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識*畫 1、知識目標: 認識了解*畫的分類,感受*畫獨特的藝術造型、用筆用墨用色的獨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2、能力目標: 認識*畫繪畫的工具,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菁選3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識*畫
1、知識目標:
認識了解*畫的分類,感受*畫獨特的藝術造型、用筆用墨用色的獨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2、能力目標:
認識*畫繪畫的工具,學習寫意*畫簡單的筆法和墨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獲得*傳統文化、精神的熏陶,使*傳統文化藝術得到傳承和發展。
二、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認識、感受寫意*畫的藝術特色,認識、學習寫意*畫的用筆方法和用墨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簡單的*畫筆法和墨法,并可以隨意畫一張寫意花鳥畫。
三、學具準備:
毛筆、毛氈、墨汁、宣紙、*畫顏料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向學生問好并自我介紹,讓學生簡單的了解自己,進行課前材料檢查。組織學生以找不同游戲的形式欣賞國畫作品,讓學生說說自己所欣賞的畫屬于什么畫,畫面表現手法有何不同,從中感受工筆畫和寫意畫所帶給自己的不同視覺感受。發給學生生宣和熟宣,讓學生親自在生宣紙和熟宣紙上隨手畫,從中發現兩者材質的不同和各自的屬性,從而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引出課題——認識*畫。
【資料鏈接】:
*畫簡稱“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料和墨在絹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傳統的繪畫形式,富于傳統特色。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也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
(二)、向學生介紹*畫,引導學生從題材、筆墨色彩的運用等角度初步感受*畫的藝術特色。
【*畫的分類】:
按技法分:
1、工筆畫。
2、寫意畫(小寫意畫、大寫意畫)。
按內容分:
1、花鳥畫(花鳥魚蟲,飛禽走獸)
2、山水畫(亭臺樓閣,自然現象)
3、人物畫 (人物肖像,生活場景)
【畫材介紹】:
一得閣墨汁、宣紙(生宣、熟宣、半熟宣)、毛筆(羊毫、狼毫、) 生宣:吸水性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主要用于寫意畫。 熟宣:吸水性弱,主要用于工筆和白描。
羊毫:質地柔軟,攜水量大。
兼毫:軟硬適中。
狼毫:質地較硬,主要用于勾線,皴、擦等技法的實施。
【*畫的形式】:
中堂、條幅、小品、鏡框、卷軸、扇面、長卷、斗方等。
(三)、初步學習簡單的筆墨。
1、認識國畫的筆法。(中鋒,側峰,逆峰,拖筆)
簡單的演示各種用筆的方法,講解用筆產生的效果。
中鋒用筆是指毛筆筆尖與紙面垂直,筆鋒在墨線中間行走,用力要均勻,其效果圓渾穩重。
側峰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逆峰用筆是指筆鋒逆行(也就是說和習慣的運筆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澀、稚拙。
拖筆一般指筆鋒的運行和筆桿的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潔、挺拔。
2、認識*畫的墨法。
潑墨法、破墨法(濃破淡、淡破濃、墨潑色、色潑墨)積墨法
3、認識國畫的墨色。(五墨六彩) *畫的五墨: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畫的六彩:黑、白、干、濕、濃、淡
4、組織學生賞析《潑墨仙人圖》和《墨梅》。
5、教師演示幾種筆法和墨法在繪畫中的運用。
(四)、指導學生嘗試運用簡單的筆墨技法進行筆墨練習。
1、進行用筆方法和用墨方法的練習。
2、要求學生隨意畫一張寫意*畫。
(小組實踐,老師隨機指導,)
(五)、展示創作成果,師生共同評點。
教師小結
五、課后反思: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嘗試運用已有經驗大膽表現樹枝上的枇杷。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有畫枇杷和小雞的經驗。
2、課件;范例。
3、宣紙、毛筆、顏料、墨汁等幼兒國畫用具;背景音樂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課件,引起興趣。
1、師: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個個枇杷看上去那么誘人,那么你們知道枇杷長在哪里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教師邊出示幻燈,學生邊欣賞)
2、師:看到了嗎?長在哪里?怎么樣的?
3、 學生自由說說。
4、小結: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長在樹上的,排著隊,但它們不是像我們小朋友整整齊齊的排隊,而是沒有規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個頭,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師:這么漂亮的枇杷,許多國畫大師也很喜歡,于是他們把樹上的枇杷畫了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教師繼續出示幻燈,學生欣賞。)
(二)學生觀察,教師講演、示范。
1、師:以前我們畫過一個一個,摘下來的枇杷,今天我們要學習畫長在樹上的枇杷,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生觀察和示范,教師講演。
《枇杷圖》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畫葉,重墨勾筋,可用草綠蘸墨點染,上下部葉要虛實分明。 步驟二:次穿枝畫干,可用草綠蘸墨畫出。
步驟三:再次填果,用石黃或藤黃點染,用重墨點 臍 。
步驟四:題字鈐印。
(三)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1、師:下面就請你畫一幅美麗的枇杷圖。
2、畫上小雞,使畫面更加豐富。(放背景音樂)
(四)交流分享: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鼓勵學生發現同伴畫的好的地方。)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一、參照范畫,臨摹其筆墨技法,畫一幅以蔬菜為題的*畫;
二、使學生認識畫、詩、書,即是*畫獨特的形式;
教學重點、難點:
一、運筆、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畫菜葉;
使用教具:
(1) 范畫2張
(2) 步驟圖6張
(3) 白菜、辣椒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提問:*畫的繪畫工具有哪些?(學生答)
教師小結上節課的基本內容,引入新課。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實物,說明本節課教學任務,并簡介其結構,然后,板書課題——《蔬菜》(*畫)(兩分鐘);
二、講授新知識:
1、師生共同欣賞齊白石,李苦禪的作品,簡介風格。然后出示教師示范作品,簡單介紹一下。
2、 教師示范以大白菜和辣椒為題作水墨畫的作畫步驟(邊講邊畫)。
(1)畫菜幫:中鋒蘸淡墨勾出,先從中間一塊畫。
(2)畫菜葉:用大筆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側鋒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注意墨團有濃淡大小的變化。
(3)畫葉脈:趁葉子未干,用濃墨畫出葉脈,注意不要太濕。
(4)畫菜根:中鋒蘸濃墨,較快地畫出根部,落筆時下按。
(5)畫辣椒;用大紅色畫辣椒,盡量一筆完成。
(6)題字和蓋印:在適當的地方題字和蓋印,作品完成(15分鐘)。
2。出示作業要求:
(1)臨摹一幅《白菜辣椒》的水墨畫。
(2)用筆大膽、肯定。
(3)保持畫面、桌面、地面的干凈。
二、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20)分鐘。
三、講評:選出幾件好的和差的學生作業講評,然后布置下節課學習任務(3分鐘)。
推薦訪問:中國畫 教學設計 菁選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 菁選3篇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分鐘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年級 《認識中國畫》教學設計1-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