅小區中的園林綠化規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設計上不僅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氣候與環境情況因地制宜,同時,還要考慮綠色植物本身的特點,并從宏觀的角度進行規劃,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靜,吳玉軍.淺談小區綠地景觀規劃設計[J].中國園藝文摘,2010,2(7):123-125.
[2]中意坤.淺談小區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J].技術與市場,2007,2(1):44-46.
[3]張瓊.淺談現代居住小區景觀綠化規劃與設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6):144-145.
[4]張永林.淺談小區綠地景觀生態設計[J].四川農業科技,2006,2(1):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