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以Unit,1,Realizing,your,potential為例

時間:2023-07-14 10:10:04 來源:網友投稿

楊璇孜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的充分融合,適時地認識和追蹤科技的發展和學科發展,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發展,確保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構建高效學習環境,激發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方法,鞏固并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談到英語學科日常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積極探究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創新,還要不斷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語言能力的提升被視為重中之重,因為它被視為培養其他素養的基礎,而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要抓手。閱讀既能豐富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還能提高其思維能力,使其在面對多種語言現象時能夠輕松梳理和快速判斷(趙春麗、周妍 2018)。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教師和學生迫于應試壓力,只注重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培養綜合閱讀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閱讀量較少、閱讀教學模式趨于僵化;
缺少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與主題意義的探索,缺乏對語篇隱含意義與功能、銜接性和連貫性、類型和結構等的關注;
在深入閱讀教學中不常應用語料庫信息技術。

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教師利用語料庫技術進行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下面,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為例,探討語料庫輔助下的閱讀教學模式,嘗試從語篇的高頻詞和關鍵詞入手,聚焦語篇主題。同時,借助語料庫語境共現的特點,設計閱讀活動,通過觀察、梳理、概括、判斷等手段,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主旨大意、話題內涵、篇章結構及文體特征進行層層深入的把握,從而促進其閱讀素養的提高。

語料庫收集了大量真實的語料,以電子版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用于語言定性定量的研究(何安平 2010)。語料庫中真實且豐富的語料可提供充分的語境信息,其靈活開放、探索性強的特點可以給教學提供即時反饋。

(一)語料庫教學資源的選取和建立

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自建專用微型語料,也可以選擇在線語料庫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使之服務于外語教學,如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英語國家語料庫(BNC)、AntConc等(王宗迎 2013)。下面介紹 AntConc。AntConc是日本早稻田大學Laurence Anthony博士實驗室研發的用于免費的語料庫檢索軟件。AntConc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教學輔助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下載AntConc.exe文檔,教師只要根據個人教學需要收集語料、分析文本后就可以直接運用于課堂教學(岳豪 2008)。

(二)AntConc功能

AntConc主要有三大功能:Concordance、Word List和 Keyword List。Concordance是 AntConc的基本功能,其基本檢索功能可以實現對固定詞和詞組的檢索;
高級檢索(Advanced)功能可以對搜索條件進行設定。Word List可用于教學大綱的制訂和教材內容的編排。它不僅可以生成單獨的詞匯列表,還可以生成詞塊列表。Keyword List要先添加一個參照語料庫以實現其功能,通過比較兩個不同大小的語料庫得到關鍵詞。

(三)教學加工

對于閱讀教學,語料庫關鍵詞探究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何安平 2019)。具體實施可包括四個部分:第一,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話題組織學生搜集和選擇相關閱讀語料,建構主題微型語料;
第二,從微型語料的關鍵詞入手,構建閱讀主題的核心內容;
第三,基于關鍵詞及其語境共現創設教學活動;
第四,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語料制成教學微本引入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在實施具體教學活動前須根據每個活動的目標分析微本,確定教學目標和過程。這一教學加工過程使教師不僅充分了解課堂授課過程,還提高了語料庫教學能力。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語料庫的閱讀課堂教學活動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課前備課,教師要創建自己的專用微型語料,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和閱讀目的設計問題;
第二步,課堂呈現,教師利用語料庫Concordance、Word List和 Keyword List功能,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如利用軟件提取的高頻詞和關鍵詞,讓他們想象文章可能闡述的主題和內容;
利用語料庫的共現特點,呈現關鍵詞的語境,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課文細節,幫助他們理清文章思路,尋找關鍵信息,繪制思維導圖。第三步,啟動探索,教師將探索閱讀教學語言層面的語境猜詞教學和語法結構與搭配教學。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為例,教學過程如下:

(一)課前備課

1.創建微型電子文本語料

教師將所要教授內容整理為文本文檔,保存并命名,如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txt。

2.利用AntConc 3.5.9生成詞頻表

在導入目標語料后,教師先點擊AntConc 3.5.9工具欄Word List,然后點擊Start生成Unit 1的詞頻表(見表1)。結果顯示,本篇課文共398個單詞。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大部分是人稱代詞、冠詞、連詞、介詞等虛詞。如果教師想要進一步了解更準確的信息,可以添加StopList,得到高頻實詞(見表 2):school(8)、make(7)、potential(6)、high(5)、senior(5)、new(4)、develop(3)、start(2)、ability(2)、activities(2)、challenges(2)、effort(2)等。

