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街道黨工委書記度抓基層黨建設工作述職報告,供大家參考。
街道黨工委書記度抓基層D建工作述職報告
一、履行職責情況
一是夯實基層D建基礎。開展“轉作風、提標準、抓落實暨D建質量深化年”活動,實施D建“七大工程”,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實施村級“三室一廳”運行管理模式,完成X個村居規范化提升,通過“集約設置”“下墻成冊”,精簡制度牌X余塊,實現了村級事務歸口管理,提升了運行效能。實行村居黨組織書記綠藍橙紅賦色動態考核評價機制,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今年共警示約談橙色等級支部書記X人,有效激發了干事創業新動能。
二是創新城市基層D建。按照“黨的組織、網格架構、陣地建設”三位一體模式,建立X處黨群e家會客廳,新成立X個純城市社區,設置X個黨群服務站。成立國有公益性物業公司,兜底管理X個無人管理小區。抽調街道X名骨干駐片區開展服務,選優配強X名社區工作者,吸收X名志愿者,切實增強服務力量,實現D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破題開篇。
三是深化農村基層治理。深化D建引領下街道基層治理改革創新,細分社會穩定、矛盾調解等X條工作專線,每天對苗頭性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提升全域全科網格治理質效,暢通民意訴求X條渠道,降低了群眾訴求成本,提升了訴求解決效能。街道進京訪在X年同比下降X%的基礎上,X年又同比下降X%,創歷史以來進京訪最低。
四是難點問題有效**。圍繞軟弱渙散村整治,由黨委成員牽頭掛帥,先后派駐工作隊X批,調整選配書記X人,有力解決了長期困擾基層的村級班子運行不規范、信訪矛盾突出等問題,擱置近X年的城中社區X小區、X社區爛尾樓問題年內將徹底解決。圍繞村居集體經濟增收,探索了X種增收途徑,X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X萬元以上,X%的村收入達到X萬元以上。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層組織建設仍存短板。抓基層組織建設力度不夠,創新抓基層組織建設的方法不多、路徑不寬,在優化村居干部隊伍結構、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X個行政村黨組織X名支部成員中,X歲以下的只有X人、僅占X%,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X%,村級班子隊伍年齡老化,結構失衡,后備干部人才短缺較為明顯。
二是基層黨員管理不夠嚴格。抓黨員教育管理重視程度不夠,黨員教育針對性不強,形式較為單一,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情況。X年縣委巡察X街道村居黨組織時反饋指出,德勝、黃草等X個村居“主題黨日”活動開展不到位,存在黨員活動組織不力、記錄不規范、活動檔案缺失等問題。
三是城市D建精細化程度不高。對城市D建工作這一新課題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對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思考不多,導致城市D建網格管理不夠精細,沒有形成完善的服務運行機制,服務下沉的力度不夠。比如,城市社區服務群眾能力不強,上下聯動機制不完善,沒有形成各方協調參與、多元共治的合力,為民服務解民憂還未做實做細。基礎工作還有欠缺,X個新建純城市社區還有X個辦公場所未完成建設,城市社區資產剝離推進緩慢,目前只有X社區完成。
四是D建難點**力度不夠。在基層D建工作中攻堅克難的勁頭還不足,對**村集體經濟發展、軟弱渙散村整頓等“老大難”問題措施不多,還存有“等一等、緩一緩”的想法。比如,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指導不夠,導致部分村居黨支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上缺思路、少辦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單一、發展后勁不足。X個村居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組織松散、運行不穩,依靠合作社實現村級增收X元以上的村居僅有X個。X村、X村等軟弱渙散村居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存在,仍未得到有效處理。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夯實基層D建基礎上下功夫。開展“轉作風、提標準、抓落實暨D建質量鞏固年”活動,圍繞基層陣地建設,深化村級“三室一廳”運行管理模式,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明確“D建工作月月清”制度,實現基層D建整體工作“月初清楚、月中推動、月底清零”的良好運轉態勢。合理運用黨員教育“線上線下”載體,創新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方式,切實提高“三會一課”質量和水平。
二是在強化村居干部隊伍上下功夫。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開展黨員遍訪活動,加強分析研判,提前摸排化解風險點,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實現村“兩委”班子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比例上升X%,X歲以下年輕干部實現全覆蓋。持續推進村黨組織書記綠藍橙紅考核機制,將考核與績效報酬發放相掛鉤,提升村干部履職能力,推動農村黨組織全面過硬。
三是在解決D建難點問題上下功夫。以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為重點,推進與山農大合作,盡快完成大殿汪等X處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推廣農業新品種,探索增收新路徑,在X個重點村新建X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X個村集體收入實現倍增。以軟弱渙散村整頓為重點,持續推進X村、X村等重點村居整頓,切實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制定實施黨員發展“三定”工作法,通過定人員、定職責、定措施,著力**監督缺位、指導缺失,嚴把黨員入口關,確保黨員發展質量。
四是在補齊城市D建短板上下功夫。深化D建引領下的城市基層治理,加強上下聯動,推動服務下沉,推進群眾訴求即調即解。全面配齊專兼職隊伍,每個社區至少配備X名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志愿者達到居民數量的X%以上。加快黨群服務陣地建設,標準化打造X個新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動職能下沉一線,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著力打造縣域D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特色品牌。
推薦訪問:街道黨工委書記度抓基層黨建設工作述職報告 黨建 述職報告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