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初中音樂八年級教學設計模板

時間:2022-03-15 00:04:09 來源:網友投稿

  初中音樂八年級教學設計模板

  現在的課堂更加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關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只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的課堂現象已不多見,這給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也帶來了新挑戰,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都需要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技能,通過教學設計則可以實現新理論、新方法的有效運用,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音樂教學設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音樂八年級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能夠感受到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情感,體會真情的可貴。

  【過程與方法】

  運用模仿、對比、合作的方式培養團隊的協作能力。

  【知識與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聲部合唱的音色和諧,并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完整而流暢的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難點】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搶險視頻,并設問這個視頻表現了什么樣的情感主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個視頻主要表現出關于愛的情感主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愛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二)新課教授

  1.初聽歌曲,教師播放歌曲并設問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情緒又是什么樣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緒非常的柔和、抒情。

  2.復聽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段?它們的演唱形式分別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獨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獨唱。

  3.完整的聆聽歌曲,并體會其中的情感。

  4.教師彈琴范唱第一段,學生跟琴哼唱曲譜。引導學生發現切分節奏并講解,切分節奏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打破原來節奏的強弱規律。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演唱原曲譜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譜體會切分節奏。

  5.填詞演唱第一段。

  6.教師彈琴范唱第二段高聲部旋律,學生跟琴哼唱。教師彈琴范唱第二段低音聲部旋律,學生跟琴哼唱。

  7.分小組合唱第二段曲譜后交換聲部演唱。教師講解合唱,合唱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所以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精誠協作才能夠唱好兩個聲部。

  8.分小組填詞演唱第二段。

  9.引導大家觀察第三段與第一段的區別,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譜是一樣的,只是歌詞不同。自由朗讀第三段歌詞后填詞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譜,在第二段的時候可以分男女聲演唱高低音聲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組對比欣賞《我們同屬一個世界》。

  (四)教師小結

  愛,人類永恒的主題;愛,是世界都能讀懂的語言。讓我們在這首愛的音樂中結束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我們這個世界。

  初中音樂八年級教學設計

  一、樂曲簡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在垓下決戰,漢軍的劉邦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項羽的楚軍這個歷史故事。二、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曲使學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產生年代、創作背景以及它應體現的情緒特征;

  2.使學生感受樂曲《十面埋伏》描繪古戰場上的壯烈情景。

  3.懂得用樂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十面埋伏》

  三、教學難點:

  根據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樂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樂曲表現的內容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熟悉樂曲(25分鐘)

  1.“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為什么呢?”

  (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2.“好,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第21頁,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欣賞一首器樂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優秀代表作品。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的體會,聽完之后談談你們的第一感覺。

  3.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7分鐘)

  4.首先我想提問的是這首樂曲是由何樂器演奏的呢?(琵琶)

  琵琶簡介:琵琶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彈撥樂器,相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琵琶的種類很多,但我們現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5.“我們聽了這首樂曲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呢?它給你的整體氣氛是什么呢?興奮?激動?還是緊張?

  《十面埋伏》是一首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汗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此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這首樂曲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戰爭場面的激烈雄壯,及當時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烈場面,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6.“下面我們結合音樂故事《楚漢相爭》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它所運用演奏技巧。”

  7.再次播放器樂曲《十面埋伏》,同時請一位同學上臺朗誦音樂故事“楚漢相爭”及“垓下歌”(把項羽在面臨失敗時的那種焦慮及兒女情長表現出來)。(7分鐘)

  “楚漢相爭”:垓下決戰是我國歷一次有名的戰役。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展開了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斗爭。到公元前202年,楚漢雙方已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由于西楚霸王項羽驕矜、優柔寡斷而一再坐失良機,錯過消滅劉邦漢軍的機會,到該下決戰時,劉邦以三十萬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十萬之眾。深夜,張良吹曉,兵士唱楚歌,使楚軍感到走投無路,迫使在烏江展開一場格斗,項羽因寡不敵眾而拔劍自刎,漢軍取得了輝煌勝利。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拓展練習(15分鐘)

  1.“我們這里有哪些同學見過兵馬俑呢?大家都知道秦兵馬俑的出現是世界的一大奇跡。它塑造了將軍、步兵、車兵等不同兵種的將士形象。有誰能告訴我“俑”的含義嗎?”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莊子稱之為“象人”。俑的質地以木質、陶質最常見,也有瓷、石或金屬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樂、士兵、儀仗等,并常附有鞍馬、牛車、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還有鎮墓避邪的神物。)

  2.“我們已經聽了兩遍這首由琵琶演奏的器樂名曲,對它也基本有所了解,下面我想來做個小游戲,我想請幾位同學來模仿一下古戰場上勇士們英勇奮戰的畫面,也可以模仿書本上兵馬俑的造型。”(分別請三位同學上臺模仿,讓同學作出點評。)

  (三)結束小結(1分鐘)

  “好,今天這節課我們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希望同學們回去仔細回想一下我們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好好消化一下,今天這節課就到這,下課!”

  初中音樂八年級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初中二年級

  教學目標:1、欣賞音樂與繪畫作品,找出音樂與繪畫的要素,體會音樂與繪畫的聯系。

  2、學生能夠嘗試用繪畫表現音樂,用音樂表現繪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上過很多門課,下面我就說兩門課,你們根據我說的這兩門課的特征來猜一猜我說的是哪兩門課?

