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縣兩新黨建工作匯報(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縣兩新D建工作匯報
*年以來,*縣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先鋒培育”活動為總抓手,深入推進兩新組織D建“三整一全”工作,落實“穩企業、強服務”工作主線,深入推進暖心扶企專項行動,切實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月以來,結合兩新領域特點,認真開展“黨旗領航 聚力發展”提升行動,以此推動兩新D建“全領域提升、全區域建強”。*月,全省小個專D建工作現場會在我縣舉辦,我縣“小個專”領域D建做法得到全省推廣;
“七問七清”幫扶企業做法得到市委領導批示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載體創設”,創新推進提升行動。列入首批“黨旗領航 聚力發展”提升行動兩新黨組織共有*家,包括黨委*家、黨總支*家、黨支部*家 ,涉及兩新組織黨員*名。根據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重點抓好“黨旗領航 聚力發展”提升行動教育載體設計、工作巡回指導,確保兩新領域提升行動穩步開局、高效推進。針對非公企業工學矛盾大等問題,創新建立“車間小課堂”,利用班前、班后、午餐等休息時間靈活開展集中學習,推動黨員原原本本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目前,已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車間小課堂”*余個,參與黨員*人次。針對兩新組織學習陣地相對缺乏的問題,創新建立兩新組織片區D建聯盟制度,以*-*家兩新黨組織為單位,將全縣兩新黨組織劃為*個片區,每個片區設立*個區域D建聯盟,覆蓋兩新組織黨組織*個,以聯盟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驛站等為“線下”主陣地,黨員微信群為“線上”主陣地,開展聯盟主題教育送學*次。針對兩新黨組織基層教育力量薄弱、把握不夠精準情況,依托縣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鎮(街道)力量,全覆蓋建立兩新黨組織巡回指導組*個,落實指導組工作規則、要求和紀律,明確工作步驟和重點環節,建立工作例會、工作紀實、每日一報等制度,下發明察暗訪問題清單、近期重點工作提醒提示等,定期召開巡回指導工作會議,確保指導工作精準到位。
(二)突出“精準幫扶”,狠抓暖心扶企行動。針對疫情后企業復工復產,建立暖心扶企D建總聯盟,整合縣級涉企部門、金融機構、社會組織等*家單位資源,建立“D建聯盟+服務專班”暖心扶企新模式,推動服務力量下沉,硬核“補血”措施助推企業發展。目前,已交辦兩批*個破難攻堅項目,解決率*%。推行走訪企業“七問七清”機制,建立縣級部門重點走訪、所屬鎮(街道)全面走訪的縣鎮兩級聯動大走訪制度,深入企業開展“面對面、點對點、一對一”走訪服務,做到“七問七清”,即:問生產,企業經營形勢清;
問用工,勞動關系狀況清;
問資金,企業金融需求清;
問人才,創新驅動能力清;
問預期,轉型升級項目清;
問困難,企業發展痛點清;
問D建,組織建設情況清。同時,對融資需求、企業股改、轉型升級和科技人才等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研究,落實“一企一策”幫扶舉措。結合疫情防控貸款專項政策,推行企業融資“紅色信用貸”模式,以民營企業D建情況作為金融系統授信的重要依據,綜合工業企業績效評價、資信狀況、生產經營、還款能力等情況,向D建工作標準評定為“三星級”以上企業發放轉貸快、方式活、利率低的信用貸款,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以兩新D建引領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首批*家星級黨組織企業獲得了總額*億元的貸款授信。推行“企業特派員”制度,結合開展“深化‘三服務’、聯掛解難題”活動,大力推行縣領導組團下基層現場辦公,全面選派縣級部門干部、鎮(街道)領導干部到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平臺園區一線擔任“特派員”,聯系重點企業、項目、平臺*個,落實紅色代辦、D建指導、工作督導、服務協調等工作職責,打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最后一公里”。
(三)突出“固本強基”,持續推進雙覆蓋行動。強化“清零行動”專項排摸整治,全面部署開展“超大支部”“空殼支部”排摸整治行動,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年共整治“超大支部”*個、“空殼支部”*個、調整覆蓋單位數過多地聯合黨支部*個。推進后進兩新黨組織整轉,堅持 “一企一策、因企施策”,落實*名縣委組織部(縣委兩新工委)領導掛點聯系、*名鎮級領導包干負責、*個鎮級工作專班推進、*個兩新工委成員單位結對幫扶、*名“D建工作指導員”駐企指導“五個一”幫扶整轉機制,從嚴抓好整轉工作。落實組織攻堅覆蓋,連續部署開展兩輪“雙覆蓋”攻堅行動,實施攻堅競賽活動,每周通報進度,推動各工作主體“比一比、賽一賽”。*年已新建兩新黨組織*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數的*%,相關做法得到梁部長批示肯定。開展掃樓掃街行動,召開全縣樓宇D建工作推進會,出臺樓宇D建*條意見,建立樓宇D建指導、創業指導、政策指導等*支隊伍,派駐聯系*個*萬平方米以上的重點商務樓宇,組織赴上海中心大廈學習考察樓宇D建工作,打造“善商大廈”樓宇黨群服務中心等先鋒樓宇示范點。強化互聯網企業D建,建立網信、經信、公安、商務、文化、市場監管、金融辦等職能部門參與的互聯網業聯席會議制度,落實重點企業一對一結對聯系,D建工作指導員選派全覆蓋,打造銀*等互聯網企業D建品牌。建強“紅色工地”,發布全省首個縣級“紅色工地”建設標準,以“服務聯盟+共建聯盟”形式,加強組織和工作覆蓋。目前,共建立“紅色工地”黨組織*家。
