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建領航營商環境經驗材料【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近年來,**市錨定“全省作示范、全國進一流”目標,聚焦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積極探索“黨建+營商環境”新機制,出臺《關于開展黨建引領優化營商環境“心連心”行動的工作方案》,進一步做實擦亮“紅心引領、匠心助商,初心服務、暖心安商,清心履職、爽心護商‘黨建+營商環境’”品牌,2020年、2021年全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主要做法是:
一、紅心領航鑄匠心 “心連心”高位推動
堅持不斷強化黨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制度優勢,以黨建“紅心”引領業務“匠心”,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發揮作用。
一是高位推動、以上率下。市委把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列為市委常委會重要議事日程,并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主要領導示范帶動、謀劃推動,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將“黨建+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內容堅持每季一調度,凝聚黨委部門和政府職能單位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門建立黨建引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落地。
二是多措并舉、提升能力。堅持將***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中央和省有關政策法規、國際國內標桿城市典型做法列為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作為干部教育培訓“必修課”,市縣分級分層、全覆蓋開展縣處級以上和科級領導干部優化營商環境知識專題輪訓;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邀請了一批高端專家型人才來**掛職,選派優秀干部到上級部門、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或相關一線崗位歷練,全方位提升領導干部服務企業和經濟操作能力。
三是獎優罰劣、爭先創優。研究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對在優化營商環境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在干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公務員調任、年度考核及表彰獎勵中優先考慮,對不擔當、不作為的或其他損害營商環境的,堅決予以組織處理或黨紀政務處分,對營商服務部門擬提拔或進一步使用的考察人選,注意聽取其管理服務企業的意見。提高“優化營商環境”考評子項在縣(市、區)綜合考核滿意度評價中的比重,并在縣(市、區)綜合考核及市直目標管理考評中新增加減分項。
二、初心不改促暖心 “實打實”為企服務
堅持不斷放大黨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組織優勢,引導廣大黨員在優化營商環境一線踐行初心使命,以一流服務讓企業暖心。
一是問計于企,精準幫扶。健全市縣鄉各級領導干部聯系幫扶企業機制,扎實開展千個部門進千企、民營企業大走訪等活動,市、縣四套班子領導全員帶頭結對聯系企業,組織4000余名科級黨員干部參與結對幫扶;
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共收集企業訴求問題1.83萬個,出臺幫扶措施2.97萬條;
探索建立“企業幫扶直通車”“駐企特派員”等一批制度,選拔100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入企駐點聯絡,幫助解決融資貸款近12億元。深入開展“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統籌全市各級機關黨組織至少聯系1家規上企業黨組織,將與2100家規上企業簽訂“結對共建”協議。
二是黨員示范、精準服務。扎實開展黨員“亮身份、優服務、做表率”活動,不斷強化黨員干部服務意識,在招商引資、項目大會戰等一線廣泛建立臨時黨支部、黨員突擊隊、志愿者服務隊,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我為營商環境出份力”實踐活動,在非公企業組織黨員開展“我為企業作貢獻”活動,在政務服務領域創新“黨建+政務服務”模式,在社會廣泛倡導“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局外人”,共同維護**良好營商環境。
三是加強指導、精準保障。深入開展“紅領專職化”活動,在全省率先開展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專職化建設試點,出臺專職黨建工作指導員管理辦法,幫助企業選拔培養一批專職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財政專項經費保障機制,健全資格準入、崗位津貼和考核跟蹤等制度。推動建設一批“小個?!秉h建指導站,向非公企業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750名,高標準新建園區共享黨群活動中心35個,著力推動非公黨建和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四是人才助力、精準支撐。持續落實人才新政30條,實施市“雙百雙千”人才工程、“千億產業領軍人才”培育工程,重點扶持一批企業創新平臺、科技創新人才。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在北京、長三角、粵港澳、漢川渝等地區成立駐外人才服務中心,赴武漢開展“才匯**·鏈接榮光”高層次人才招聘,大力開展“三請三回”“潯才潯商回家”等活動,今年將深入開展人才引育突破年活動,計劃引進和培育60名高層次人才。探索“一縣對接一高?!睓C制,為企業精準培育急需專業技術型人才,建立“院士+研究院+產業園”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三、清心履職顯爽心 “好上好”提升作風
堅持不斷完善黨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監督保障體系,常態化、長效化推進作風建設,引導干部清心履職,助推企業爽心發展。
一是與改革發展相融合,促進機關效能大提升。近年來,**市先后向國家級開發區賦權432項,向省級開發區賦權284項,今年已制定265項重點改革任務清單,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開展“機關創模范、服務爭一流”主題活動,推行“掌上辦”“碼上辦”“刷臉辦”,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事項實現“一網通辦”“不見面辦”,一站式惠企政策平臺還榮獲第三屆中國營商環境“親清環境創新獎”
二是與黨性教育相融合,促進窗口服務大提升。組建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黨組織,持續推進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層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各級窗口服務單位黨組織定期組織開展黨性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干部職工爭創群眾滿意窗口、爭創優質服務品牌;
扎實開展 “窗口腐敗”專項整治,制定完善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度、責任追究制等制度,不斷強化窗口日常管理。
三是與監督監管相融合,促進干部作風大提升。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政治巡察、黨建巡察、紀律監督等范疇,出臺干部作風專項整治、監督保障高標準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等方案,開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治理。率先在省內出臺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聘請115名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建立103個企業營商環境監測點,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發揮“12380”舉報受理平臺以及《黨風政風熱線》《九派觀察》等新聞欄目的監督作用,積極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推薦訪問:領航 黨建 經驗 黨建領航營商環境經驗材料 黨建領航營商環境經驗材料 營商環境黨建引領