  師:第一門課每周都只上一節課,你們在課上可以用五顏六色的畫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圖畫。

  生:美術課

  師:第二門課也是每周只上一節,你們都會到一個特殊的教室上課,在課上可以欣賞到很多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還可以學唱很多好聽的歌曲。

  生:音樂課

  師:大家都猜出是音樂課和美術課,你們覺得音樂與繪畫有沒有聯系呢?

  生:有,沒有……

  師:我們有了兩種答案,那么你們能說說原因嗎?

  生:討論

  師:那么,音樂與繪畫究竟有沒有聯系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新課

  1、用繪畫中的要素——線條來描繪音樂

  師:我們在美術課上都會畫一些靜物或風景,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下面我們就試試用繪畫來表現一下看不見摸不著的音樂。首先,我先放幾段音樂片段,你們想一想能用一種什么樣的線條來描繪,為什么?

  播放《梁祝》、《大海呀,故鄉》

  生:《梁祝》這段旋律比較舒緩,優美,速度慢,用平滑的曲線來描繪。

  《大海呀,故鄉》速度時而緩慢,時而急速,旋律是上下波動的,體現大海的波浪起伏,用波浪線來描繪。

  2、用繪畫中的要素——色彩來描繪音樂

  師:你會用什么色彩來描繪這個音樂片段?播放《命運》

  生:黑色、灰色……

  師:好,那我們看看這里用了什么色彩?播放DVD

  《命運》這個主題是指當時德國的封建勢力,貝多芬號召人們起來和命運抗爭,激發人們同封建勢力搏斗。我們可以看到樂曲一開始那種令人窒息的封建勢力用了黑色來表現,到后面有了一段比較抒情的旋律,仿佛人們戰勝了命運,從黑暗走向了光明,色彩也變的明亮起來。

  3、聽音樂聯想畫面

  師:我們剛剛用繪畫中的要素:線條和色彩來描繪音樂,下面我們把這兩個要素結合起來,我們欣賞一段音樂,你來聯想一幅畫面,大家可以動筆畫一畫。

  播放《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組曲》中的《日出》,同學邊聽邊作畫。

  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

  師:你們怎么想到這些的呢?

  生:這段音樂的旋律很優美,很舒展,就讓我聯想到清晨日出的景象……

  4、總結根據音樂中的哪些因素進行繪畫?

  師:剛才你們邊聽音樂邊作畫,而且畫的非常好,那么你們是根據音樂中的哪些因素來進行繪畫的呢?

  生:旋律起伏、音量、節奏、音色、力度、速度、音樂所表達的情緒……

  5、欣賞繪畫作品聯想音樂

  師:下面請大家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作品中有兩個人物,我請兩位同學來給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學的描述中你來體會一下這兩個人物是什么樣的?

  生:第一個人物是一個富人,他很胖,穿著也比較華麗、富有,他的神情顯得很自滿、狂妄、傲慢……

  第二個人物是一個窮人,他很瘦弱,穿著很破舊,他看見富人后顯得很緊張、不安,看上去他很可憐……

  師:大家看得很仔細,描述的很清楚。其實,這兩個人物是畫家寫生中的兩個人物,原本不在一個作品中,但是,由于他們兩人有鮮明的對比,作曲家就讓他們在音樂中相會了,讓他們聚在一起,相互交談。

  那么,如果你是作曲家的話,你會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這兩個人物?你會用什么樂器?比如在音區的選擇上,在力度、旋律上?

  生:表現富人在低音區,用大號演奏;表現窮人在高音區,用長笛來演奏……

  表現富人力度強,表現窮人力度弱……

  師: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作曲家是怎樣用音樂來表現這兩個人的。

  欣賞《圖畫展覽會》中的《兩個猶太人》(鋼琴版)

  師:(邊欣賞邊介紹)一開始在低音區富人出現了,作曲家用間歇的節奏,出人不意的重音表現了自滿、狂妄的富人。緊接著,在高音區可憐的窮人走來了,描寫窮人的音樂很快,表現了他看到富人后的緊張、不安和害怕。兩個主題同時出現了,似乎他們在喋喋不休地談論什么。低音區富人粗暴的音調始終占有音響上的優勢,而高音區窮人的細弱的音調則顯得戰戰兢兢,惶恐不安。最后富人用粗暴的音響將窮人的音響打斷,仿佛可憐的窮人被蠻橫無理的富人趕跑。

  我們欣賞的是用鋼琴來表現這兩個人物的,接下來我們聽一聽管弦樂是如何表現的?用了那些樂器?

  生:表現富人用的是弦樂,表現窮人用的是小號……

  師:此曲是用弦樂群來表現富人,用加了弱音器的小號來表現窮人的。

  6、總結繪畫中的哪些因素讓你覺得有音樂的存在?

  師:這首作品我們就欣賞到這里,你們想一想繪畫作品中的哪些因素讓你覺得有音樂的存在呢?

  生:構圖、人物形象、線條、色彩……

  三、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了解了音樂與繪畫的關系,音樂與繪畫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用音樂可以表現繪畫,我們通過音樂中旋律的起伏、音量、節奏、音色、力度、速度、音樂所表達的情緒,聯想到一幅美麗的畫面;用繪畫也可以表現音樂,我們可以從畫面中的色彩、線條、構圖中感受到音樂存在。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把音樂與繪畫聯系起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多姿多彩。

推薦訪問:教學設計 八年級 初中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