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黨建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治理工作匯報(完整),供大家參考。
D建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治理
工作匯報
***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高度關注新業態發展,堅持網上網下結合,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省**市**區深入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抓住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直接聯系點的契機,聚焦加強黨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領導,著眼解決D建工作“誰負責、怎么建、力量弱、起作用”等問題,突出新業態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發揮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作用,有效形成領導有力、治理精準、服務精細、保障充分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格局。
一、實施“紅色聚魂”工程,健全組織體系
(一)黨委高位定責。**區委常委會、D建領導小組會就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作出統籌安排,將此項工作作為區委書記抓基層D建突破項目,納入年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D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形成“書記抓、抓書記”責任體系;
出臺關于加強全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強化組織建設、完善關愛措施、加強技能培訓、發揮行業優勢等4個方面,明確12條具體措施辦法;
加大工作保障力度,從區管黨費中劃撥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全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工作。
(二)專班推動履責。成立全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工作專班,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吸納組織、宣傳、團委、工會、婦聯、人社、交通運輸、商務等14個部門加入,完善問題共商共解、資源統籌利用等制度,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聚力攻堅解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底數摸清難、行業監管存在薄弱環節、新就業群體黨員引領作用發揮不足等11個D建工作突出問題。梳理出臺專班成員單位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等27項職責清單,建設青年會客廳為新業態領域青年提供活動共享空間等38項服務事項清單,依法對直播電商經營主體進行監督等14項監督規范清單,確定12名服務專員,公布服務監督電話,確保專班成員單位充分發揮作用,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全領域、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保障。
(三)上下聯動盡責。壓實街道社區兜底職責,督促8個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領辦推行“五圈共治”模式、建設萬象匯商圈新業態D建融合發展示范片等具體突破項目,一月一調度一推進,構建“D建引領、區域統籌、整街融合、共治共享”新局面。依托主管部門成立道路運輸、直播電商、外賣等3個行業黨委,各黨委委員直接聯系27家新業態企業,下沉開展體驗式調研,組織實施“雙查雙亮雙結對”行動,對全區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網約出行、直播電商等平臺企業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分層分類建立D建信息庫,登記備案從業人員2712人、黨員169人,全部納入動態管理。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新組建新業態企業黨支部13個,形成“區委‘兩新’工委—行業黨委—鎮(街道)黨(工)委—新業態企業黨組織”四級聯動、一貫到底的組織架構,提升“兩個覆蓋”質量。
二、實施“支點聚形”工程,打造服務矩陣
(一)用好社區“主陣地”。**區明確打造一批暖“新”驛站、推廣一批暖“新”食堂、開展一次點亮“微心愿”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友好型社區“十個一”創建標準,依托73個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51個網格紅色驛站,高標準打造“暖蜂小筑”“小哥驛站”等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124處服務站點,普遍配備微波爐、飲水機、醫護藥箱等硬件設施,累計提供歇腳充電、飲水就餐等貼心服務8300余次,構筑“10分鐘黨群服務圈”。
(二)念好群團“聯字經”。堅持D建帶群建,積極組建快遞外賣行業工會小組、青工委和婦聯組織,扎實開展黨群共建、建會入會等工作。發揮工青婦政策、人才等資源優勢,融合戶外勞動者驛站、“青年會客廳”等平臺于一體,推行“一窗式”黨群服務、“開放式”黨群活動,將工會勞資糾紛調解、婦聯“巾幗創業貸”、團委“希望小屋”等優質服務項目引導到新就業群體中,把關心關愛從個體向家庭延伸。推廣女企業家協會經驗做法,組織協調各類協會會員單位線下門店設立“暖新微家”80余處,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專業化精準服務。
(三)建好區域“大聯盟”。立足區域化D建互聯互動,做強“紅色物業”,組織社區物業與新業態企業聯建共建,共享陣地等資源,共同打造美好家園。針對快遞收寄、外賣配送不便等問題,在300余個小區出入口設置導航地圖,加快推進快遞末端用房、智能快遞柜以及代收點、快遞外賣驛站建設,不斷匹配群眾高品質需求。針對居民約車停車不便問題,協調利用小區門口停車位、門崗以及出入口空地等區域,劃定首批600余個網約車臨時停車位,讓居民群眾出行更方便。
三、實施“行業聚力”工程,優化發展生態
(一)選優培強隊伍。**區建立機關黨組織與新業態企業黨組織“1+1”結對機制,帶動鎮(街道)、村(社區)選派154名黨員業務骨干擔任D建工作聯絡員,加大新業態新就業群體D建工作指導力度。嚴格落實“D建入章”“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制度,將新業態企業出資人(負責人)和企業管理層隊伍納入黨組織書記重點培養選拔名單,首批13名新業態企業黨組織書記中,出資人(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占比達100%。注重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2022年累計有53名新就業群體人員遞交入黨申請書,全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500余人次,推動新業態從業人員素質躍升。
(二)引導行業自律。制定道路運輸、快遞外賣等行業規范,黨員騎手帶頭簽訂從業承諾書1300余份,帶頭倡議“不逆向行駛、不亂騎行、不闖紅燈、不亂停車、不隨意超車、不分心駕駛、不飛線充電”的“**騎手七不公約”,通過公約自律,不斷強化自我管理,讓新就業群體將“紅燈慢一慢、排隊讓一讓、垃圾撿一撿”等融入工作生活的每一秒。探索主播崗前培訓機制,推出“網絡主播第一課”崗前培訓課程,持續開展“清朗2022”專項行動,凈化網絡直播環境,維護良好網絡生態。
(三)服務生產經營。建立黨組織與企業管理層共同學習、定期溝通、重大事項會商等互動機制,圍繞企業經營發展,廣泛開展支部亮旗幟、黨員亮身份、車輛亮標識、服務亮承諾“四亮”行動,積極開展崗位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發揮黨員職工在技術革新、項目攻堅、市場開拓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行業搭臺、D建牽線,以組織鏈接深化業內合作,組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直播小鎮)與****匯簽訂直播帶貨合作協議,協調推動****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等企業與駐地社區黨委、銷售商戶、貨運站場“結對連親”,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贏。
四、實施“先鋒聚能”工程,融入中心大局
(一)為疫情防控助力。**區發揮新業態企業黨組織“紅色堡壘”作用,疫情期間組建“黨員突擊隊”35支,全力保障抗疫物資、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配送,累計開展義務配送490余次,助力打通保供穩產的“最后一公里”。
(二)為鄉村振興增色。推進快遞外賣進農村,深化電商快遞協同發展,推廣“寄遞+電商+農特產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累計組織開展電商助農推介活動4期,組織5名主播開展帶貨12場,幫助銷售農產品價值40余萬元。
(三)為基層治理提效。深化拓展城市社區“一網三聯”治理模式,面向新就業群體選聘兼職網格員427名,靈活設置崗位積分、活動積分,創新“個人積分兌+”,以鎮(街道)為單位實行積分換實物、換服務等“通積通兌”,激勵新就業群體主動參與基層治理和便民服務,全面融入社區網格治理體系。去年以來,累計收集居民反映的小區環境、物業管理等意見建議200余條,開展惠民政策、防電信詐騙等宣傳4500余次,打造形成平急融合的“移動探頭”“城市哨兵”服務品牌。
推薦訪問:黨建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治理工作匯報 黨建 業態 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