表1:Realizing your potential.txt單元詞頻表(部分)

(續表)

表2:Realizing your potential.txt單元實詞詞頻表(部分)

3.提取關鍵詞

教師使用工具KeywordList,在ToolPreferences中的Reference Corpus Options中點擊Add files,選擇一個較大型的語料(教師整理了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至選擇性必修四共28個單元的全部閱讀文章),然后點擊該界面下方的Load和Apply,便可生成Unit 1.txt的關鍵詞表(見表3)。關鍵詞的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you、your、will、school、make、potential、senior、high,均為高頻詞。

表3:Realizing your potential.txt的關鍵詞表

(二)課堂呈現

1.文體風格

教師在AntConc 3.5.9軟件中打開Realizing your potential.txt文件,在Concordance界面依次輸入檢索詞 you、a、your進行檢索,呈現 you、a、your的全部共現語境(見表4)。

表 4:文體風格 you、a、your檢索詞

(續表)

教師先帶領學生觀察檢索詞you的語境共現檢索行,了解其共現語境的特點。在瀏覽中,師生發現該篇文章多用第二人稱you,且撰稿人多使用情態動詞如 must、may、need 和 will,尤其是 will重復了6次。師生根據其共現語境推測出這是一篇演講稿,演講稿中的you指代現場的每一位高中生,引導他們直面未來,為了理想努力奮斗,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在學生熟悉課文文體風格后,教師再次帶領其觀察a和your檢索詞語境共現檢索行。在瀏覽中,學生發現這些檢索行運用了修辭手法:引用(老子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排比(eg:the start of a new term,the start of a three-year journey and the start of a promising future)。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在語篇中尋找其余修辭手法或引起共鳴的內容。最后,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使用排比和引用,可以起到怎樣的表達效果?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認為這些修辭的運用讓演講更有氣勢,更具說服力。這個環節的研讀探究能夠幫助學生以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為例,探究范文的語言內涵,培養閱讀鑒賞能力,便于今后的遷移運用。

在講授過程中,AntConc檢索窗口的大小(Search window size),指關鍵詞在KWIC中前后的字符數,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設置,如教學問題的設計。窗口值設置得越小,每一共現行出現的詞數就越少。

2.主題語境

教師將課前生成的詞頻表、實詞詞頻表和關鍵詞表呈現給學生。根據這三個詞表(見表1—3),教師引導學生預測語篇的主要話題。通過這些高頻詞頻表,學生推斷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即本篇課文情境寓意高中新生揚帆起航,開啟新的征程。而且,在新的征程、新的學期、新的開始中會遇到新的機會和挑戰。希望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未來的高中三年和人生路上,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帶著澎湃的激情和熱血,承載著對自己、社區和國家的責任,不負韶華,筑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關鍵詞表進一步證明了師生在觀察高頻詞表和實詞高頻詞表時對文章主題所作出的猜測。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這些關鍵詞找到更多的話題方向,提升討論的豐富度。例如: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你的潛能有哪些、你如何挖掘你的潛能或你將如何實現你的潛能等。

3.思維導圖

根據前面的推斷,該語篇的核心主題是you和potential。教師圍繞學生與潛能之間的關系,通過檢索與you搭配詞(尤其是動詞)的語法和語義,揭示學生的潛能有哪些,以及如何實現潛能。

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課文語句、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升他們的語篇意識,提高其詞塊意識及學習能力,鼓勵其自主習得和積累更多詞塊,從而提高其書面表達能力(周俊英 2015)。在習得詞塊的過程中,思維導圖聚合性的特點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有效地復習詞塊(楊春霞、李小艷、章伊莎,等 2015),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示例見圖1、圖2:

圖1

圖2

最后,教師幫助學生把握文章脈絡,梳理語篇結構,熟悉語篇的文體風格,從自己的視角出發,闡述語篇的中心思想、寫作目的。示例見圖3:

