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生產托管路徑探析

時間:2024-10-15 13:00:04 來源:網友投稿

鄭元泉 張霞

摘要:在鄉村振興政策下,基于社會化服務的農業生產托管,成為現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主要形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與現實情況不相符的宣傳和農民思想認識不到位、農業托管市場簡單復制、資金不足影響托管主體發展和管理不規范影響托管服務持續發展問題。本文針對現實托管中出現的此類問題進行剖析,從針對性加強宣傳,強化引導、培育新型管理技術人才、加大對農業的信貸支持、建立全方位服務體系、建章立制,規范發展等方面對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提出合理化適用化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業生產 托管 模式

近年來,為提高土地收益,增加群眾和村集體收入,圍繞**“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難題,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寧陽縣創新為農服務方式,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服務規模化推進綠色高效高產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向機械集約化發展,探索逐步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生產有機銜接,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專業和現代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一、寧陽縣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的實踐探索

在實踐中,各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服務主體和群眾逐漸探索出單環節、多環節、關鍵環節綜合和全程托管等多種模式。不同模式主要是和本地勞動力狀況、農戶生產需求、服務主體服務能力等因素在實踐中形成的有效形式。

寧陽縣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示范引領的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以寧陽縣供銷社依托農業服務公司、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興建為農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的“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單式”托管。購置使用新型農業裝備,將新技術、新品種、新種植模式應用到服務過程中,滿足不同農戶的需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讓為種糧大戶輕裝上陣,耕、種收各環節由合作社統一科學管理、機械作業,開展機械收割、秸稈還田、土地旋耕、種肥同播、病蟲防治等方面的“十統一”服務,收割小麥、秸稈離田、玉米種植一條龍作業,節約成本;
增加收益。合作社還對各地塊進行土壤測試,在土壤缺鉀的東疏鎮疏外村,“私人訂制”配方肥,算下來畝產增收50公斤不成問題。通過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幫助農戶料理耕地,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收益權的前提下,發展集約化種植。全托管由合作社統一購買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統一進行機械耕種,統一開展田間管理,成本降低20%,糧食增收超過20%,為解決“豐收后的煩惱”,服務中心新上烘干設備,為農戶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實現產后節糧減損,增加了農戶收入。

二、取得的成效

寧陽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以后,在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方面作用很明顯,合作社經營購買農資成本低同時又能投入購置大型聯合收割機及各類農業機械,以及用于病蟲害防治的無人機,托管土地統一機械化生產等產生規模效應。

(一)增加了農戶收入

不用流轉土地,不轉移土地承包經營權前提下,托管項目不僅提高了作物產量而且節約了種子成本、降低了服務費用,糧食作物節本增效。通過托管前后農戶增收情況和小麥用種量及機械雇傭費用對比,可以看出效果明顯。

另外加上每畝上級補助資金137元,每畝僅支付150元左右就可以完成全過程的生產作業,每畝降低大約100元的服務成本。畝均增產糧食20%以上,畝均增加收入至少350元。

(二)提高了農業生產時效

農業生產托管后農業生產合作社可以根據農業生產托管的位置提前規劃,做到集中機械、集中時間大規模作業,解決原來農民不是整天跟著機械跑就是坐在地頭等機械,特別是天氣不好時更難做到及時收獲、及時播種,經常耽誤農時。通過托管全鎮麥收基本結束大約在6月15日,6月20日就完成玉米播種。比往年散戶麥收可能要到6月19日前后才能完成,玉米播種大約得拖到6月26日左右才能完成小麥、玉米收獲期各縮短4天、10天左右。這樣既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又減少了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同時通過實施深耕深松秸稈還田等措施,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和對環境的污染。

(三)解決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麥收和秋收、夏種和秋播的農忙季節,托管前農戶每667m2需要至少投5—7個工時,同時外出務工的農民還得回家收獲無形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實施農業生產托管項目,合作社等托管服務組織在各個生產環節,都能為農民提供服務,播種時幫助農民將種子化肥等進行播撒,收割時將小麥或玉米直接送到指定地點,既解決外出務工農戶缺勞動力、弱勞力農戶無法及時收種和種不好地的問題,又解決了在外務工人員往返來回的后顧之憂,全過程的機械化種植服務,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由此帶來的效益遠遠超過單純的種地收入。

(四)壯大了農業生產托管龍頭服務組織

在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全縣新增服務組織入社社員150人,購置新型小麥聯合收割機3臺,玉米收獲機3臺,大型拖拉機2臺,增強了托管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增強對周圍農戶參加托管服務的吸引力;
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服務合作社發展生產服務的同時,可以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實力。

(五)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

通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實施,農戶種地有保障,不再因留守人員年齡大無精力或外出人員無能力種地而撂荒土地,將自己的農業生產托管給合作社全過程搞好糧食種植服務,比土地流轉收益高、更讓農戶放心。集中連片種植能夠實現規模化機械作業,合作社農機戶作業面積相對增加,服務收入更加穩定,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讓土地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一方面可解放更多勞動力,促進了二、三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農業龍頭企業和農資供應商積極與服務組織聯系參與到托管服務中,促進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和思想認識不到位