(四)突出“力量整合”,合力推進“三整一全”。擴充縣級兩新工委力量,將縣發改局、縣應急管理局、縣金融辦、縣農業農村局等*家單位,新增納入兩新工委成員單位,調整新任命*名縣委兩新工委委員,并明確工委成員單位“三整一全”工作重點,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兩新D建工作。推進鎮級兩新工委實體化運作,在鎮(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成立兩新D建服務中心,出臺*條工作規范,落實管業務、抓D建的雙重職責,切實發揮服務發展、推動兩新D建作用。聯動D建指導員選派,從縣鎮兩級退出領導崗位干部、年輕干部中擇優選派兩新組織D建工作指導員*名,落實“六大員”和“七大項”職責,推動派駐企業解決生產經營、D建工作難題,帶動周邊兩新組織整體建強,*名優秀縣派兩新D建工作指導員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
(五)突出“活力工程”,打造“雙強六好”先鋒。建立兩新組織“思政課堂”,針對兩新組織黨員、青年人才思政政治教育短板,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思政課堂”,聘任縣級“思政輔導員”*名,開展“集中式現場教學、菜單式點題學、片區式輪值學、結對式輔導學”等四學模式,提高兩新組織黨員、青年人才政治素質。相關做法得到《*報》報道刊發。深化支部規范化建設,學習貫徹《中國共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精神,嚴格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支部建設細化標準,全面整治空殼支部、超大支部和聯合黨支部覆蓋單位過多問題,建立縣委兩新工委委員單位聯系兩新黨組織制度,舉辦兩新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示范培訓班,推動兩新組織黨組織落實“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制度,提升兩新組織黨組織組織力。加強經費落實保障,建立健全兩新D建工作經費穩定保障機制,提升兩新D建經費保障水平,明確對于每個新建兩新組織黨組織給予一次性工作經費補助*元,每年給予工作經費補助*元,運作經費比原來提高了*%。落實黨員教育經費,按每名黨員每年*元的標準落實,比原來提高了*%。撥付黨組織建設相關經費*萬余元,真正讓兩新組織黨組織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強化黨員意識擔當,先后組織*家企業黨組織與*鎮*村等*個農村黨組織聯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暨主題黨日活動,向困難群眾捐贈物資*萬元,組織黨員干部走進田間地頭幫助村民干農活*人次。
(六)突出“雙重管理”,深入推進“小個專”D建。強化政治引領,設立“雙強學堂”“思政課堂”等,開展“六個一”紅船組織生活,學深悟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行“三亮三創”活動,引導黨員經營戶主動參與社會治理。深化“三服務”活動,建立小微企業D建聯系點,搭建“政銀企”金融服務平臺等,助力小微企業快速發展。推行雙向管理,深化實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領域“組織力提升工程”,打造“個私黨旗紅”非公D建品牌,建立“市場監管局黨委+個私協會黨支部+基層所(分局)D建指導員+經營戶黨員”和“屬地鎮(街道)黨委+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黨組織+經營戶黨員”條塊結合、雙向管理的D建工作體系。打造典型示范,在西塘景區發布全省首個景區D建建設標準,創設黨員志愿服務“時間銀行”,形成“三線四平臺”示范帶。在街區以“紅色驛站”打造車站路、花園路等示范街區,引領商戶誠信經營、暖心服務。在專業市場打造“誠信先鋒”D建示范市場,在商業綜合體以黨群共建打造銀泰、萬聯城等放心消費示范區。在小微企業園區上線企房云管家,打造小微企業以“D建聯盟”共同體,形成“小個專”D建示范點*個。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常態化開展黨組織組建“清零行動”。結合“七問七清”工作成果,采用源頭介入指導、動態查漏補缺、創新組織設置,著力消除黨組織覆蓋空白點,常態化推進黨組織單獨組建工作,**聯建數量多而單獨組建率不高的難題,著力“抓覆蓋、強隊伍,鑄品牌”切實提升“兩個覆蓋”質量。
(二)深化拓展“黨旗領航,聚力發展”提升行動。推動兩新D建工作融入兩新組織發展和黨委政府中心大局,引導業主合法經營、照章納稅,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進一步發揮兩新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和服務“三農”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對民營企業出資方(負責人)、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強化對黨和D建工作的思想認識,著重加強企業文化、生產業務與D建工作融合方面培訓,使兩新D建服務好兩新組織發展。在兩新組織領域深化“黨旗領航+”系列主題活動,引領促進兩新組織服務鄉村振興。
(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新興業態D建覆蓋。健全園區非公企業D建管理體系,推動園區D建工作整體提升,抓實快遞物流業、互聯網企業等新興業態D建,及時有效把黨的工作做到快遞員、網約工等群體中去。進一步擦亮“小個專”D建工作品牌,推動“小個專”D建工作在登記注冊、商標品牌、知識產權、食品安全、消費維權、計量誠信、特種設備安全“七個進入”,推進重點專業市場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抓實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和優化調整工作,完善行業協會商會D建工作機制,不斷推進民辦學校D建工作,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律師、會計師和民營醫療機構等行業D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