圖3

(三)啟動探索

在學生掌握文章的文體特征、主題語境和主要內容后,教師帶領其探索閱讀教學的語言層面,即語境猜詞和語法結構及搭配。

1.語境猜詞

語境猜詞在語料庫中指通過目標詞及周邊詞句猜測詞義,能夠訓練學生的信息理解能力(王宗迎 2013)。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關注目標詞詞性、目標周邊詞的詞義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以possibilities一詞為例,對如何利用語料庫進行詞義猜測進行說明。

教師先點擊Concordance,在下方檢索框(Search Term)中鍵入檢索詞possibilit*;
然后點擊Tool Preferences,在左側任務欄下點擊Concordance選項;
接著在Concordance右菜單界面勾選Hide search term in KWIC display選項,使檢索詞在語境共現中得以隱藏;
最后點擊Apply和Start,使目標檢索詞得以隱藏。

教師引導學生對目標詞義進行觀察和梳理,討論目標詞的詞性、詞義。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發展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

(1)目標詞是什么詞性?

(2)目標詞指代什么?

(3)目標詞是單數還是復數?

(4)目標詞的詞義是什么?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1)因為目標詞前面是定冠詞the,所以目標詞是名詞。

(2)由于the在語境中特指前一句話“What medical advances you will make or what amazing technologies you will develop!”,可判斷目標詞指代某種行為。

(3)由be動詞are可知目標名詞是復數。

(4)經過以上三個問題的討論與推理,學生可確定目標詞為possibilities(potential在文中的同義替換)。

2.語法結構與搭配

下面,以課文中第一個高頻動詞make為例,展開教學。

首先,關注make的搭配詞。以make為節點詞,跨距為0/+2檢索其語法結構。根據檢索結果,可將make語法結構歸納為以下2種:(1)make+NP;
(2)make+NP+adjective。

(1)make+NP結構指制造某物或實施某事,如 make efforts、make a difference等。

(2)make+NP+adjective結構指使某事發生,如make us proud。

此外,在課文中還出現了make與某些介詞或副詞組成的短語動詞,如make the most use of和固定短語,如make use of。

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make的高頻用法,教師使用語料庫(BNC)在線檢索其搭配詞,并與學生討論。

首先,教師打開BNC語料庫,點擊Collocates,在Word/phrase一欄輸入[make],設置跨距0/+3。其次,點擊下方Find Collocates檢索后可得到make的高頻搭配詞(見表5)。最后,教師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排名前15的搭配詞的特點。

表5:make部分高頻搭配詞表

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總結出make的高頻搭配詞有以下四類:(1)動詞短語make sure、make clear、make sense、make available;
(2)抽象名詞decision(s)、mistake、contribution、progress、effort、statement,其中progress和effort涉及學習活動,而decision(s)、mistake、contribution、statement與社會生活方面息息相關;
(3)形容詞 difficult、easier,其結構大多為make+it(NP)+adj;
(4)動詞feel,其結構大多為make+sb.(NP)+feel(bare infinitive),表示致使或迫使某人做某事,或者某事發生。

通過BNC語料庫對make的檢索,學生會進一步加深對make語法結構及其搭配的理解。基于BNC語料庫的檢索和該語篇對make用法的歸納,可將make結構總結如下(見表6):

表6:make高頻語法結構

以上基于語料庫的閱讀課堂教學活動說明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幫助學生探索語篇的文體特征,預測語篇主題,從而培養其預測話題技能、抓取關鍵信息的閱讀技能及繪制思維導圖的技能;
利用語料庫批量化語例呈現特點和凸顯手段幫助學生高度聚焦詞匯、語法特點,探索語言運用規律和提升對語言真實使用的敏感意識。在大數據背景下,語言教學的環境、資源,教學和評價模式正在發生革命性轉變。語料庫以海量語言資源和自動檢索技術的特色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時代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要求在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跟隨時代進步的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持續地從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方法中汲取精華,從而創造更好的教學活動。

猜你喜歡語料語料庫語篇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21年1期)2021-03-29《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20年1期)2020-03-25基于語料調查的“連……都(也)……”出現的語義背景分析海外華文教育(2016年1期)2017-01-20基于COCA語料庫的近義詞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為例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6期)2016-04-17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9期)2015-12-16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與實現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民族古籍研究(2014年0期)2014-10-27國內外語用學實證研究比較:語料類型與收集方法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年2期)2014-06-21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語篇特征探析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推薦訪問:語料庫 為例 教學設計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