現在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家里剩下的老人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土地有種強烈的依賴心理,不愿放棄耕種多年的土地,所以很多土地低價流轉給自己鄰居和家族人員。現在各級政府對農業生產托管的宣傳引導不到位,導致農民不知道有農業生產托管這種新的服務耕種模式。有少數人雖然知道這種模式,但不知道找誰托管、怎樣托管和托管后自己權益的維護,導致這種新型的托管模式有形無市。

(二)缺乏專業人才,農業托管市場簡單復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大部分服務者環節已經處于飽和,在現有的生產關系條件下,生產力很難再有提升的空間。生產力問題并不是當前糧食生產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碎片化的土地,造成的規?;纳a無法實現,需要解決土地規模化的問題?,F在真正有實力、懂技術的規范的公司化運作的托管組織只是少數,大多數是依托農業生產合作社或家庭農場這樣的小型組織來進行的,這樣只能是耕、種、收這種簡單模式的服務,由于人才缺乏,加上技術和經驗方面的不足,不能有效開拓占領市場。

(三)資金不足,影響托管主體發展

目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主要有規模較小,起點低,成立時間短,發展不成熟,抗風險能力弱,缺少資金、技術等問題。實行托管的主體在銀行貸款手續復雜時間長。如果是提前貸款,利息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導致很多經營主體希望能及時貸款并且大額貸款的時效性能夠增加。

(四)管理不規范,影響托管服務持續發展

一是一些大型企業主導的托管,缺乏對接一線農村有效的辦法,與農民建立不起信任的管道,很難落實到一線農村。二是大型企業主導的托管,由于有大量的管理人員參與,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由于投入了大型機械,資金成本也大大提高,傳遞到一線農村的托管,種植成本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降低了農民對農業生產托管的接受程度。三是托管合同不規范,甚至不簽合同的問題時有發生,托管主體和農戶只有口頭約定或者是有中間人牽頭沒書面的約定,在出現問題時往往糾紛四起,長時間不能解決,既影響了農村的社會穩定,也影響了周圍托管農民的信心和積極性。

四、進一步推進農村生產托管的對策建議

(一)針對性加強宣傳,強化引導作用

農業托管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農民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有關農業主管部門對鄉村振興下如何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模式意見不一,各地對農業生產托管這種有效的途徑認識不足,所以要加強調查研究,積極總結群眾自創的有效方法,對成功的經驗要及時推廣應用。要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認識到農業生產托管更能增加收入,更利于產業化發展。

(二)培育新型管理技術人才

農業要產業化發展最終離不開人才的培育。農業生產托管方式要有大的飛躍和提升,必須有懂技術、會管理的公司化運作的人才,才能做大做強這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一是定期組織培訓班學習植保知識和機械操作理論,通過實際操作培訓學員,并按教程開展實操和理論考試,能熟悉機械日常簡易維護和飛防用藥安全措施,培訓合格者持證上崗,實現新型農業人才再就業。二是政府要加大培訓力度,讓新型主體能走出傳統思想的束縛,積極按市場規律探索和發展托管模式。

(三)加大對農業的信貸支持

政府作為中間人用政策來牽線搭橋,既可以讓信貸金融機構出臺有關托管農業信貸措施,也可以出臺政策以政府貼息、補貼等方式鼓勵金融部門及時足額發放托管主體所需貸款,讓托管主體在農機、化肥等生產資料購置中沒有缺資金的后顧之憂

(四)建章立制,規范發展

制定規范的合同文本,建立雙方的服務機制、收益分配機制、損失補償機制,從雙方的口頭約定到規范的合同簽訂,既保護這種好的經驗做法,達到托管主體、農民、農業產業化發展多贏的局面。一是縣級主要負責組建及管理鄉鎮服務站、組織策劃統防統治宣傳簽約工作、生產托管方面業務開發及項目管理。二是鄉鎮主要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和管理、管理培訓村助理、對服務田塊提供技術支持及屬地政府的溝通協調工作。三是村主要負責開展農民發動工作、簽訂承包合同、收取服務費、屬地田塊巡田及屬地村委會溝通協調等工作。

參考文獻:

[1]胡增民.山東力推鄉村振興抓好糧油生產供應“打頭陣”[N].糧油市場報, 2022-04-28

[2]中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的指導意見[R].農辦經〔2017〕19號,2017-09-07

[3]劉紅.靈武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21,62(10):64-66

[4]朱雅靚,周芬.土地托管,“托”起田野新希望[N].湖北日報,2021-06-22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縣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李麗君

猜你喜歡 農業生產模式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當代黨員(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環球時報(2017-12-02)2017-12-02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當代經濟管理(2016年11期)2016-12-14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生產的效應分析經濟師(2016年10期)2016-12-03新形勢下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農業與技術(2016年15期)2016-11-09永續債券探析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薦訪問:探析 農業生產 振興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