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檢監察機關關于貫徹落實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工作報告(全文),供大家參考。
紀檢監察機關關于貫徹落實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工作報告
中央印發《關于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的意見》以來,我市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巡察機構在上下聯動中更好發揮作用試點工作實踐,探索通過嚴守責任、問題、流程和運用“四關”,提升日常監督質量,增強巡察整改綜合效果。
一是嚴守“責任關”,提升監督力度。為防止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出現“標簽式”“浮萍式”敷衍現象,從厘清責任入手,構建責任鏈條,釋放工作動力。壓實主體責任。巡察啟動后,紀委監委采取會同巡察機構“面對面”約談被巡察單位主要負責人、督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整改工作等方式,不斷強化“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的政治意識,推動被巡察單位扛牢整改主體責任。夯實監督責任。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以上率下、牽頭抓總,班子成員各負其責,將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列入全年工作重點,紀委常委會議每季度至少專題研究一次;
明確各相關部室、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巡察整改日常監督的具體責任,做到人人責任在肩、擔當于行。落實“再監督”責任。立足“正人先正己”,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全程參與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及時跟進、了解干部履職盡責情況,受理、辦理相關問題線索,并及時形成“再監督”報告。
二是嚴守“問題關”,提升監督精度。為防止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出現“不好下手”“籠統空泛”等現象,樹立問題導向,扭住“問題”這一關鍵,一體考慮、系統發力。抓精準研判。紀委監委通過派員全程參與巡察、聽取巡察中期情況匯報、參加巡察報告組辦會商以及提出紀檢監察政策建議等方式,努力做到發現問題依據充分、定性準確、指向清晰。抓措施審核。相關監督檢查室與巡察機構共同研究、嚴格審核被巡察單位提交的整改方案,重點看整改措施是否與反饋問題一一對應,是否具體化、可量化、好評估,是否責任到人、時間到點,以此為后續日常監督提供清晰的指向。抓效果對照。堅持立足問題看成效,相關監督檢查室主動參與巡察整改報告聯合審核,對照問題清單和整改方案,通過“看主體責任、看問題回應、看責任追究、看舉一反三、看整章建制”“五看”方式,全面、客觀檢視問題整改情況。
三是嚴守“流程關”,提升監督效度。為防止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出現“信息不對稱”“銜接不順暢”“效率不夠高”等現象,堅持紀巡貫通和“室組地”聯動,通過實施全流程閉環監督、聚焦關鍵環節、開展協同作戰,全面提升日常監督效能。做到集中整改前期介入。從巡察啟動起,相關監督檢查室通過安排精干力量與巡察組一同進駐、一同會審、一同督辦立行立改問題、一同參加巡察意見反饋大會等方式,及時進入角色、履行監督職責、準備后續工作。做到集中整改期間緊盯。在巡察集中整改期,相關監督檢查室通過收集分流巡察移交資料、研究審核巡察整改方案、列席指導專題MZ生活H、開展專門督導等環節,及時掌握整改進度、推動整改提質。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發揮“駐”的優勢,緊盯巡察整改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做到檢查提醒常態化,并專題報告日常監督情況。做到集中整改后期跟進。巡察集中整改期滿,相關責任部室及時匯總形成總體情況報告、問題線索臺賬、信訪舉報臺賬,并向巡察機構通報。同時,聯合巡察機構開展整改成果評估、整改督查等后續跟蹤督促行動,對被巡察單位基本完成、未完成、長期整改問題追蹤問效,直至問題清零。
四是嚴守“運用關”,提升監督深度。為防止出現巡察整改評估結果運用“不到位”“不充分”等現象,啟動推進其他相關工作,延伸日常監督的深度。依據結果啟動問責。對巡察整改弄虛作假、敷衍應付、效果較差的單位,嚴肅追究其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及班子成員的責任。同時,堅持“一事雙查”,一并追究負責日常監督相關人員的責任。依據結果系統整治。通過巡察整改日常監督,往往會發現某些問題在多個被巡察單位不同程度存在,且根治難度比較大、影響比較嚴重,必須舉一反三,推動形成全域范圍相關問題的集中整治或專項治理。依據結果推動建制。整改評估結果反映的問題,既可能有被巡察單位的個性因素,也可能有整個面上的共性因素,這就促使相關制度得到完善。比如,通過村(社區)巡察整改日常監督,發現不少黨員干部在壯大集體經濟上普遍存在“怕被追責”的心理,紀委監委立即出臺“七看七不容”容錯免責減責意見,鼓勵基層黨員干部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