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XX社區黨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供大家參考。
XX社區黨支部書記抓基層D建工作
述職報告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履行基層D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抓基層D建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
一是抓統攬,提認識,理清D建工作思路。*社區黨支部始終把抓統攬,提認識,理清D建工作思路作為抓基層D建工作的重點,通過召開班子會、座談會、討論會,對社區D建、城市管理、綜治維穩、民生服務等重點工作,認真進行分析研究,針對民情制度不夠健全、治安管理存在漏洞、環境整治成效不大等問題,進行立體化、多角度的分析研判和動態分析,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即:打造“學習型、服務性、創新型”社區和構建區域化大D建為目標,以“服務居民、凝聚人心、優化管理、深化發展”為主線,繼續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扎實開展“亮身份、樹形象、做貢獻”和“設崗定責、認領崗位”等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抓作風,促廉政,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始終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作為抓好社區D建工作的硬指標、硬任務來抓。進一步加強黨員思想認識,強化剛性約束、監督管理和警示教育,認真學習了……等相關規定。同時加強社區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重點抓好作風整改和紀律約束,嚴格落實考勤、請銷假、值班等制度,對督促檢查、群眾反映、惠民服務等暴露出的問題,及時提醒告誡、批評教育、責任追究,確保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努力打造作風優良、服務優質、團結協作、廉潔自律的班子隊伍。
三是抓特色,創品牌,提升D建工作水平。在探索服務模式、強化服務功能、拓寬服務渠道、**服務難題上,充分盤活D建資源、創新服務機制,凝練特色亮點,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顯明的D建服務品牌。積極探索建立了“管理+服務”“融入+互動” “共駐+共建” “規范+提升”的四套模式,全面做好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棚戶區改造、實施措施制代辦服務和惠民“直通車”等服務工作,全力打造了特色鮮明、全面覆蓋的D建服務體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學習力度不夠。支部對理論學習抓的不緊,學習的系統性和針對性不強,學習缺乏足夠的提煉和總結。盡管社區健全完善了 “三會一課”制度,但在具體落實上還存在時緊時松的現象,班子成員常忙于具體工作,集中學習不多,學習的時間、內容、地點難以落實,導致決策時深層次思考不夠、規律把握不準、整改措施滯后,不能很好的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工作和服務群眾,特別在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特色創新等方面提不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辦法。
二是作風效能不足。個別工作人員自我約束逐漸淡化,自警、自省和自律意識減弱。盡管開展了作風整頓和效能建設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作風拖拖拉拉,互相推脫,對群眾反應的意見不能及時處理,工作方法按部就班,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效率低問題,究其原因,往往想到的是怎樣盡快完成,而不是怎樣做到最好,特別是任務多、壓力大的時候這樣的想法就尤為突出,沒有按照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效果。
三是D建特色不新。社區特色亮點不多,思路不新,凝練不夠,存在著安于現狀、求穩怕亂的思想。主要原因是在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和打造D建示范品牌上,不能結合實際,挖掘和凝練工作亮點,工作沒有起色,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意識欠缺。比如:班子成員歸納凝練了一些D建特色品牌但仍處于摸索階段,D建載體缺乏有力的支撐和定位。
四是服務群眾不夠。服務群眾的意識淡薄,措施不給力,責任不到位。盡管社區全面推行措施、預約、代理等服務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服務程序,但在具體落實中存在執行不夠到位、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在落實城市低保、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上,由于對政策理解不透和把關不嚴,做群眾工作不細、不透,與群眾溝通交流少,導致工作執行有差距,效果不明顯。
五是制度建設不強。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不夠,推進不快。盡管社區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具體的操作性不強,對工作人員存在的一些苗頭性問題,沒有及時提醒約談、督促整改,致使一些嚴格落實的制度流于形式,有待于進一步跟進和完善。
認真反思存在的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對“抓D建促服務”責任意識不夠,對新形勢下如何抓好D建工作缺乏思考和凝練;
二是D建工作推進力度不大,安排部署多,督促落實少,有走過場、做樣子、不務實的現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按照“服務居民、凝聚人心、優化管理、深化發展”思路,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統攬全局,真抓實干,全面提升D建工作水平。
一是抓學習,提素質。堅持學用結合、學思結合的思路,深入學習******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各項惠民政策。積極搭建學**臺,利用公示欄、電子顯示屏、學習園地、觀看視頻等形式,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增強黨員的整體素質。
二是抓作風,強效能。嚴格落實工作人員考勤、值班、請銷假等各項規章制度,定時不定時地對遲到早退、工作時刷抖音、玩游戲、逛淘寶等違反工作紀律的問題進行督查。特別是要加大對城市低保、大病救助、醫療保險、廉租房等問題的督促檢查和有效管理,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度,確保工作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不鉆空子。
三是抓服務,重民生。堅持把“辦實事、解難題、重服務”作為服務群眾的落腳點和出發點,以基層社會治理為抓手,以打造D建服務品牌和創建“學習型、服務性、創新型”社區為重點,進一步規范服務程序、完善服務責任制、簡化辦事流程,全面推行措施、預約、代理等服務制度,大力開展便民、利民、惠民服務,及時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城市低保、勞動就業、醫療保險、棚戶區改造等問題。
四是抓協調,促聯動。加強與轄區單位的溝通和聯系,統籌工作落實,積極盤活利用現有資源,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社區+企業”的協作體系,突出工作的聯動性、互助性、協作性。充分發揮社工委的作用,深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共駐共建活動,努力形成“上下聯動、相互配合、共駐共建”工作格局。
五是抓責任,重落實。要牢固樹立“發展是根本,D建是保證”的意識,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的有關紀律,著力在正風肅紀、細化措施、強化監督上下功夫,出實招,做到敢與“唱黑臉”、敢于“動真格”、敢于“硬碰硬”,做到防微杜漸,切實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